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

本文字數:3380,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導讀:因為安全性較高、收益較穩定,加上變現靈活、投資門檻低等特點,儲蓄國債“秒光”等搶購現象已不新鮮。
作者 | 第一財經 亓寧
3月10日,2025年首批儲蓄國債(憑證式)正式發行,3年期和5年期品種票面年利率分別為1.93%和2%,最大發行額均為150億元。
進入利率下行通道,儘管儲蓄國債利率一路走低,但相比國有大行及股份行定存主流利率水平仍保持著微弱優勢,依然有不少居民尤其老年人早早排隊“搶購”,但不同銀行的銷售表現不一。
以北京地區為例,據第一財經記者走訪瞭解,國有大行的國債額度相比其他型別銀行更為緊俏,部分大行網點因為分配額度較少,幾乎是開門即售罄。不過,也有銀行採取全行共享額度等方式,整體看首日額度還較為充足,銷售最熱階段主要集中在上午。

財政部公告顯示,今年第一期儲蓄國債(憑證式)和第二期儲蓄國債(憑證式)發行期為3月10日至3月19日,二者均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種,最大發行總額300億元。
其中,第一期期限為3年,最大發行額150億元,票面年利率1.93%;第二期期限為5年,最大發行額150億元,票面年利率2%。
“一早(額度)就沒了,我們網點一共就幾十萬(元)額度,一早就被兩個客戶買走了。”一家國有大行北京某網點工作人員表示,每個網點分配的國債額度和購買熱度不同,建議再諮詢其他網點。該大行位於北京核心商業區的一家網點工作人員則透露,該網點國債分配額度一般不會超過100萬元,同樣是一早三四個客戶買了就售罄,老年人“搶購”居多。
“3年期、5年期(儲蓄國債)都沒有(額度)了。”另一家國有大行北京通州區某網點的工作人員表示,截至10日下午,該行在全北京均已沒有額度。
由於憑證式(區別於電子式)儲蓄國債只在櫃檯銷售,無法在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購買,有購買意向和購買經驗的投資者往往會早早到銀行網點排隊。不止一位銀行客戶經理提到,“一些年齡偏大的老頭老太太早上四五點就開始排隊了”,“(國債發行)第一天是8點半開門,很多大爺大媽很早就來排隊了”。
不過,不同銀行的額度分配方式有所不同,不同國債品種的銷售熱度也存在差異。“暫時還有,3年期(額度)多一點,5年期(額度)不太多了。可能還會分批次放一些,但說不準。”10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諮詢時,另一家國有大行北京網點工作人員表示,系統顯示全行5年期額度僅剩幾百萬元。
也有國有大行工作人員當天下午臨近16:30結束銷售時表示,該行儲蓄國債為全行系統共享額度,剩餘額度需要有客戶購買時才能看到。“中午前額度還比較充足,目前還沒有客戶經理在群裡說售罄的訊息。”該工作人員表示。
據記者瞭解,此次國債發行首日,購買較為集中的時間段主要在上午尤其是網點營業之際,後續購買需求相對分散。從銀行型別來看,相比股份行,國有大行的額度更為緊俏。截至10日下午16:00左右,多家股份行客戶經理表示額度較為充足。
從額度分配方式來看,根據《儲蓄國債(憑證式)管理辦法》《儲蓄國債發行額度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要求,發行開始前,財政部會同人民銀行將當期儲蓄國債(憑證式)計劃最大發行額按發行通知中規定的代銷額度分配比例分配給承銷團成員。承銷團成員應當按照普惠原則銷售儲蓄國債(憑證式),統籌規劃銷售網點,合理分配額度,方便投資者購買。
2024~2026年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為40家商業銀行,包括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

儘管同處於利率下行通道,但相比國有大行及部分股份行的主流定期存款利率,儲蓄國債仍然保持著投資收益上的優勢。
而隨著行業逐步壓降負債成本,部分銀行的中長期定期存款不僅利率倒掛,以浮動利率計價的產品也出現額度告急的情況。這都成為儲蓄國債被搶購的重要背景。
回顧來看,此次儲蓄國債票面年利率與去年11月發行的2024年第九期和第十期儲蓄國債(電子式)票面年利率持平,較去年10月發行的第七期和第八期儲蓄國債(憑證式)分別降了20BP、25BP,當時3年期和5年期品種的票面年利率分別定在2.13%和2.25%。
再看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去年10月18日,國有大行時隔不到3個月進行了新一輪存款掛牌利率下調,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調了25BP。加上同年7月的一輪調整,3年期和5年期定存利率年內分別下降了45BP,掛牌利率分別降至1.5%和1.55%,上浮後最高為1.9%和1.95%,較新一期儲蓄國債利率分別低3BP和5BP。
但相比3年期定存,已有更多大行選擇5年期定存執行利率不上浮,即按照掛牌利率執行。以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為例,二者手機銀行APP均顯示,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為1.55%,其中工商銀行個人養老金賬戶可享受1.95%的5年期專屬定存產品。
對比之下,2024年第一期、第二期儲蓄國債(憑證式)的票面年利率分別為2.38%和2.5%,因為5年期定存執行利率上浮幅度在銀行壓降中長期負債成本下有所收窄,彼時3年期儲蓄國債票面年利率較國有大行同期限的主流定存利率高出3BP,5年期品種較同期限定存利率則高出不止10BP。
個別股份行的存款利率較儲蓄國債仍有優勢。比如,浙商銀行手機銀行APP顯示,該行3年期100元、5萬元、20萬元起存金額對應的定存利率分別為2.15%、2.2%、2.3%,5年期與3年期一致。
不過,招商銀行北京某網點客戶經理表示,該行3年期和5年期(上浮利率)定存目前均無額度,其中5年期定存額度不足已有較長時間,3年期則按周放額度。招商銀行手機銀行APP顯示,該行3年期和5年期定存利率分別為1.5%和1.55%,即執行利率按照掛牌利率不上浮。
因為民營銀行、地方中小銀行存款利率調整存在一定滯後,仍有定期存款產品利率在2.5%以上。不過,隨著各銀行持續跟進補降,這一差距也在收窄。

因為安全性較高、收益較穩定,加上變現靈活、投資門檻低等特點,儲蓄國債“秒光”等搶購現象已不新鮮。
從發售和購買方式來看,儲蓄國債(憑證式)在發行期內透過2024~2026年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按面值面向個人發行,發行面值以100元為單位,單一個人購買單期儲蓄國債(憑證式)金額不得超過300萬元。承銷團成員應向投資者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儲蓄國債(憑證式)收款憑證”。
在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諮詢過程中,多位客戶經理提到,儲蓄國債尤其受到追求穩健收益的中老年群體喜歡。記者注意到,隨著銀行存款利率下行,部分年輕群體也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曬”起了儲蓄國債憑證。
從特點來看,儲蓄國債(憑證式)為記名國債,記名方式採用實名制,可以掛失,但不能更名,不能流通轉讓。投資者購買儲蓄國債(憑證式)後,可到原購買國債的承銷團成員辦理提前兌取、質押貸款。但發行期最後一天(即3月19日)不辦理提前兌取。
計息方式上,儲蓄國債(憑證式)從投資者購買之日開始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不計複利,逾期兌付不加計利息。各期儲蓄國債(憑證式)發行公告日至發行結束日,如遇央行調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等情況,需調整當期儲蓄國債(憑證式)利率時,發行利率及提前兌取分檔利率的調整情況另行通知。
對於投資者辦理提前兌取,需按當期國債實際持有時間和相應的利率檔次計息,同時需按提前兌取本金的1‰向承銷團成員支付手續費。
具體看靠檔計息規則,從購買之日起,兩期國債持有時間不滿半年不計付利息,滿半年不滿1年按年利率0.35%計息,滿1年不滿2年按0.4%計息,滿2年不滿3年按1.42%計息;第二期國債持有時間滿3年不滿4年按1.82%計息,滿4年不滿5年按1.93%計息。
這也意味著,與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計息的定期存款不同,若在持有儲蓄國債不滿半年的情況下提前兌取,投資人還面臨“虧本”的風險。但持有期大於半年的情況下,靠檔計息規則較定期存款更為靈活。
根據往年慣例,儲蓄國債通常在每年3月至11月的10日至19日發行,分為憑證式、電子式兩種,二者在購買方式、付息及到期兌付方式上存在差異,投資者可關注財政部官網釋出的具體發行資訊。
綜合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可綜合回報率、產品特點、自身需求等多方面考慮進行投資選擇。在記者諮詢過程中,有銀行客戶經理表示,在儲蓄國債額度有限的情況下,如有相應的投資需求,也可以考慮其他存款和理財類產品進行替代。
微信編輯 | 生產隊的驢(拉磨版)
推薦閱讀
個稅起徵點可適度提高,但不宜過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