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個小調查,來問問大家:
我發現自己好像就有這個習慣!雖然總是哼得不太著調吧,倒也樂在其中。
時不時還會被人問:「你看起來心情不錯啊,是發生了什麼喜事嗎?」但非要說的話,好像還真沒有(撓頭)。
直到最近在網上刷到一些帖子,原來生活中,跟我一樣有不自覺哼唱的人還真不少。
並且,這不是什麼奇怪的行為,而是一種無意識緩解焦慮的自我保護!大家可千萬別小瞧了它~
左右滑動檢視圖片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哼唱(Humming)」這個被低估的小動作,蘊藏著哪些我們意想不到的好處。
順便夾帶一下私貨,分享我常哼的曲子
有條件的可以邊聽邊看文章

哼首小曲兒,最初是人類用來
傳遞「一切 OK」的訊號
忙完了,你輕聲哼起腦海中浮現的旋律,渾身輕鬆…不止是你,咱遠古的祖先也享受這種狀態。
音樂學家Joseph Jordania認為,「哼唱」所引發的愉悅感深植於人類進化過程中[1]。
群居動物在日常活動中會發出看似隨機而模糊的聲音,讓同伴們知道,周圍環境並不存在掠食者,可以放鬆警惕;相反,沉默往往預示著危險的到來。
他指出,哼唱是一種聯絡訊號,傳遞出「一切都好」的訊息。

與此同時,哼唱還是我們最早透過聲音連結外界的形式。嬰兒時期,我們無法理解語言,但是卻能夠吸收旋律資訊。
比如,從照養者低聲吟唱的搖籃曲中,我們能夠得到安撫與關懷。

時不時哼點什麼,
可能是價效比最高的養生
現代人為了養生可以說是絞盡腦汁。殊不知最簡單的保養方法,就是隨便哼點什麼。
研究發現,哼唱,對鼻竇健康非常有益[9]。
它會增加呼氣時釋放的一氧化氮的量,比平時的呼吸更為有力地將空氣排出,避免空氣和粘液被困在鼻竇內而導致的種種不適。

在發出聲音的同時,哼唱所產生的震動,會波及全身、並刺激迷走神經。
這種刺激會啟用副交感神經系統,逆轉「戰鬥或逃跑(fight-or-flight)」反應,讓我們平靜下來。
我們的身體因此進入一種「休閒」模式,緊張也自然大大緩解[6]。
Trivedi 等人最近的研究還證實了,哼唱能夠有效地降低心率、同時增加心率變異性 (HRV)[8]。
心率變異性越高,我們的神經系統越靈敏,健康狀況也越好。

哼唱,其實是
最易上手且效果超群的
正念練習
正念的好處不用多說,但你知道嗎,哼歌就是最易上手且零門檻的正念練習。
哼唱極其接近於瑜伽冥想中的「Bhramari Pranayama」呼吸法。

這種技巧包括:在嘴唇緊閉時,用鼻子進行一系列緩慢的深呼吸。
每次呼氣時,我們都會發出類似於蜜蜂嗡嗡聲的「om」聲。
這樣哼唱 5 到 10 分鐘就足以讓人感到神清氣爽,注意力更集中,甚至感到幸福[7]。
最近的一項大腦成像研究還發現,這種吟唱可以刺激神經發出電訊號,使大腦的某些與抑鬱相關的關鍵區域失去活性[2]。
此外,哼唱還能夠舒緩精神、緩解睡眠問題,這樣的自創聲音會釋放有助於睡眠的褪黑激素[4]。
如果在六週內定期進行哼唱,可以長期降低感知壓力水平並改善睡眠質量[3]。
對於 ADHD 和 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來說,哼唱還可以是一種「自我刺激行為」(self-stimulatory behaviours)。這種重複性的動作,有利於應對緩解無聊和焦慮。
而對於曾經遭遇過創傷的人來說,哼唱更加提供了一種自助療愈的可能。
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在大腦中建立新的神經連線,相當於找到一條新的情緒出路[5]。

看似下意識的哼唱,反而是
感受「自我存在、連結他人」的通路
哼唱看似是下意識的舉動,但在吞吐之間,我們擁有了主宰每一個音符的權力,這能夠帶給我們一種被「賦能」(empowerment)的體驗。
從而使我們更願意、更有機會關注到自己的能力所在,意識到自己有可能做成許多事、並且擁有去勝任前方諸多挑戰的勇氣,進而主體性也隨之增強。
更神奇的是,哼唱將創造一種「去中心化」的體驗——
即增強我們的身體意識,讓我們將思想、情緒和感覺分離開來,更加覺知到頭部、軀幹等的存在。從而擺脫糟糕的身心混沌的處境,觸碰原始的生命活力。

不僅如此,哼唱過程中所觸發的催產素的釋放,會營造出「人傳人」的積極交流氛圍。
冥想師Manjit Devgun 就認為:「哼唱打開了平衡身體的第五個脈輪,即喉輪,這會鼓勵你說真話,在溝通中更加誠實。」

強烈建議:把有意識地哼唱
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看到這裡,那些生活中和我一樣,總是忍不住想哼一哼的人們,恭喜你,擁有了一項無師自通的快樂技能。
彷彿上癮式的哼唱體驗,未必能讓你成為大歌唱家,但至少它能讓你變成一隻「快樂小狗」~
這是因為,當你哼唱時會出現一個「反饋迴路」[5]。不論是你感覺良好時,會不自覺地開始哼唱,還是當你哼唱時,會感覺更加良好。總之,這個迴圈會不斷被強化。
最終,哼得越多,心情就愈加美麗!

然而如果你還不具備哼唱的習慣,或是還想進一步體驗一把哼唱的奧妙之處,強烈建議你把「有意識地哼唱」融入日常生活[5]。
以下,是我們為大家總結的幾個重要步驟,速速來學吧——
Step 1
留出一些時間,並找到一個不受干擾的地方。
Step 2
發出聲音之前,進行幾次緩慢而深沉的呼吸。
這樣做的時候,詢問一下自己——你感覺如何?你的身體裡有什麼讓你感到不舒服的東西嗎?有什麼讓你在情感上想要解決的問題嗎?
意識到你的感受,以便在哼唱時體驗到它的力量。
Step 3
當你開始哼唱時,閉上眼睛。哼幾分鐘,將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正在經歷的事情上。
Step 4
哼完後,用幾分鐘檢查一下自己,並注意你可能經歷的任何變化或差異。不要立即起身,花幾分鐘去吸收這種體驗。

掌握這4步之後,接下來你也可以將「有意識地哼唱」多多在以下三個場景中運用:
-
跟著哼歌:開車、做飯或做家務時跟著你喜歡的歌曲旋律哼唱。不用擔心你哼唱得如何,享受這個過程就好。
-
早晨哼唱:用幾分鐘的哼唱來開始新的一天。可以是簡單的旋律,也可以是隨意的聲音。這可以為你的一天奠定積極的基調。
-
淋浴小夜曲:在淋浴中哼歌。浴室的效果可以讓最業餘的歌手唱得非常動聽。此外,這是一個私人空間,你可以在這裡放鬆身心,享受這一刻。

最後,一個重要的友情提示:
在公共場合(尤其是宿舍、辦公室等封閉式公共場景中),請謹慎哼唱哦!


今日互動
你也會不自覺地哼歌嗎?
你怎麼看身邊人的哼唱?

References:
[1]Andrews, L, W. (2021). Hum a Happy Tune for Wellness. Psychology Today.
[2]Berman, H. S., Awe, O., Heckman, M. G., White, L. J., Carrasquillo, O. Y., Barbosa, N., … & Degesys, C. A. (2025). Vascular Postoperative Changes After Facial Flap Repairs: An Opportunity for Early Intervention. Dermatologic Surgery, 51(1), 5-10.
[3] Fort, K. (2021). Effect of short-term practice of bhramari pranayama on sleep quality and perceived stress in school students. Int J Physiol, 9, 1.
[4]Friedrich, J. (2022). The Healing Effect of Humming: 5 Proven Benefits and an Easy Guide.
[5]Goldman, J., & Goldman, A. (2017). The humming effect: Sound healing for health and happiness. Simon and Schuster.
[6]Kaye, A, M. (2024). The Power of Humming. Psychology Today.
[7]Kuppusamy, M., Kamaldeen, D., Pitani, R., Amaldas, J., & Shanmugam, P. (2018). Effects of Bhramari Pranayama on health–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8(1), 11-16.
[8]Trivedi, G., Sharma, K., Saboo, B., Kathirvel, S., Konat, A., Zapadia, V., Prajapati, P. J., Benani, U., Patel, K., & Shah, S. (2023). Humming (Simple Bhramari Pranayama) as a stress buster: A Holter-based study to analyz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parameters during Bhramari, physical activity, emotional stress, and sleep. Cureus, 15(4).
[9]Weitzberg, E., & Lundberg, J. O. (2002). Humming greatly increases nasal nitric oxide.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66(2), 144-145.
本文關鍵詞:療愈、身體
歡迎大家在 KY 賬號內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絡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作者 / 淼淼

合作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編輯 / KY主創們
我們同時提供專業的心理服務
包括:即時諮詢、心理教練、心理諮詢等
歡迎使用知我心理小程式或知我心理APP

點點 在看,「哼哼」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