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在成名的光環下,於和偉依然保持著他樸實無華、真誠待人的生活態度,或許這正是他能在娛樂圈中站穩腳跟並持續前進的根本原因。
富書作者:雷利(富書團隊)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在成名的光環下,於和偉依然保持著他樸實無華、真誠待人的生活態度,或許這正是他能在娛樂圈中站穩腳跟並持續前進的根本原因。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近期,於和偉憑藉在《我是刑警》中的精彩表現,再次獲得了觀眾的關注。
在這部劇中,他再次透過自己對角色和演技的研究,將警察秦川的性格特點和情緒表現得入木三分。

例如,在西山礦大案的現場,秦川是最早到達案發現場的。在這一場戲中,於和偉的劇本里寫著,秦川沉穩地走進案發現場。
但於和偉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了改動,他認為秦川應帶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衝進案發現場。因為當時的秦川尚年輕,正處於從新兵警察到正式警察的成長過程中,他的心態自然與年長的同事們有所不同。
這一調整讓角色的塑造更加真實,演繹出了年輕警察面對重大案件時的衝勁。最終,修改後的表演效果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而在另外一場秦川得知戰友葉茂生犧牲的情節,得知這個噩耗時,他眼中閃爍的淚光和臉上的表情,將角色的悲傷詮釋得淋漓盡致。儘管這段戲沒有任何臺詞,卻足以讓人感受到戰友犧牲的痛楚。
但這精彩的表演,卻不是於和偉封神的演技,只能算高光時刻之一。
在他的演藝生涯中,塑造了大量的經典形象,他的演技層次分明,能精準地捕捉到角色的內心世界,輕鬆駕馭各種型別的角色,他也被稱為“叔圈定海神針”。


近幾年,於和偉在多部爆款劇集中均有出演。
在電視劇《城中之城》中,於和偉飾演銀行副行長趙輝。他一路從基層員工摸爬滾打到副行長,其中付出了無數辛酸和努力,而他的最高理想則是銀行的行長。

其中有一場戲,趙輝信心滿滿前往辦公室,卻在辦公室遇上了空降來的新行長,那一刻他眼神中有一閃而過的失望,表情也從興奮轉為強顏歡笑,但又不失圓滑地和新行長交談著。
原本以為自己穩操勝券,但成功的果實卻被他人搶走,走出辦公室的趙輝一臉陰沉。
有關這一幕他的情緒波動和表情控制,引得網友連連稱讚。

在電影《堅如磐石》中,於和偉飾演的黎志田,是一個從貧困中崛起的商界鉅子。但他成功的背後,卻充滿了血腥與殘酷。
劇中,面對女兒時,他展現出無限的寵愛,女兒參加國外音樂會表演,黎志田為了聽女兒表演音樂的聲音,即刻放下工作接聽女兒電話。女兒不想在醫院生育,黎志田便將醫療裝置和醫生全部準備到酒店為女兒接生。

而面對出軌的女婿時,他卻狠毒到親自用棍棒將女婿打死,血噴濺到他面罩的那一刻,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眼神里的狠辣。於和偉成功演出了黎志田的強烈反差,被觀眾戲稱:“真應該查查於和偉以前是不是犯過事”。
在電影《懸崖之上》,他貢獻了全場最帥的表演“徒手滅火”。於和偉飾演的周乙是一個嚴謹的臥底,於和偉考慮到人物謹慎的性格,猜想人物一定會親眼看著字條化為灰燼,於是才採取了一邊轉紙條一邊燃燒的表演動作。

在電視劇《覺醒年代》中,於和偉飾演新文化運動倡導人陳獨秀,他透過查閱資料,深刻理解了陳獨秀不畏強權、傲骨不屈的性格,並將這一性格特色放大,展現得淋漓盡致,其中於和偉還設定了很多帶有個人特色的小細節。

比如他在學校包餃子的那場戲,過路人問他“陳獨秀老師還親自包餃子嗎?”他即興加了一句:“我還親自上廁所呢。”幽默風趣。
他曾說增加這樣的細節可以讓角色不再僅僅是一個標籤化的歷史人物,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在電影《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他飾演曹操,在一場舞槍戲中,於和偉展現了曹操“英雄遲暮”的惆悵,隨著音樂,他揮舞著武器,但神情卻是無比落寞,這一刻讓觀眾為之動容。

在《三國》中,於和偉飾演劉備一角,劇中的那句臺詞“接著奏樂,接著舞”讓於和偉火出了圈,還被網友二改進各種搞笑影片中。

無論是在電視劇還是電影的舞臺上,於和偉總是能用自己的演技和理解力,將每一個角色都演繹得生動立體,讓人印象深刻。
因此,他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也曾多次獲得中國當代題材電視劇最佳男演員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以及白玉蘭獎最佳男配角等獎項。

然而,於和偉的成功並非一帆風順。
從遼寧撫順一個普通家庭走出的他,早年家境困窘,父親早逝後,家庭的重擔全落在母親和哥哥姐姐們身上。
後來於和偉經歷人生低谷,是妻子幫助他重新走上演藝道路。他曾說“如果不是妻子陪伴,我可能就轉行了”。
在於和偉的成長之路,家人的陪伴與支援成為他成功路上的基石,與此同時,於和偉自己的努力也不容忽視。
究竟,是什麼讓於和偉選擇走上演員這條路?在這期間,他又經歷了什麼?


於和偉出生於遼寧撫順,家庭條件十分艱苦,他有9個哥哥姐姐,於和偉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從小便備受寵愛。
於和偉剛出生時,由於母親奶水不足,家裡沒錢買奶粉,恰好當時24歲的大姐正好結婚生子,有充足的奶水,於是他不得不吃大姐的奶水長大。

一家人雖然條件艱苦,但大家都很團結有愛,家中時常響起悅耳的笑聲。然而,在於和偉3歲時,父親因病去世,給這個大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那時的於和偉還小,不知道什麼是死亡,後來他總叫爸爸,每晚都要抱著母親才能睡著,每天都問爸爸在哪裡。

失去了家庭頂樑柱,於和偉的哥哥姐姐們有不少都輟學打工。母親靠賣地瓜養家,那時於和偉就在母親的地瓜攤附近長大,經常和附近商販家的孩子玩耍,十分調皮。

到了上學的年紀,於和偉還是很愛玩,很難收心到功課上,導致他的成績很差,中考考了兩次都沒有考上高中。
母親那時深知,學習是貧苦家庭孩子唯一的出路。極力為於和偉爭取復讀的機會,但當時五塊錢的學費對於他們家來說無疑是一筆鉅款。
無奈之下,母親求助了一位好心的老師。老師慷慨解囊,請求校長道:“孩子補課費交不起,就從我的工資裡面扣。”老師的幫助使得於和偉有機會復讀,這份恩情也深深刻在了他心裡。直到長大後重回故鄉,於和偉見到那位恩師,回想起這份恩情,都不禁流下了眼淚,他向恩師補齊了補課費,可恩師無論如何都不收,之後於和偉只要回家,就會上門拜訪恩師。

最終,於和偉考入了撫順市幼兒師範學校的中專音樂班,中專畢業後考進話劇團。透過話劇團的歷練,於和偉決定繼續往更高的目標進發。
1992年,於和偉成功考入上海戲劇學院,但學費的壓力讓他陷入了困境。為了供他上大學,大姐將自己孩子的鋼琴賣了,傾盡全力支援他,大姐向他承諾:“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你上大學。”
然而,不幸的是,大姐在他大學期間因肺癌去世。於和偉當時正在準備考試,家人怕大姐去世的訊息影響於和偉,便沒有告訴他,就這樣於和偉錯過了大姐的最後一面。

得知訊息的他內心充滿了痛苦與愧疚,那段時間他整天魂不守舍,內心的痛苦讓他無法面對現實,直到在參加葬禮時,他才徹底忍不住,大哭了幾天幾夜。
親友們都在安慰他,你好好表演,才對得起大姐曾經的幫助。
於和偉想清楚後,漸漸從悲痛的情緒中走出來,全力修煉自己的表演能力。
在最初,他曾因口音問題,演技上的不足,遭遇過導演的嚴厲批評。記得那次外出兼職,在拍攝小製作短片時,他的口音過重,東北味十足。劇組的導演當場嚴肅批評了他的發音問題,這讓當時的他十分難堪。

但正是這次批評,讓他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痛定思痛後,他決定糾正自己的發音,每天都攜帶新華字典,在路上、在空閒的時間,他不斷練習發音,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於和偉知道,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絕非易事。從臺詞、形體、聲音、表演和才藝,每一項技能都需要他去提升。他非常感謝那位曾經批評自己的導演,雖然只合作過一次,但這段經歷改變了他,也使他在日後的表演中更加精進。

1996年大學畢業後,於和偉被分配到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話劇團。剛開始的日子並不如意,他仍然只是接一些小配角的角色,工資也極低。
他險些產生轉行的想法,但也就是這段時間,女友的支援成為了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1991年,於和偉在撫順話劇團結識了舞蹈演員宋林靜。那時的於和偉,正值青澀年華,憧憬著未來,而宋林靜溫柔大方,說話做事都給了於和偉一種溫暖的感覺,他漸漸對宋林靜有一種強烈的好感。
那時,宋林靜的外甥女要考少年宮,她需要一個輔導老師幫助外甥女學習,於和偉毛遂自薦。在教導過程中,於和偉的才華、真誠,以及那份正直的人格,漸漸讓宋林靜對他產生了好感。隨著日漸熟悉,他們的感情也從最初的彼此欣賞,發展成了真摯的愛情。

然而,愛情總是充滿考驗。於和偉考上大學,來到上海,而宋林靜依然留在撫順話劇團,依依不捨地將他送走。兩地分隔,兩顆年輕的心經歷了風風雨雨。
宋林靜回到家後,迫不及待地給於和偉寫下第一封信。然而,她等了一個多星期,卻沒有收到回信,這時朋友告訴她,上海有很多時髦的女孩,於和偉可能已經移情別戀了。
宋林靜內心的焦慮與不安讓她情不自禁地開始懷疑,但她還是選擇相信於和偉。

不安的情緒驅使她寫下第二封信,這一次,宋林靜刻意放低了語氣:“於和偉同志,我知道你非常忙,如果不方便就不用回信了。”
其實,當時於和偉剛到學校報到,緊接著就去了異地軍訓,根本沒有收到來信。當他返回學校,看到宋林靜的兩封信時,他立刻感到一陣愧疚和歉意,立馬回信解釋自己的情況。

這場誤會終於化解,兩人對彼此的依賴和感情更加堅定了。
歲月無聲流轉,於和偉和宋林靜的愛情在艱苦中愈加深厚。
宋林靜清楚,於和偉是一個有孝道的人,也深知他母親需要被照顧。為了幫助於和偉的母親,宋林靜總是偷偷地將自己的零花錢用來買些好東西給她。
但對於自己,她總是省吃儉用。她捨不得買新衣服,平日裡在單位食堂也買最便宜的菜。這些日常的隱忍與付出,宋林靜從未告訴於和偉。她知道他忙,知道他承擔著學業的壓力,於是所有的辛苦她都默默承受。

對於宋林靜的付出,於和偉的母親看在眼裡,心疼在心裡。有一次,於和偉回家時,母親對他說:“林靜這孩子真好,你一走就要四年,丟下她多苦啊。你問問學校有沒有兩年的大專,乾脆改成大專吧,這樣你就能早點回來和她在一起了。”於和偉將母親的話告訴了宋林靜,宋林靜聽後,心裡充滿了感動,心想,自己何嘗不願天天和於和偉生活在一起呢。
於和偉提議她考取表演進修班,正好能和自己同年畢業。宋林靜猶豫了一下,問道:“我能行嗎?”於和偉堅定地說:“你這麼聰明,肯定行的,我來輔導你。”在於和偉的鼓勵與幫助下,宋林靜順利考取了上戲的表演進修班,這讓她和於和偉終於走到了同一個城市,同一個舞臺。

1996年,於和偉和宋林靜畢業後,都進入了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雖然事業起步時一片光明,然而現實卻給了於和偉當頭一棒。
由於體制和資源等問題,他只能扮演群眾演員,日復一日坐在臺下,看著其他演員接連拍戲、出名,心裡的不甘和鬱悶逐漸積累。
與此同時,宋林靜的機會卻更多,除了參與話劇排練,還擔任了導演助理,掙的錢也比於和偉多。面對這份差距,於和偉的內心越來越難以平衡,他變得不自信,情緒低落。而宋林靜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她開始不斷地鼓勵丈夫,她深知於和偉內心的堅韌,明白他是一個不願向命運低頭的男人,儘管他處於低谷,她始終堅信,只要努力,機會一定會來。她不僅鼓勵他重新練習基本功,陪他去看別人拍戲,還與他分享自己對演員的觀察和理解,“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在宋林靜的支援下,於和偉重拾信心,逐步走向事業的巔峰。

1999年,於和偉和宋林靜結束8年戀情長跑,步入婚姻,後來兩人育有一個女兒。
那幾年,於和偉憑藉《搭錯車》《真情年代》《紙醉金迷》等電視劇出名,然而,當於和偉火了之後,緋聞也隨之而來。
2011年,狗仔爆料於和偉和王麗坤深夜共處一室,疑似出軌。又因於和偉和王麗坤曾多次在電視劇《青盲》《連環套》等出演情侶,因戲生情的謠言也陸續傳了出來。

於和偉得知緋聞傳出後第一件事就是和妻子澄清,打消了宋林靜心裡的懷疑和不安。
而後於和偉姐姐、王麗坤也站出澄清,當時其實是幾個人在一起打麻將,於和偉姐姐正巧特別喜歡消遣娛樂,於是大家陪著她一起玩,並不存在出軌和因戲生情的情況。劇組成員也都紛紛作證。

後來,在一次綜藝採訪中,於和偉提到妻子還曾感動落淚,稱當年人生低谷時,如果不是妻子的幫助,自己可能就轉行了。自己也絕不會辜負這個18歲的時候就跟自己相戀的女人。
在二十幾年的婚姻中,於和偉和宋林靜始終攜手同行,彼此間的深情與信任,才是他們最為珍貴的財富。

成名之後,於和偉從未忘記自己的根和初心,他與家人的親密關係仍舊維持得非常好,據說還給哥哥姐姐們都買了房子。
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刻,他依然保持低調的生活方式。他常年堅持跑步健身,並且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管理。

閒暇時間,他也會上網關注新的流行文化,瞭解新的流行詞彙,極力拉近自己和觀眾的距離。他曾說:“創作一定要貼近人群、貼近生活、貼近歷史,表演最根本的考驗是對人物的認知。”
而最讓他感到舒服的時刻,便是休假回到老家,他依然如普通人一般去三哥的包子鋪幫忙賣包子,沒有絲毫明星的包袱。

即使是十個小時的長途跋涉,他每次回家都充滿期待與喜悅。對於他來說,回到家鄉吃上一口姐姐做的酸菜餡餃子,躺在家裡那張熟悉的單人床上,才是最讓他放鬆的時光。
儘管妻子女兒低調,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但無論事業如何發展,於和偉始終把家庭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對於他來說,工作之餘與家人共度時光,才是最寶貴的時刻。在成名的光環下,於和偉依然保持著他樸實無華、真誠待人的生活態度,或許這正是他能在娛樂圈中站穩腳跟並持續前進的根本原因。

掃碼進讀者群

作者簡介:雷利,富書團隊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責編:香克斯,排版:雷利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點選 關注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