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跟娃說,你可以很有錢後,去捐出財富,推動社會平等。但萬不可一無所有,坐在出租屋裡幻想共同富裕。
政治正確不是本號的風格,後面還有不少一點兒都不政治正確,但是富人只做不說的小tips,如不能接受可以划走,一代又一代,安心做綿羊。學歷和考公的紅利終將消退,卷分數的價效比已經越來越低,那麼你打算怎麼讓娃擁有一點真本事?
社群朋友不要付費,請移步【選修課136】。
Hi,我是V姐。
老粉知道,最近我在帶我家妹妹擺攤。一天出攤半小時,營業額100-150,利潤率60%左右。

你別說,這是一個時薪不錯的兼職。又鬆弛又鍛鍊孩子,每天都有正反饋。
孩子從一開始有點緊張,到現在熟練介紹商品,招呼顧客,跟人聊天,回答問題,收錢找零,社交能力強得可怕。
從原來花錢大手大腳,零食不離嘴,到現在精打細算,不光把零花錢投入進貨,還把家裡零食玩具能賣盡賣,眼裡一切都是生產資料。
從原來逛超市就是看自己喜歡什麼,到現在觀察哪些吃的玩的擺在顯眼位置,銷量好,觀察別的小朋友喜歡什麼,隨時隨地在選品。
如果你也準備帶孩子試試,提醒一下,有2句話請你千萬不要講:
1、掙不掙錢不重要,重要的是鍛鍊能力。
這種想法本身就大錯特錯,請你千萬不要和孩子說。那些長大了做事掙不到錢,用這句話安慰自己的大人,都是從小被這種家長帶出來的。
掙錢很重要,這就是事實上最直接最可感的正反饋。
小時候總說掙錢不重要,長大了要能買房買車,這跟大學不許談戀愛,畢業了要你立刻結婚生娃有啥區別?
孩子雖小,但她不傻。
攤子再小,也包括選品選址進貨賣貨的全流程。
生意再不起眼,要做就是為了盈利,否則是對金錢的不尊重。
不尊重金錢的人,錢不會來找你。
所以如果你打算開始,請在每一個環節,儘量做到最好,幫助孩子去盈利。
只有持續盈利,孩子才容易持續做下來,自發不斷最佳化,這裡面根本不需要堅持。
那些需要堅持的事,都是遲遲看不到正反饋的苦差事。
第二句不要說的話:
2、掙錢很辛苦的,我帶你去體驗一下。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小時候被爸媽灌輸過,掙錢很難很苦,每一分錢彷彿都浸透了血汗。
這個思維方式是窮人的傳承,也是富人穩定窮人的一種洗腦。
請從你這裡開始扔掉。
告訴小朋友,找到你喜歡和擅長的事情,賺錢不難,很快樂,充滿成就感,我們去試試看,萬一你就成了同學中的大富翁呢,你可以請好朋友吃零食,可以擁有很多自由的選擇。
有一天,我家娃收攤後,在回家的電梯裡跟我說,媽媽我可太喜歡這種學習方式了,在生活裡學習,我學到特別多,每天都有很多收穫,我現在跟誰談判都不怕。
這是一個8歲小朋友自發的感悟。
我不能說教育有多成功,但這確實是我欣賞的學習觀,如今她能打心眼裡認同,說明這個擺攤實戰確實是卓有成效的。
下面我把從0到1,跟娃一起跑的流程跟大家毫無保留地分享一下,包括以下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