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區留子聯名致信學校:“春節不是LNY,是CNY”!

英區留子聯名發郵件給學校,
集體聲援CNY?!
每逢春節,關於Lunar New Year和Chinese New Year的爭議似乎從未停止過,今年也不例外。
本以為隨著春節申遺,此類爭議應該會越來越少。沒想到,這幾天委員就又刷到,英國多所大學的春節宣傳語,引起了大規模爭議。
01
英區多所大學使用LNY
遭留子聯名發郵件抗議!
最近某書上,一位杜倫大學的留子表示:學校很多學院的活動和宣傳語中使用Lunar New Year
而且,還在宣傳中運用中國元素如祥雲,還有舞獅等傳統活動,但是卻不願意更正為“Chinese New Year”
圖源:小紅書@Elba(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博主表示,許多人已經單獨發郵件給學院或者有關部門,但是被說lunar更具有包容性,而拒絕更改為Chinese New Year

不僅僅是杜倫大學,今年還有其他英國大學,依舊不顧中國學生的建議,使用了Lunar New Year。
華威大學在各類活動中使用LNY,而且還“專門”附上LNY的各種新聞source
圖源:小紅書@3830-?(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格拉斯哥大學,而在學生髮送投訴郵件之後,學校負責人依舊錶示“使用LNY是正確的,春節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春節”。
圖源:小紅書@怡寶(平靜發瘋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各種大學的“騷操作”帖子,也引起了超多留子們的共鳴。

有留子表示:我們學校也有這種情況。

圖源:小紅書@怡寶(平靜發瘋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有些留子直接開始教大家怎麼battle。
圖源:小紅書@怡寶(平靜發瘋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不錯,也有些大學使用來了CNY:比如諾丁漢大學⬇️
圖源:小紅書@可以給點錢錢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愛丁堡大學也打響了Chinese New Year第一槍!
圖源:小紅書@xiuerrrrr(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02
為什麼有人堅持認為
春節不能翻譯為Lunar New Year?

說了那麼多,那到底為什麼春節不能翻譯成Lunar New Year呢?委員也結合了多方的“聲音”,整理了一部分常見的原因⬇️
首先,陰曆≠農曆
我國傳統曆法“農曆”是“陰陽合曆”(lunisolar calendar),並不是純“陰曆”(luna calendar)。
陰陽曆根據日月的執行並加入“閏月”調整,以保證春節只會出現在一、二月,而純陰曆新年會出現在其他季節。
所以,Lunar New Year說法不僅丟掉了陰陽合曆的概念,更抹去了我國傳統曆法其他的部分,例如天干地支和二十四節氣。
圖源:Google
而且我國所用的農曆,是由南京紫金山天文臺觀測編算的,不管哪個國家,只要跟中國同一天過春節,就必須承認用的是中國的傳統曆法
最近,南京紫金山天文臺也釋出了關於Chinese New Year的科普影片,大家也可以瞭解起來!
影片源:YouTube@inJiangsu
其次,混淆多國傳統
“Lunar New Year”作為“陰曆新年”的泛稱,會讓人誤以為所有慶祝“陰曆新年”的節日都可以稱作春節。
比如,越南的“Tết”、韓國的“Seollal”和中國春節雖然日期接近,但各自的習俗和文化內涵千差萬別。
以“Lunar New Year”模糊這些文化差異,實際上會削弱春節作為起源於中國的獨特節日的影響力
圖源:Google
圖源:Google
第三,潛在的文化“稀釋”
一些西方語境中選擇“Lunar New Year”而不是“Chinese New Year”,可能出於政治敏感性或多元化考慮,但這無形中削弱了春節的中國屬性。
春節是以中國農曆和中華文化為基礎的傳統節日,是中國文化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之一。將其簡單歸類為“Lunar”,不夠尊重它的起源和深厚的歷史背景。

圖源:Google

03
不過,也有人認為
LNY無傷大雅

不過,也有一些網友們,認為LNY無傷大雅。
但還有網友表示,自己從小學的是Spring Festival,之前從未聽過Lunar New Year
🙌🏻
對此
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快來評論區討論!
點選名片關注我們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