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寒冬來了!四巨頭大裁員,過千門店倒閉….

經濟寒潮席捲全球,多家巨頭裁員重組,經濟衰退訊號再現!
近期,全球經濟環境似乎再次蒙上陰影。從食品巨頭嘉吉(Cargill)到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再到連鎖藥店巨頭CVS和Walgreens,一系列大規模裁員和重組計劃接連宣佈…
食品巨頭嘉吉
8000人失業,全球食品行業降溫
圖片來源CNN,版權屬於原作者
美國最大的私營企業嘉吉宣佈將在全球範圍內裁減約5%的員工,總計8000人。作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貿易商,嘉吉在疫情期間因食品價格波動曾實現利潤飆升,但隨著全球農產品價格的回落,公司業績受到重創。
嘉吉裁員的直接原因是糧食價格下跌,但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食品需求降低。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料顯示,2024年全球糧食價格指數已連續三個月下滑,同比下降5.8%。此外,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美國的牛肉產量也創下了近十年來最低水平,直接影響了嘉吉在北美的主要業務。
圖片來源feedstuffs,版權屬於原作者
資料顯示,嘉吉2024財年的收入為1600億美元,較2023年的1770億美元下降9.6%。從2021-2022財年的創紀錄67億美元利潤跌至25億美元,創下近八年來的新低。
據瞭解,嘉吉將業務部門從五個精簡至三個,以期提升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公司正在重塑業務方向,還計劃增加對科技和工程領域的投資,比如他們在亞特蘭大新開的科技中心。
日產汽車
全球裁員9000人,汽車產業深陷低谷
圖片來源Forbes,版權屬於原作者
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宣佈裁員9000人,約佔其全球員工總數的7%,並計劃削減20%的全球產能。
在截至2024年9月的季度中,日產全球銷量同比下降12%,在中國和美國市場尤為顯著。該季度淨虧損93億日元(約合60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利潤為1907億日元。
全球汽車產業正經歷電動化和智慧化的轉型,但這一過程中,傳統燃油車製造商如日產正逐漸失去競爭優勢。尤其在中國市場,日產面臨來自比亞迪等本土電動車企業的激烈競爭。資料顯示,2024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長34%,而傳統汽車的銷量下降7%。
圖片來源NextBigFuture,版權屬於原作者
更為嚴峻的是,日產的業績危機直接打擊了消費者信心。波士頓大學經濟學教授Peter Ireland指出:“消費者在購買日產汽車時可能會猶豫,因為公司未來的不確定性會成為阻礙。”
Walgreens和CVS
連鎖藥店巨頭步履維艱
圖片來源Digital Pharmacist,版權屬於原作者
藥房連鎖巨頭CVS和Walgreens也加入了裁員隊伍。Walgreens宣佈未來三年關閉1200家門店,佔其總門店數量的13%。而CVS則裁員2900名企業員工。兩家公司正在努力節省成本,重新定位自己的業務模式。
由於兩家公司一度擴張過快,如今店鋪太多,盈利卻跟不上。據Walgreens最新資料顯示,其25%的門店目前處於虧損狀態。
隨著亞馬遜、沃爾瑪等零售巨頭開通線上藥房業務,分走了大量市場。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線上購買藥品和生活必需品,削弱了實體藥店的吸引力。
圖片來源CNN,版權屬於原作者
零售藥店的盈利壓力不僅來自零售業務的衰退,還與藥品分銷模式的變化密切相關。近年來,保險公司和藥品福利管理機構(PBM)對藥品價格的議價能力逐漸增強,導致藥店利潤率大幅壓縮。
為應對挑戰,CVS和Walgreens嘗試透過擴充套件健康服務(如診所和疫苗接種服務)來增加收入,將自己打造成“醫療服務中心”。然而,這些新業務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短期內無法彌補零售業務的虧損。目前Walgreens希望迴歸“傳統藥房”的核心定位。
根據《華爾街日報》統計,僅2024年,全球企業宣佈的裁員人數已超過150萬人,為近十年來最高水平。食品、汽車和零售藥店行業都具有較高的勞動密集型特點,一旦收入和利潤受到衝擊,就會迅速波及大量員工和相關產業鏈。
資料顯示,2024年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四個月下滑,達到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的最低點。這將直接影響消費支出,進一步抑制經濟復甦。
👉個人應對策略
  • 提升技能:在經濟不確定性下,擁有多元化技能和靈活性是確保職業安全的關鍵。
  • 儲備資金:保持健康的儲蓄習慣以應對可能的收入波動。
  • 關注市場動態:選擇更具潛力的行業和崗位。
【本文由紐約潮爆編輯整理,部分資料來源自CNN, Forbes, CBS,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分享、點贊、在看,喜歡我們就點點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