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縱橫丨中國英歌綻放歐洲

激昂有力的鼓點、剛柔並濟的動作、變化多樣的陣型……來自廣東汕頭潮陽的西門英歌隊,一登場就成為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街春節巡遊活動的焦點。花木蘭、穆桂英、水滸梁山好漢,這些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英雄角色與巴黎地標凱旋門“同框”,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至此,西門英歌隊蛇年新春歐洲之行在農曆大年初五(當地時間2月2日)抵達了此次巡演的終點站——巴黎。在這之前,西門英歌隊一行25人,先後前往德國哈瑙、法蘭克福以及法國里昂等地,為當地市民和遊客帶來精彩的表演,送去濃濃的新春祝福。
文化與歌舞,成為交流的橋樑
1月底的德國哈瑙透著幾分寒意,天空中飄著零星小雨,對於從小在溫暖的潮汕地區長大的女隊員鄭梓欣而言,這樣的氣候著實有點不太適應。然而,當鑼鼓敲響,那熟悉而有力的節奏,使她立刻忘記了自己正身處異國他鄉,全身心地沉浸在英歌舞的世界裡,寒冷的感覺也漸漸消散。隨著她和隊友們自信地舞動,圍觀的人群越來越多,原本清冷的街頭很快熱鬧起來。
身著盛裝、整齊劃一,在哈瑙街頭,西門英歌隊的表演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路過的行人紛紛停下腳步,投來好奇與驚歎的目光,輕盈歡快的節奏吸引了不少當地觀眾跟著鼓點一起舞動。哈瑙市民的熱情讓第一次在國外演出的鄭梓欣印象深刻:“在現場感受到這樣熱情的氛圍,我很激動,甚至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本次活動是女子英歌首次‘出海’,由西門英歌隊首創的‘男女英歌對打’也在海外首次亮相。”西門英歌隊總教練陳坍鵬介紹,2022年首創的“男女英歌對打”將男子和女子隊員融合編排,在廣東潮陽街頭亮相即成為“爆款”,備受歡迎。“這次將男子和女子英歌都帶到歐洲,尤其是女子英歌是首次到國外演出。希望讓外國觀眾知道我們中國的女子與男子一樣剛強,巾幗不讓鬚眉。”他說。
作為潮汕地區第一支女子英歌隊,西門女子英歌隊成立於1952年。此次出國表演的女隊員共有8名,大多為在校學生,此外還有來自幼師、護士等行業的隊員,大家因為熱愛英歌舞聚集在一起。
柔中帶剛的女子英歌,粗獷豪放的男子英歌,兩者同臺共舞,相得益彰。在哈瑙市中心集市廣場的格林兄弟雕像下,哈瑙—台州友好協會會長約爾根·朔伊爾曼第一次現場觀看英歌舞表演,他激動地說:“讓文化與歌舞作為民間交流的橋樑正是我們想要的。期待中德之間更強的文化紐帶,期待這兩個美麗國家的人民增進聯絡。”
朔伊爾曼表示英歌隊在中國農曆大年初一訪問哈瑙並舉行演出,為歐洲人的中國農曆新年慶祝活動帶來新的活力。
春節來自中國,更屬於全世界
“此次去歐洲,希望把中國春節的歡樂喜慶帶給世界觀眾。”西門英歌隊副教練吳燕花說,“以前總說想把傳統文化帶上更大的舞臺,如今有了這樣的機會,讓更多外國朋友看到我們廣東潮汕的傳統文化,感到很自豪。”
當地時間1月31日,正值農曆大年初三,首屆法蘭克福歡樂春節廟會在市中心衛戍廣場開幕。在眾人滿懷期待的目光中,作為開場表演的英歌舞一登場就迅速將現場的熱烈氛圍推至頂點。不斷有觀眾朝舞臺湧來,裡三圈外三圈,短短幾分鐘舞臺就已被團團圍住。不少觀眾舉起相機、手機,將這份來自中國的獨特年味定格在鏡頭之中。

1月3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市中心衛戍廣場,潮汕英歌舞隊在法蘭克福首屆春節廟會上表演。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李想是本次廟會文藝表演的總導演,他興奮地拉住剛剛從舞臺上退場的英歌舞隊員們進行合影。“英歌是接地氣的表演,氣勢磅礴,感染力強,很多觀眾情不自禁地被拽著走,吸著走。”李想表示周圍的德國朋友連連稱讚“不可思議!太瘋狂了、太釋放了、太過癮了”。還有德國人問他:“中國人都會這個嗎?從哪裡能學到?”
“春節來自中國,更屬於全世界。”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總領事黃昳揚說。隨著海外傳播範圍的日趨擴大,春節已成為世界普遍接受、認同和欣賞的中華文化符號。
隨著春節在2024年12月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蛇年春節成為首個“非遺版”春節。被讚譽為“最強春節氣氛組”的英歌舞,作為首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專案之一,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大放異彩。不僅登上了春晚舞臺,為全國人民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更是漂洋過海來到歐洲,踏上了更廣闊的國際舞臺,將最濃郁的春節氛圍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世界。
“‘春節’申遺成功,為英歌舞這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出圈’與‘出海’,提供了新的契機。”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沈丹璐介紹道,繼2024年春節普寧英歌亮相英國倫敦春節慶典後,此次已是廣東文旅在春節假期第二次組織英歌隊奔赴海外,參與文化交流活動。“每一次‘出海’,都是一次文化的遠航,讓古老的英歌舞跨越山海,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沈丹璐說。
英歌是和平之歌,應響徹五洲
當地時間2月2日下午,西門英歌隊來到巴黎香榭麗舍大街,這是在廣東文化和旅遊廳的組織下,西門英歌隊新春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
在這條寬闊的大街上,隊員們以凱旋門為背景,敲響手中的英歌槌,邁著豪邁的舞步,展現颯爽的舞姿,鮮豔的服飾隨風飄動,彷彿一道絢麗的彩虹。大街兩旁,人行道早已被聞訊趕來的觀眾堵得水洩不通。
“就算身處國外,也依然感受到了過年的氛圍”,在佇列之中,有一位名叫郭綺歡的隊員,蛇年正好是她的本命年。“我看到很多華僑華人,他們看到我們表演的時候非常激動,許多小朋友搖動著中法兩國的國旗,讓我感到我們真的感染了許多人,讓他們喜歡上中國的文化。”郭綺歡說。
據介紹,2月2日當天,以“歡樂春節滿巴黎,龍獅賀歲舞香街”為主題的春節巡遊活動吸引超過20萬人一同感受這場春節文化盛宴。不僅是巴黎,從德國哈瑙的街頭到法蘭克福的廣場,再到法國里昂的街區,英歌舞每到一處,都吸引大批觀眾。
“在異國他鄉看到這麼精彩的演出,讓我們海外華人覺得特別驕傲,特別有自信心!”在法蘭克福表演時,人群中,一位牽著孩子的母親難掩內心的激動,眼眶微微泛紅,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她稍作停頓,平復了下情緒,才微笑著同記者道別。
中德萊美文化藝術協會會長鄭愛珍告訴記者:“這次表演給德國人民留下了強烈而深刻的印象,對外國人理解中國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英歌是和平之歌,應響徹五洲。”欣賞到精彩的英歌演出,里昂大都市副主席德羅曼也發出由衷讚歎:“中法兩國都擁有燦爛的文化,這場演出是雙方友好的生動例證。”
“英歌舞作為中國優秀民間藝術,有機融合了舞蹈、戲劇和武術等元素,傳遞了中華民族的和平、友好、團結等價值理念。”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鄧秀軍教授表示,英歌舞“出海”,有助於增強全球華人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也讓世界各國人民有了瞭解和認知中國的新渠道和機會。
來源 :海外網
今日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