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遠方青木”關注後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隊悍然發動918事變,武力侵佔中國東北。
日本發動戰爭的最大原因就是30年代初席捲全球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日本內部陷入極端經濟困境,並進一步引發政治危機,所以日本希望借對外戰爭掠奪的利益來緩和自身的內部矛盾。
因此佔領東北後日本軍隊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處搶錢搶資源。
遼源是吉林省地級市,富含煤炭,因為採煤帶來的天量財富曾經導致當地極度繁華,一度被稱之為東北的“小上海”。
這種地方,當然會被日軍盯上。
1931年12月28日,河本大作率日軍接管遼源煤礦,並委任了本地的漢奸團隊代為管理。
煤炭是重要的工業和軍事資源,日軍需要大量的煤炭。
而日軍不僅到處搶奪東北的財富和資源,還到處驅趕“多餘”的中國人來給日本人騰出生存空間。
東北的中國人太多了,好地方更是早就已經被佔滿了,要搶這些好地方就必須把原住民都給弄走。
所以在搶奪東北資源之外,日軍還有個任務,就是降低東北的中國人數量,或者說過多的中國人對東北日軍來說是一個負擔。
必須儘快的開採最多的煤炭,必須找一個地方來“消化”那些“多餘人口”。
於是東北日軍的大本營就制定了一個政策,叫“以人換煤”和“人肉開採”。
大幅提升東北煤礦的開採能力,但並不花錢添置太多的裝置,只用最簡陋的裝置,瘋狂送人下去採煤,這個叫人肉開採。
然後採取壓榨式的管理辦法,極短時間內把礦工給耗死,換取大量的煤炭被迅速開採,同時得到大量煤炭產出和人口快速消耗的結果,這個叫“以人換煤”。
這個政策完美符合日本的需求,所以迅速得到了推廣,遼源煤礦就是其中之一。
大量的中國人被日軍半強制的送到了遼源煤礦,然後由漢奸團隊用刺刀和皮鞭進行殘酷管理。
根據已經故去的遼源礦工呂維漢等老人的回憶錄:
“人只要進去了就不再有自由,日本人會把犯錯的人用鉸刀絞碎,水一衝,人就沒了。”吃著最糙的糧食填不飽肚子,用洋灰袋綁在身上當衣服,躺著不許睜眼,不許互相說話,上廁所不能穿衣服,每天在井下從事十四、五個小時的高強度作業……
日偽軍不僅每天讓礦工進行極限勞動,而且一旦不聽話就對礦工施以十大刑罰:
鎬把打、皮鞭抽、坐老虎凳、上大掛、綁凳子、烙鐵烙、凍冰棒、灌涼水、送狼狗圈、過電等。
礦上有特製的刑房,每天晚上都有礦工在裡面被嚴刑拷打,進行“矯正輔導”。
對於膽敢逃跑的礦工,只要被抓住就會被直接當眾虐殺。
平均十幾天,礦上就會發生一起礦難。
這就導致遼源礦工的壽命極短,基本到了礦上熬不了多久就會死,成為了真正的耗材。
耗材不是形容詞,而是客觀事實,因為日本侵略者壓根不把中國礦工當人看,直接把遼源礦工和火藥、雷管等一併列在原材料消耗這一欄裡。
日偽軍上報的資料顯示,生產每一噸煤炭所需原材料欄中,除了列出基礎原材料外,還包括“消耗”零點幾名中國勞工。

負責管理遼源煤礦的總經理,漢奸蔡九齡曾經說:
“三條腿蛤蟆不多,兩條腿活人有的是。舊的死,新的添,一抓就是一兩千。”
這樣的政策導致遼源礦工的死亡率極為驚人。
日偽軍接手遼源煤礦後在極短時間內把煤炭的年產量提升了10倍,到戰敗前一共開採了超過1500萬噸煤炭。
以如今我國載重60噸的運煤貨車車廂來計算,這些煤能裝258160節車廂,將這些車廂收尾相連,是從長春到東京兩倍的距離。

而留給遼源煤礦的,則是超過10萬具礦工白骨。

在這些從萬人坑中挖出的白骨中,我們發現有的屍骨太陽穴被利器擊穿,顱骨中釘著鐵釘。

有的屍骨被鐵絲捆綁、戴著鐐銬或脖套等。

至於腿骨被砸斷的屍骨,身體骨骼上有刺刀類兇器擊穿痕跡的屍骨,那更是比比皆是。
根據日偽軍資料,遼源煤礦共“病死”10萬人。
而在遼源煤礦的萬人坑中,我們總共發掘出約6萬具白骨。
少了4萬具白骨是因為在遼源煤礦的後期,因為前期埋的白骨太多,埋人越來越費勁了,於是就花錢引進了一具“煉人爐”,直接把礦工遺體扔進去焚燒,甚至沒嚥氣的活人也扔進去一起燒。
根據遼源煤礦倖存者馬金榜的說法,日偽佔據的後期,煤礦西坡的煉人爐晝夜冒著濃煙。
至今在遼源煤礦煉人爐遺址中依舊能見到大量的骨灰,最厚處達到了40多釐米。
整整四萬具礦工遺體,被日偽軍扔進了煉人爐。
這就是日軍當年侵佔東北後定下的要煤不要人的政策。
而遼源煤礦這種萬人坑在整個東北還有很多,甚至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撫順煤礦萬人坑中,我們挖掘出礦工遺骨20萬具。
本溪鐵礦萬人坑中,我們挖掘出礦工遺骨13.1萬具。
阜新煤礦萬人坑中,我們挖掘出礦工遺骨7萬具。
。。。
類似的無數中國礦工遺骨大量存在於北票萬人坑、鐵嶺萬人坑、丹東寬甸萬人坑、遼陽弓長嶺萬人坑、大石橋萬人坑、金州萬人坑等大量東北萬人坑中。
還有齊齊哈爾的太平湖水庫萬人坑,當年日軍強抓15萬中國勞工修建太平湖水庫,打算建設150萬畝水稻田給日本提供糧食。
就為修這個水庫,15萬中國勞工死了5萬人,所有屍骨被日本人直接埋在了水庫下方,蓄水後抹除了一切痕跡。
上世紀60年代齊齊哈爾重修水庫,放水後在水庫下方挖出了數不盡的白骨,清點後高達5萬具。
這些還只是我們挖掘出來萬人坑,另外東北還有很多萬人坑僅挖掘了一部分,仍有大量遇難礦工的遺骨埋藏於地下。
比如鶴崗萬人坑,長約40米、寬約30米、深近7米,共1200平米。
鶴崗礦務局僅挖掘了萬人坑的一個角約80平米,就發現了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的千餘具遺骨。有的遺骨被打折了脊柱,有的頭顱被子彈打穿,還有多具遺骨的眼眶被鐵絲穿過連在一起……
鶴崗沒有挖掘所有的遺骨,採取了保護措施,所以也就沒有精確數量,但肯定也是萬人以上規模。
在這些萬人坑之外,還有大量的千人坑,每一個都有數千具中國礦工遺骨。
只要是有礦的地方,只要是有日本人需要礦的地方,甚至只要是日本人需要修工程的地方,就一定會出現大量的萬人坑千人坑,密佈整個東北,總死亡人數高到可怕。
而這僅僅只是被集中埋葬的遺骨,才有機會被我們挖出來才重見天日,那些被日軍擊殺後扔在野外的遇難者數量更是可怕,而且難以統計。
而日軍制造的萬人坑並不僅限於東北,只要是日軍所到之處全部都有萬人坑。
比如濟南琵琶山萬人坑、比如塘沽萬人坑、比如大同煤峪口萬人坑、比如淮南大通萬人坑、比如田獨萬人坑、比如。。。
以人換煤,以人換鐵,以人換水庫,以人換糧食,以人換一切,以短時間大量消耗中國人的生命為代價,換取最多的資源來支撐日軍的戰爭。

萬人坑的絕大多數屍骨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也沒有可能再知道他們叫什麼了。
而這些萬人坑,甚至還只是日軍曾經在中國犯下罪惡的一小部分,日軍所做惡行簡直是罄竹難書。
亡國奴在日軍的眼裡已經不算人了,只有日本人才算人。
關鍵詞
煤炭
煤礦
礦上
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