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哪吒和敖丙用藕粉塑身,陳塘關要興師動眾?

逢年過節的大家族閤家歡活動,最適兄弟姐妹們一起的,我看就是浩浩蕩蕩殺向電影院了!只要你不開口靈魂發問,我們都是好親戚!😄 今年看的《哪吒2》裡,哪吒被太乙真人用藕粉肉身重塑那段,我以前看過有人問“哪吒的骨灰是藕粉嗎?”不知道導演是不是也看過這個地獄笑話……反向用到了動畫裡。
然後我還止不住的腦補,彈幕狂發藕粉真正製作過程……😢 
藕粉哪吒被塑身前這 Q 彈的質感,著實像!
藕粉製作的大步驟和電影裡差不多:先把藕磨碎,濾去纖維,只留下底下的澱粉水,再一曬乾就做出來了。但今天,當然還是看有圖有真相的生產流程~
* 本文內容改編自《我們愛科學》科普期刊 
2023 年的約稿文章,插畫由月婷繪製。😉 *
荷塘採藕
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四面荷花三面柳,荷花的詩句脫口而出。印象最深的還得是這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也有詩句說留得殘荷聽雨聲,真等到了挖藕的時節,可是連殘荷也尋不到幾片了。
上圖荷塘裡的荷葉田田,荷花嫋嫋,對做藕粉挖藕來說可不行。藕粉講究的是“粉”,得等到了入秋,藕的水分含量下降,澱粉積累變多,才更適合做藕粉。所以真正的挖藕場景,可不是這樣的一片美好。
大多數時候是荷塘裡耷拉著頭的殘荷,更有地方水已枯。下圖的採藕時分,師傅還會開一個高壓水槍,衝開蓮藕旁邊的汙泥,會比人工摳藕方便很多。
人工摳藕

後面人工摳藕的勞作非常辛苦,目前還只能人力來操作。不僅對體力有要求,對手藝的要求也很高。必須要小心地摳開蓮藕邊的泥漿,小心地不把整根蓮藕拗斷,否則淤泥涌進蓮藕孔洞裡,那就功虧一簣了。

手工藕粉
採收了澱粉含量很高的老藕後,就要開始做藕粉了。早在十六世紀的《本草綱目》裡就有記載藕粉的製作方法,“冬日掘取老藕,搗汁澄粉,幹之,以刀削片,潔白如鶴羽。”那我們就先來看看這種一片片的傳統手工純藕粉是怎麼做的~
磨出藕泥

蓮藕洗淨去節後,先給削個皮。手工製法,並不需要先把藕切碎再搗爛成泥,而是把藕整個擦碎。用來磨藕的工具,叫做泥缽,上面是凹凸不平的溝壑,凸起還有些小鋒利呢,像是研缽的一種變體。只需要把藕在上面摩擦,這擦出來的就是藕泥了。

藕泥擠漿
把磨好的藕泥倒進乾淨的紗布中。用力擠壓,擠出汁水,藕泥就變成了藕漿。看到這裡你就明白了,藕漿其實就是澱粉啦!藕霸,藕泥,藕泥漿……啊!我逝去的中二青春期……
分離粉漿

將藕漿靜止許久,讓藕粉和水自然分層。先倒出的是澄清的水,繼續倒出的渾濁是由於可能含有微塵和細藕渣。都倒完後,底部留下的一整片白白的物質,那就是我們現在要的藕粉了。緊接著,我們再次加水調開,多次的沉澱分離操作,直至藕粉純白無雜質。

曬乾削片

將漂洗、沉澱好的藕粉放在陽光下曬乾。然後把粉團削出來,就是開頭我們看到的片片狀藕粉了。

批次生產
至於大批次的機械生產藕粉。開始的環節差不多,也是先將大量的蓮藕清洗後送去磨皮,而後持續沖洗清潔。和手工製作不一樣之處,在於大大提高的效率——送進磨碎機裡進行粉碎!
掉進磨碎機的藕,瞬間被裡面的輥筒磨碎成小顆粒。這加工效率比泥缽里人力搓成泥不知高多少了。收集好一批被粉碎的藕肉,等會兒送去篩漿過濾。

把藕肉放在紗布袋上,衝入清水,時不時攪動下藕渣,反覆清洗過濾。等多次清洗沉澱後,剩下的就是潔白成塊的藕粉了。

把最後的成塊藕粉徹底的脫水烘乾,再進行過篩,那就是我們常買到的白白小顆粒藕粉啦~

陳塘關興師動眾
《哪吒2》電影裡,只是給哪吒和敖丙塑形用的藕粉,就得陳塘關如此多老百姓的興師動眾,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藕粉出粉率非常低!像今天介紹純藕粉的手工和機器兩種製法,出粉率都很低,一個大概的數字是 100 斤的蓮藕才出 5 斤的藕粉。
正是這區區只有 5% 的成品機率,才讓清代著名的文學家和美食家袁枚,在他四十年品鑑美食的著述《隨園食單》“點心篇”中寫下了“藕粉非自磨者,信之不真。百合粉亦然”,意思是“藕粉不是自己磨出來的,很難相信它是真貨。百合粉也是這樣”。他怕的就是有商家以次充好,甚至作假坑蒙。當然,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應該購買正規商家制作的商品,就不用擔心有人把鼻涕甩進去了……🤮
等等!Cast 還有話說……
吃到,啊不,看到了久違的藕粉,當然還得學一下子藕粉沖泡的技巧!
小時候我總是急衝衝倒熱水去泡藕粉,結果總凝不成糊……後來認真跟長輩學了下,才知道得先用冷水稀釋藕粉後攪勻,再衝入 90 度左右的開水。這樣才能讓澱粉徹底糊化,變成一整碗晶瑩而略帶點紅的藕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有趣的製造ID:MadeWithFun),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絡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