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全面關稅之日

今天發在星球的,與大家共勉

瘋王發瘋,民科治國,咱不能跟著他的指揮棒轉。
川普全面加關稅的目的,是逼迫製造業迴流,重振美國工業,兌現MAGA運動的承諾。
客觀上確實是美國的痼疾,我昨天剛發過一張圖,產業空心化之後,美國目前造船產能佔全球的份額才0.1%,而中國卻佔一半以上,美國本土的造船能力連現有海軍艦艇的維護都難。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全球化加速了國內兩極分化,這是近年來美國兩黨政治極化、經濟民族主義興起的內在根基。川普上臺的鐵票倉——鐵鏽帶的失業藍領,他們這是全球化帶來的副產品。全球化創造了巨大的利益,但在各國內部的分配都是不均衡的,導致社會階層分裂:美國的大公司(富豪)、中產階級(大公司的打工仔)是受益於全球化的,但全球化成本的主要承擔者是被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搶走飯碗的藍領工人。他們是全球化的失落者、憤怒者、抗議者,MAGA運動的主力軍,而川普是他們造出來的“神”。
工廠遍地,煙筒林立,鋼筋水泥大工地,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商品都是美國造,一個普通工人靠誠實勞動就可以維持全家的體面生活,這幅圖景是二戰後的黃金歲月,也是川普和MAGA群眾內心深處潛藏的“美國夢”!
他能不能成功呢?
根本不可能。
如果能,民主黨早幹了,奧巴馬曾經問過喬布斯同樣的問題,喬布斯回答說:總統先生,那部分工作崗位再也回不來了。
因為全球化是最有效率的資源配置,發達國家必然會去工業化,轉型為高附加值的金融、科技、文旅等服務業。看看美國勞動力的高昂成本、無法更新的勞動技能、陳舊的基礎設施……以美國社會的綜合成本,你讓美國工人自己生產國內所需的一切商品,內迴圈,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只有川普這種經濟學民科,才會有這種執念,往死裡折騰。
任何懂一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明白:貿易戰是雙輸,貿易是雙贏。貿易是雙方買賣,雙方都是自願的,自願的一定是雙方都認為有價值,所有交易最終的結果,一定是資源的最最佳化配置和雙方價值的最大化。所謂順差和逆差,只不過是一個統計學上的概念,逆差不意味著吃虧,順差也不是佔便宜。
亞當斯密寫《國富論》,當年就是為了反對英國貿易保護的穀物法。最終英國廢除了穀物法和貿易保護,把貿易自由作為立國之本,由此成為世界帝國。鴉片戰爭,實際上也不是因為鴉片,而是因為大清的報復措施妨害了貿易自由,英國人就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日本黑船事件也是。法國經濟學家巴師夏說過:當商品被貿易壁壘擋住沒法越過國界時,士兵就會越過國界。
貿易之所以雙方都獲利,是國際分工和比較優勢決定的,人為干預只會資源錯配。美國藍領工人失業,不是因為其他國家搶了飯碗,而是這些產業在美國沒有任何成本和競爭優勢。貿易自由讓美國花紙鈔就買到了物美價廉的真實商品。如果美國全面加稅,推升國內物價,下游和終端消費者支付成本;招致貿易伙伴報復,美國的農產品、大飛機、網際網路等需求減少;結果是既不能減少貿易赤字又會增加社會成本。
中國經濟會被關稅戰打垮嗎?
中國製造不會因為貿易摩擦而衰落,2018年加的關稅現在也沒減,可這七年間,中國商品佔的全球市場份額是提升的,貿易順差是擴大的,產業結構還是升級的。據外媒統計,不敢大肆宣傳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目標已經實現了86%以上。
現在全面關稅,大雨普降,就更不怕了,如老胡所言,全加關稅就等於都沒加關稅。如果只針對中國製造,美國進口的產品可以到印度、越南等地找到替代者,現在大家都加上了,美國也不可能全部自產,只能倒推物價上漲,美國消費者買單唄!或者倒逼雙邊談判,給足籌碼,老川再慢慢把關稅降下來,否則通脹高漲,民生艱難,來一輪經濟危機,他的中期選舉也受影響,更別說第三任期啦。
中國製造也不會輕易被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替代的。廉價的人力他們有,但生產些中國淘汰的服裝玩具還行,現在中國強項的中端機電電子類產品,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積累、勞動者技能、基礎設施和供應鏈很難支撐中國這種生產能力。推倒重來,另起爐灶,新建一套國際分工體系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因為這是全球化幾十年形成的自發生態秩序。
川普是害人害己,我們要自利利他。
中國不必過度恐慌,甚至無需理他,專心做好自己的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一手抓繼續開放,擴大開放,別人不開放就單邊開放,英國當年推行自由貿易政策,就是自己先拆除籬笆,當領頭羊。美國閉關鎖國,各處退群,其實也是另一種機遇:
1)中日韓自貿區,搞起來,貿易額超過北美自貿區;
2)中歐投資協定,因為特殊原因擱置了,重啟;
3)一帶一路,繼續開拓……
三招把支離破碎的世界重新粘連起來,“逆全球化”變成“去美國化”,爭取一個沒有美國的全球化體系。
另一手抓內需,君子求諸己,輕徭薄賦,藏富於民,讓國民安居樂業,敢於消費,把內需釋放出來,14億人口的統一大市場,還怕啥關稅?
《九陽真經》裡的一句話:“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感謝閱讀“毛有話說”,釋老毛的私人書齋,期待財富與心靈的共同成長。知識改變命運,投資實現自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