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完盒飯就變百億女主,她好冤

沒有一部電影能讓所有人滿意,但《哪吒之魔童鬧海》至少在努力讓最少的人不滿意。
“反父權”是哪吒這個ip歷來最為人樂道的標籤。

《魔童降世》爆改了這一敘事,為哪吒以命換命的李靖,從史上最招人恨的爹搖身一變為慈父,也因此惹來不少非議。

《魔童鬧海》顯然在思路上有改進,祭天劇本交給了哪吒媽媽殷夫人。

歌頌父愛爭議大,歌頌母愛總歸天經地義了吧?

但還是有不少觀眾對她的退場扼腕乃至不平。

難得有一版不那麼(封建式)賢妻良母、有性格、有弧光的殷夫人,卻依舊要靠自我犧牲為主角讓位,未免可惜。

既然大家都沒看夠,那這篇就專門來寫殷夫人。
且不限於《魔童》版,不妨捋一捋各個版本,探討下:
我們到底想要一個怎樣的殷夫人?

《封神演義》成書於明代,故事卻是先秦背景,於是你不難在其中看到一種矛盾感——

那個時代崇拜母系神女媧,男尊女卑思維尚在萌芽,離綱常禮教的誕生更還有幾百年,因此兩性相對平等。
舉一個最直接的例子:商朝婦女不光能擔任祭司、將軍等要職,死後甚至能被單獨祭拜,而這在幾千年後聽來仍是件稀罕事。

商朝的女將軍婦好,《封神2》中的鄧嬋玉參考了她的形象

但殷夫人在原著中的形象,除了沒從夫姓,基本就是我們印象裡的封建社會婦女模板,有非常濃郁的儒家道德色彩。
與其說她是一個人物,倒不如說她只是個投胎中介。生哪吒、養哪吒、葬哪吒、建廟復活哪吒(並被李靖砸了),然後就躲起來等來日當神仙夫人了。
如果不是哪吒需要“懷身三年零六個月”的奇人異象,直接把她拿掉也未嘗不可。
比方經典的上美版《哪吒鬧海》,母親就只存在於臺詞中,連哪吒重生都用不上她,筆墨比原著還節省。

或許因為殷夫人本身設定就單薄,這樣的處理不光對敘事影響不大,反倒讓父子矛盾更加凸顯了出來。

真正對殷夫人形象進行大刀闊斧地重塑,或者說乾脆把角色重寫了一遍的,是2001年TVB版的《封神榜》。

殷夫人不光獲得了“十娘”這個名字,還成為了足智多謀、能衝鋒陷陣的大將。

有賴於苑瓊丹的精湛演繹,殷夫人的女將軍設定被廣泛接受,也為《魔童》版打下了基礎。
這種改編和原著相距甚遠,但實質上卻比三從四德更符合時代背景。

實在地講,《魔童》版殷夫人確實是歷來版本里最有現代氣息的,她基本把殷十孃的先進經驗都吸收了,還額外修正了一些侷限之處。

比方說十娘有段非常感人的雨中教子戲,也被視作描繪“母性”的經典橋段。

但被暴揍的哪吒其實有一句非常硬氣的回懟——

沒錯,此前的確是十娘拿主意遺棄了年幼的哪吒,直到他長大才重新相認。
這本是她為了避免李靖弒子而想出的權宜之計,但若非她對丈夫太過軟弱順從,也犯不上對親生骨肉下此毒手。
而《魔童》最聰明的改動便是,把殷夫人的疏於管教,歸因到了職場女性平衡事業與家庭的困境,因為媽媽太優秀,所以分身乏術。
這麼一來,一個略帶陳腐氣息的故事,一下就能套進現代家庭框架了。

另外,殷十娘雖行勝於言,頗有大女主風範,但恰如前文提到的,她性格里有懦弱順從的一面,對丈夫死皮賴臉,對小三做小伏低,都是她做得出的事。

而《魔童》版更看得出她有主見、有立場,還有點執拗與狠勁兒。

比起殷十娘,這樣的個性也更貼合當下的大女主審美。

比起其他版本的刻板呈現甚或直接忽略,《魔童》對殷夫人的改編是很有技巧的。
恰如開頭所說,這種與現實接軌的人物塑造能“讓最少的人不滿意”。

殷夫人不再像一個封建時代的女性,她甚至也不太像一個婦好那樣的先秦女將,而是直接和現代女性產生了連結。

為兒喪命的安排雖稍顯刻意,但又實在天經地義,你能咋說?
對比之下,TVB的殷十娘雖口碑甚好,但她最後的歸宿是在封神中成為了床頭婆婆,負責庇佑孕婦嬰兒。
原著的殷夫人並未參與冊封,只是自動成為了托塔天王之妻,算是向她借肚子的酬勞。然一代縱橫沙場的將帥最終變成專職保姆,聽起來卻比不受封還叫人彆扭。
《魔童》版殷夫人只要不沿襲這個設定,是沒啥大槽點的。
只是,我們仍可以追問:在封建受害者和超前獨立女性的兩極之間,殷夫人還有沒有別的可能?
前面也說了,哪吒這個ip歷來被視為中國的“俄狄浦斯神話”,蘊含著反抗父權、重塑自我的價值。
而既把“父”視作反面典型,母性便值得更詳實具體的表達。
在我看來,TVB版《封神榜》對母子關係刻畫不夠深刻,十娘母愛氾濫,但因為被“封神”這個宏大敘事包裹,她時時在扮演替父權收編哪吒的角色;《魔童》版殷夫人一方面太現代了,一方面又很服務性,可這在根子上是矛盾的,她是獨立女性,但其犧牲又彷彿只是為了輔助男主成長、推動劇情發展。

在我們的童年記憶裡,其實不乏對殷夫人更獨特的表達。

新加坡製作的《蓮花童子哪吒》乘著千禧年的東風,滿是當時盛行的魔幻抽象氣息,至今還有許多名梗在坊間流傳。
但這一版對哪吒母子的刻畫真的讓我念念不忘,因為,它是少數用了大篇幅去描繪殷夫人與哪吒的羈絆,以至邊緣化了李靖的存在感的改編。

《蓮花童子哪吒》共二十集,而靈珠子投胎殷夫人腹中,是第九集才發生的事,前面全是在作前情鋪墊——

上仙靈珠子性情頑劣,女媧娘娘將他貶下凡歷練,囑託殷夫人照料他。

而大反派九尾狐後來又躲進有孕的殷夫人肚內,殺害了她的胎兒,令殷夫人危在旦夕。
靈珠子為救殷夫人性命,也為報她在人間庇護自己的恩德,這才決定留在她腹中,成為她的孩子。
以如此長的篇幅來講述這對母子的因緣,使得《蓮花童子哪吒》已不再是一個圍繞“父權”和“反父權”而展開的故事,它的核心就是母性。
於是,殷夫人也不再是一個投胎工具,也不是給哪吒、李靖這對冤家搭橋的中介,她與哪吒的緣分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完全是因為她個人的德行。
與此同時,李靖從主角被貶為了這段情分的闖入者。

這劇反抗父權的方式不是鄭重其事地批判,是直接無視、不屑。

《蓮花童子哪吒》另外一個亮點是,它描繪的殷夫人既不過分保守、也不過分前衛,她始終維持著古代女性相夫教子的大方向,唯獨在護子時迸發出激烈的反抗意識。
這不是最現代的思維,可卻很符合時代背景。
當李靖聽信讒言,想要打掉她腹中胎兒,殷夫人當場開除了李靖的父籍,把哪吒定義為了她自己的孩子。

然後,冒著大雨獨自逃離李家,發誓拼死也要生下他。

哪吒自裁後,她直斥李靖是個沒有親情的人,氣得這老登發瘋大鬧靈堂。

而當李靖冷靜下來,回過頭只看到殷夫人怨恨、冷冽、讓人不寒而慄的眼神。
最感人的,是後來她為復活哪吒所付出的努力。

想為兒子塑像立廟,工匠迫於李靖淫威,無人敢接這個單。

無妨,兒的血肉本就是為孃的所造,無非是再親手雕琢一次罷了。
李靖不依不饒,非要除掉哪吒的新肉身,她直接質問——
他是妖孽

那我是什麼?

你連我也一起殺了吧

最後,這版的殷夫人也為哪吒擋劍而死。

不同的是,恰好是母親的血喚醒了哪吒的肉身,給了他重新活過的機會。

哪吒兩度降世,都是由殷夫人的血肉所化,反倒李靖成了用來上戶口的工具爹。連染色體都沒貢獻一條,更無人在乎他的意見。

當然,按當下的觀點,母親的身份亦是對女性的束縛,無法體現她們的絕對獨立。
可世上從來就沒什麼絕對獨立,人永遠是被各種身份捆綁的,問題僅在於,這些身份究竟是叫人盲目還是清醒。

你可以說殷夫人仍不是作為一個個體而存在,但請先考慮她所處的時代背景,並且捋清邏輯關係——

她並沒有因“母親”的身份而被綁架,正相反,在成為一個怪胎的媽媽後,殷夫人反而擁有了逃離家庭和夫權的勇氣。
在和哪吒一同被全世界唾棄、排斥時,殷夫人恰恰跳出了古代女性固有的位置,成為了隻身對抗世俗的勇士。
在對母子間情感的細膩描繪中,不光殷夫人的價值被確認了,她還和哪吒成為了一個反抗壓迫的共同體。她給予了哪吒生命,哪吒也給予了她覺醒。
既然我們都厭惡這個爹,那乾脆把高光都留給娘吧。

在這部說不上水平多高的魔改大作裡,我們反倒能看見一種動人的叛逆視角。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對女性角色的評定標準變得極為單一。

對女性搞事業的追捧,對母職的牴觸,催化出了一批又一批趨同的人物,她們都有超越時代的獨立性,也都多少不夠自然。

但,像殷夫人這樣夾在一個亙古矛盾之間、被視為工具人的形象,最恰當的處理或許並非給她逆天改命,賦予她跳脫實際的先進性。

相反,你給予她足夠的重視,去將她的被動處境如實、細緻地呈現,她反而就凸顯出了個體性。

我心中完成度最高的哪吒ip,絕不會少了2003年的動畫《哪吒傳奇》。

是他,是他,是他,就是他,那部由央視出品、足有50多集的重工精品。
神奇的是,這樣一部子供向的作品,很多方面卻都堪稱冠絕業界,尤其人物塑造上,不論妲己、紂王這樣的經典人物,還是小龍女這種獨創角色,深度和內涵都是一絕。

經典的紂王與妲己自焚為朝歌陪葬畫面
而若一定要選一個私心最喜歡的殷夫人,我的選擇也會是《哪吒傳奇》版。

李靖是父權象徵,可他亦是父權的提線木偶,被君主操縱,被外人蠱惑,多數版本都呈現出一種又蠢又壞的觀感。

而《哪吒傳奇》版的殷夫人,同樣以慈母的面目示人,卻暗暗透出獨立性和生命力,有獨屬於女性的智慧,而她無疑就是平衡古代女性意識的一個範本。
她曾有幾度失去愛子哪吒,而每一次失去,也恰好標誌著她的一重覺醒。

第一回,她懷胎三年產下一顆肉球,李靖經申公豹教唆將肉球扔進河裡。

而殷夫人拖著剛生產完的身子跑出產房,直斥丈夫和國師,無論如何要找回孩子,這是她對壓迫者的第一次反抗。

圍困陳塘關時,她又扮演著一個沉默但有力的角色,一遍遍上前將和龍王對峙的哪吒拉回身邊。

她不願自己的孩子捲入這複雜的政治鬥爭,也是在用質樸的母愛抵抗宏大敘事,試圖讓所有人意識到他還只是個三歲幼童。

在局面已然不可收拾時,她心中只有絕對的信任——
我的孩子
媽媽知道
你是委屈的

第三次,哪吒相救姬發,李靖為了保全忠臣的聲譽將他收入塔內。

他口口聲聲說最愛哪吒,可嘴邊掛著的卻還是祖宗的名聲、全家的安全。

這時,是殷夫人冒著謀逆的罪名,偷偷放走了哪吒,讓他去做正義的事。

她跟哪吒說爸爸媽媽會照顧自己,但又豈能不知,這很可能就是永別?

在哪吒與姬發對抗石磯時,她和李靖正被押向炮烙柱。

而殷夫人眼神充滿堅定,是她在拯救人類,也是她定義了何為正義。

孩子

你的誓言是對天下人的

……

去做你認為正確的事吧
媽媽永遠為你而驕傲
最後一次,其實不算是她失去了哪吒,而是哪吒失去了她。

哪吒被拉入黑暗之谷,石磯娘娘即將吞噬他並借屍還魂,所有人都束手無策。

唯一一種可能,是有人能將光明帶給哪吒,將他拯救出來。

而這個象徵光明的人,自然還是殷夫人。
然後,她完成了對哪吒的最後一次託舉,對世人的最後一次救贖。
毫無懼色,獨自面對著黑暗中無數的妖魔鬼怪。

瞧,《哪吒傳奇》的改編完全是用巧勁兒化難題。

這版殷夫人從未真正掙脫時代背景對女性的束縛,始終是個平凡的婦人、母親,卻又在最有限的空間,實現著最崇高的理想。

在整個哪吒ip、封神宇宙的女性角色裡,她都算得上是功勳卓絕、人格魅力爆表的一位。她沒有時間對自己的弱勢地位自憐自艾,反倒一直在以母性的方式憐憫天下、護佑蒼生。哪吒的身體所向披靡,她的思想堅不可摧。

我忘不了小時候,當我看到這位弱女子選擇隻身面對大Boss時的震撼,時至今日,見過了那麼多英雄形象,我還是沒能找到能與之媲美的勇敢與強大。

哪吒象徵的是對既有秩序的摧毀,而殷夫人成為了重建道義的基石。
在這個史上“含女量”最低的春節檔裡,鄧嬋玉、黃蓉、殷夫人都被重新演繹,試圖為她們注入時代性,可比起這部20年前的少兒動畫,卻都顯得羸弱了。
她身體力行地證明,在父與子的敘事之外,原還有一種討論自由和主體性的可能。

若喜歡本文,還請三連支援!
↓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