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這片海·就到了”81歲華人大爺,稀裡糊塗從國內飛紐約,小黑屋·收容所·醫院全“嚐遍”“黑”了5個月後終回家…

2024年11月6日,一則尋人啟事在紐約華人圈引發震動——81歲的北京籍老人張慶先在國內機場離奇消失,竟跨越重洋出現在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
這位只會說簡單英文的老人,如同斷線風箏般在異國街頭漂泊了整整五個月。而今,在各界的愛心接力下,這位白髮遊子終於將在本月19日凌晨踏上國航CA982航班,結束這段跌宕起伏的跨國奇遇。
據紐約北京同鄉會創會會長侯建利回憶,去年12月初接到醫院通知時,醫護人員都對這個神秘老人的來歷困惑不已。"
張大爺的護照顯示他來自中國北京,但入境記錄卻像被橡皮擦抹過一樣空白。"侯會長眉頭緊蹙地描述道。
透過零碎的中文對話拼湊得知,老人可能在國內機場誤入國際航班通道,因語言障礙被海關帶進俗稱"小黑屋"的二次審查室,隨後被送往收容所安置。
更令人揪心的是,在收容所期間,張大爺曾遭遇不明身份者暴力相向。紐約長老會皇后區醫院的診療記錄顯示,老人被送入急診時,身上有多處軟組織挫傷,左耳聽力受損,疑似遭受過肢體衝突。這段經歷讓原本就患有輕度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在病床上反覆唸叨著"我要回家"。
轉機出現在2024年12月。亞美醫師協會的華裔醫生林美琴在社群巡診時,注意到這個操著京腔的孤獨老人。"當時張大爺蜷縮在病床角落,手裡緊緊攥著個褪色的中國結,那是他隨身物品中唯一的念想。"
林醫生回憶道。經過聯合會診,醫療團隊確認老人身體機能尚可承受長途飛行,但要解開他的身份之謎仍需多方協作。
慈濟基金會紐約分會的社工團隊立即啟動"尋親計劃"。透過比對國內失蹤人口資料庫、聯絡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終於在北京市通州區某街道辦事處的協助下,找到了老人失聯多年的侄子張建軍。
視訊通話接通那刻,螢幕兩端的叔侄泣不成聲——原來老人獨居多年,國內親屬以為他仍在社群養老院安度晚年。
確定身份只是第一步。由於老人護照被醫院安保部門封存保管,返程機票需要家屬預先支付。
侄子張建軍毅然抵押了自家經營的小超市,湊齊了價值2.3萬元人民幣的經濟艙機票。這個樸實的河北漢子在電話裡哽咽:"只要能讓大伯葉落歸根,我賣房都值得。"
示意圖
中國國際航空紐約辦事處聞訊後特事特辦,不僅將經濟艙升級為可平躺的超級經濟艙,還安排精通中英雙語的乘務組全程照護。更暖心的是,機組人員特意準備了老北京炸醬麵和茉莉花茶,要讓老人在萬米高空先嚐到家的味道。
4月18日傍晚,法拉盛君豪大酒店宴會廳燈火通明。紐約北京同鄉會舉辦的送別宴上,近百位僑胞自發前來。
侯建利會長將裝著捐款信封的紅色福袋系在老人輪椅扶手上:"這是大家湊的‘壓歲錢’,願老爺子福壽安康。"現場大螢幕迴圈播放著北京故宮的雪景影片,當《故鄉的雲》旋律響起時,老人渾濁的雙眼泛起淚光。
此刻,紐約肯尼迪機場的國航值機櫃臺前,一場特殊的交接正在進行。醫院保安主管將封存五個月的護照鄭重交還,深棕色的護照封皮上,老人用鋼筆工整書寫著家庭住址——這個曾讓他迷失方向的字元,如今終於成為指引歸途的航標。
19日凌晨1:25分,CA982航班劃破紐約夜空。經濟艙41K座位上,張大爺身披同鄉會贈送的唐裝,懷裡抱著裝有各機構聯絡方式的錦囊。客艙燈光調暗後,乘務長特意調出機載攝像頭——即時畫面上,飛機正沿著北極航線向東飛行,下方是浩瀚的太平洋。老人用佈滿皺紋的手指輕觸螢幕,喃喃自語:"過了這片海,就到家了。"
這場橫跨東西半球的愛心接力,在飛機起落架觸地首都機場跑道的那一刻,終於畫上圓滿句點。而對於紐約華人社群來說,這個春天最溫暖的故事,莫過於見證遊子歸鄉的旅程中,善意如何消融國界,讓迷失的靈魂找到歸途。
END
歡迎各大老闆新增合作
廣告微信NYC550
小編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絡我們刪除或支付稿費.謝謝!微信或QQ;120088192
美國紐約資訊平臺
北美最火 微訊號:NYC886
點選上圖掃一掃輕鬆關注
您看此文用

·

秒,轉發只需1秒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