中國居民的儲蓄行為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長期以來,有一種普遍觀點認為中國人過於節儉,喜歡存錢而不是消費,才導致了消費水平的低下。尤其是近年來,存款利率持續下降,但居民儲蓄的熱情卻逆勢增長。
01
往年回顧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居民收入增速的持續回落,2012年往後中國總儲蓄率開始下。2017年至2019年,隨著居民收入的企穩和儲蓄意願的上升,總儲蓄率維持在44.5%左右震盪。
進入2020年,總儲蓄率再次上升,並在2022年達到46.753%,這一增長趨勢與居民購房和消費增速的放緩有關。居民儲蓄的增加,一方面是由於居民對未來收入預期的不確定性上升,增加了預防性儲蓄;另一方面,由於理財收益率的下滑和股市的波動,居民的風險偏好下降,導致更多的資金流向了銀行存款。
就在2023年, 中國的總儲蓄率達到了44.3%,相比於2022年的46.5%有所下降。而美國在2022年的總儲蓄率大約是17.3%,中國儲蓄率明顯高於美國。


02
儲蓄構成
國民儲蓄由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構成:家庭儲蓄、企業儲蓄和政府儲蓄。從企業儲蓄來看,與美國相比,中國的企業儲蓄率明顯更高。美國的企業支付的紅利佔比從1992年的9%上升到2021年的16%左右,而中國同期的紅利支出佔比從0%上升到7%左右。

儘管中國儲蓄率的絕對數值確實位居世界前列,但這種看法卻忽略了儲蓄率背後的複雜性。
中國儲蓄率高的原因複雜多樣。一方面,居民儲蓄傾向較高,部分原因是由於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預防性儲蓄,尤其是在教育、醫療和養老等方面。另一方面,企業儲蓄率也相對較高,這與國有企業分紅較少和非國有企業受到融資約束等因素有關。
事實上,中國的高儲蓄率主要是由政府和企業儲蓄率的高企所驅動的。誤區就在於將儲蓄率的下降都歸因於中國人的存錢行為,而所謂的“中國人喜歡存錢“只是”居民儲蓄“這一項。
……
關注下方公眾號
回覆“存錢”,閱讀詳情
更有豐富學術、AI 資料!
☟
根據2023年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報告,南京、杭州、長沙、合肥、舟山、蕪湖、蘇州、寧波、大連、珠海等城市位列前十。這些城市的排名是基於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三大維度、13個指標的城市幸福感指數評價體系進行的客觀量化排名。
在當今社會,壓力和倦怠感成為許多人面臨的挑戰,特別是Z世代的年輕人。有41%的人正在經歷倦怠狀態,這一比例高於其他代際的33%。
除了倦怠感,Z世代還承受著其他方面的壓力。52%的Z世代受訪者表示,他們感受到的壓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50%的Z世代受訪者覺得難以獨自承受這些壓力,這可能意味著他們需要更多的支援和幫助。此外,34%的Z世代受訪者表示至少對一個生活維度感到倦怠,這可能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
關注下方公眾號
回覆“北漂”,閱讀詳情
更有豐富學術、AI 資料!
☟
在本科的時候,跟舍友一起熬夜打遊戲,追劇,一覺睡到大中午,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想從事什麼崗位,更不知道如何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工作目標,也不愛上課,只是考前突擊一下,應付考試。即便是有外出兼職或實習,都是無目的或生存性地跟風,無法長遠與有意識地安排自己未來的道路。一句話,看不清未來的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存在著。由此可見,即便是上了大學,我仍然沒有從高中為了學習而學習的窠臼中完全走出來。
直到我上了研究生後,周圍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為了自己的學業或與未來工作緊密聯絡的實習而奔走,沉浸在更好的學風,具有了更明確的職業規劃,循著師兄師姐的出路,結合自身情況,基本上對自己未來要做什麼,能夠做什麼,有了更加清楚的認知,知道我現在應該做什麼,為什麼目標而努力。
……

許多年青人不得不開始一場短則一年、長則幾年的就業破冰之路。
然而大家卻發現,一道一道的關卡,一道一道的門檻,其實,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拼腦力,拼體力,有時候,或許還需要點運氣。
即使在心儀公司的官網填資訊,也是個體力活。很多公司,只要收到簡歷,就會自動回覆應聘者“考題”。涵蓋材料閱讀、性格測試、數學推理運算、邏輯判斷、選詞填空、圖形推理等各個方面。一旦進入做題介面,網頁會把整個螢幕填滿,以防考試作弊。聽說還有的公司,為防止求職者用手機搜尋答案,用電腦做題的時候,手機也要掃碼霸屏。
無盡的測試題提交後,一部分人進入傳統的初選。此後,也許要再過一個月,一部分求職者才會再向上進一步,進入個更小的候選人圈子,等待線上群面。到時,候選人會分成8到10人每組,進行無領導小組討論,有面試官從旁觀摩。每個人都急於表現自己,不太會張嘴的,經常淪落到全程呆望顯示器的窘境。
掙扎著透過各項考察後,候選人最悲催的,是倒在了真人面試官跟前。
作為一個面試官,筆者感覺有些基本小技巧,需要分享給大家:
……

作為一名滬上某高校在讀的博士學姐,經常會有身邊的學妹或學姐,大家一起交流碩博士生的婚戀問題。正所謂“白天愁論文、晚上愁嫁人”,一般到了博士階段,完成博士學業和建設家庭,都是避不開的問題。而在這個問題上,筆者的選擇也較為“純粹”,選擇了一名程式設計師先生作為老公。
其實,筆者也並不是一開始就作此選擇的,回顧從戀愛到結婚的過程,其實是從校園戀人到婚姻伴侶的過程,中間的發展也算順風順水,到了最後也可以說是水到渠成、順其自然的結果。
筆者作為一名在讀博士生,學業和論文是生活的主旋律,而先生作為程式設計師,生活也離不開程式碼。兩個相對簡單的人,在一起過相對簡單的生活,就這樣,平平淡淡才是真。沒有那種轟轟烈烈和大起大落,談及嫁給程式設計師的感受,筆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安心。那麼,程式設計師老公有哪些特點呢,我想恐怕是以下幾個方面:
……

經管之家助力經管學業、就業、職業!為經濟、管理、金融、統計、財會學者在職者供硬通貨和知識賦能!
關注有禮。論壇幣、免費AI題庫、AI學術課程、AI學術大模型、課題申報、一鍵範文生成。
更多高校諮詢、資料分享、科研會議、學術交流、學習經歷盡在經管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