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在家自殺,瓊瑤這一生啊

今天的新聞,才是真的平地一聲雷。
臺媒報道知名作家瓊瑤在家中輕生死亡。
看一下具體資訊。
媒體報道瓊瑤今天下午1點多輕生死亡,醫護人員到場,發現瓊瑤在家中房間內輕生,發現時已無呼吸心跳,明顯死亡,未送醫。
享年86歲。
瓊瑤63歲的兒子表示,母親留有遺書,交代秘書中午回家看看。
新聞出來的第一時間,網友猜測是不是身體疾病方面的原因導致。
我搜了一下,2019年就有報道瓊瑤生病。
說坐骨神經痛和右腿韌帶肌腱攣縮發炎,痛到無法走路去就醫。
這是大眾的一種猜測。
沒想到,很快瓊瑤的遺書被公開了,是助理秘書代發的。
遺書中說: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凋零,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
還提到“當人老了,都要經過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醫院、治療、不治」,這段時間可長可短,對於必將老死的人,是一種很大的折磨。”
但瓊瑤也告訴年輕人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是磨鍊,希望年輕人像她一樣活到八十六、八十七,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
最後的告別影片畫面。
穿著紅衣,在海邊,看日落,屋內也配上鮮紅的玫瑰花,代表著瓊瑤對生命的態度。
很唏噓。

瓊瑤離去後,網友感嘆:瓊瑤連離去的方式都這麼瓊瑤。

對於瓊瑤,大眾的觀感一直以來是有點複雜的。
她的作品是幾代人的青春。
《梅花三弄》
《青青河邊草》
《一簾幽夢》
《還珠格格》
《情深深雨濛濛》
以上是我的個人記憶,此外還有很多版本以及很多小說被影視化,瓊瑤選演員的眼光沒得說,給娛樂圈輸送了一大波帥哥美女,瓊瑤出手,幾乎沒有醜男和普女。
這次瓊瑤去世,當初合作過的明星們發文悼念。
從明星們的發言也可以看出,瓊瑤的作品是很多人對愛情的啟蒙。
不過瓊瑤的作品評價起來很兩極化。
她的小說裡愛情是永恆的主題,男男女女們的愛恨情仇十分濃烈,像火像冰像雪,像豔陽天和雷電雨。
但隨著觀眾們的觀念日益改變,當初的“愛情至上”已不再正確。
《情深深雨濛濛》裡,何書桓搖擺不定,這一點我倒覺得還好,影視作品呈現真實的人性。

但《一簾幽夢》裡的男主說“你只不過是失去一條腿,她失去的可是愛情啊”,實在太過經典。

愛情至上,被網友詬病。

由作品蔓延到生活中,瓊瑤的愛情觀這些年也一直被大眾所討論。
聊一下她的生平。
瓊瑤是38年生,生於四川成都,本人有一個龍鳳胎弟弟,49年隨父親陳致平到臺灣生活。
她家庭條件挺好,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書香世家,瓊瑤也是作家金庸的遠親,金庸的堂妹為瓊瑤的舅母,是詩人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16歲時,瓊瑤以心如為筆名發表小說《雲影》,25歲時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
1971年和1975年,由瓊瑤小說作品改編的電影《庭院深深》和《女朋友》,分別獲得第9屆、第12屆臺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
年紀輕輕,事業就扶搖直上,這一生瓊瑤在事業上應該是沒有什麼遺憾。
要說有的話,可能是等於正的道歉等太久。
當年瓊瑤寫了《梅花烙》,拍成電視劇。

2014年,於正動動筆頭,把它改成了《宮鎖連城》。


說改,也沒怎麼改。

一樣的臺詞,只是稍微換一兩個詞,就說出來了。



後來於正被瓊瑤告,官司輸了,賠500萬,但一直不道歉。

不僅自己不道歉,還把火發到別人身上。

當時戴嬌倩演了於正的《宮鎖連城》的女二。

戴嬌倩比較老實,接受採訪時說《宮鎖連城》無論情節設定還是人物背景就是《梅花烙》,不過他們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


因為這事,後來於正對戴嬌倩各種開撕。


說戴嬌倩歪曲事實啦,博眼球啦,炒作啦,不就是《快樂大本營》沒請你嗎?還爆戴嬌倩的年齡是假的,改小了兩歲,在某些方面很計較等等。

那個時候的於正是囂張的。
一種“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態度。
直到2020年,幾十名業內從業者聯合上書,對於正的事業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於正才低頭道歉。

說遠了,說回瓊瑤。
這一生,瓊瑤有兩段婚姻。
1959年,瓊瑤與慶筠結婚,並在2年後育有一子。1964年夏,瓊瑤與慶筠離婚。
1979年5月9日,瓊瑤與平鑫濤結婚。這一段婚姻,後來一直被詬病。
平鑫濤是辦皇冠雜誌社的,63年6月接任中國臺灣《聯合報》聯合副刊主編。據說他和瓊瑤相識是因為瓊瑤將自傳體長篇小說《窗外》投給《皇冠》雜誌,平鑫濤看後十分欣賞,特意寫信給她,他們由此相識相知。
說到《窗外》,也是個故事。

這部作品是根據瓊瑤的親身經歷寫的,寫的是師生情。

一個18歲的高中生愛上43歲老師,因為母親的阻擾等因素,最終未能赴約,而老師終身不娶的故事。

《窗外》發表後,瓊瑤的媽媽因為輿論壓力得了抑鬱症。8年後,瓊瑤又把這部作品搬到了大銀幕上。
“原來你的寫作才華,僅止於此!你就這樣等不及的要賺錢嗎?除了‘出賣’你的父母以外,你還有沒有別的本事?我生你養你育你,竟換得你用這種方式來報答——你寫了一本書來罵父母!”
“為什麼我會有你這樣的女兒?你寫了書罵父母不夠,還要拍成電影來罵父母!你這麼有本事,為什麼不把我殺了!”
這些是瓊瑤母親對瓊瑤說過的話。可見當時壓力多大。
後來瓊瑤離婚,有2個說法。
一個是說在宣傳《窗外》時,瓊瑤過度強調自己對初戀念念不忘,甚至說慶筠還給報社投稿過:
“不要怪我不回家,也不要怪我去賭錢!都是你,你和你那本見了鬼的《窗外》!你恨不得向全世界宣佈你的真愛,那麼,你把我置於何地?”
另外一個說法,說是因為瓊瑤和平鑫濤走得過於近。慶筠接受不了,兩個人最終收場。

這裡需要畫個重點:



遇到平鑫濤時,瓊瑤已經為人婦人母;平鑫濤也已身為人夫人父。兩人各有家室。
在一起之後,瓊瑤覺得自己很痛苦,和平鑫濤提出分手,男方不答應,要為愛衝懸崖。

這次之後,兩個人接受有實無名的感情。
瓊瑤說有時候為原配想想,代她難過,但這已經成為一個難解的結。平鑫濤愛起來,可以連生命都棄掉。
於是她決定順從命運,要把悲楚的愛情變成美好的愛。
不過在後來的自述裡,又把這段感情歸罪於是平鑫濤一個人的錯。
因為他不斷地纏著自己,所以最後自己妥協了。
在一起之後,瓊瑤會接到一些電話。
有人打電話罵她做小三,她很委屈,一句嘴都沒有還。因為沒有受過“罵人”的教育。
平鑫濤則會自責:沒有保護好你,是我的錯。
頗有一種,全世界越反對,兩人抱得越緊。

之後平鑫濤和原配林婉珍分手了。

這個過程,用了8年時間。也就是說,瓊瑤和平鑫濤在一起至少8年沒有名分,平鑫濤那邊還有家室。

分手的畫面瓊瑤也寫了,還是瓊瑤的感覺。

瓊瑤先誇林婉珍恬靜端莊,然後說自己好同情林婉珍,告訴林婉珍:你要愛平鑫濤的話,你就帶走他,他去哪裡你就跟著,他可以來我家,你也可以來我家。
只要你不給他機會,我就不會給他機會!
無論如何,你是妻子呀!你可以名正言順跟著他呀!
林婉珍愣住,半天才說了句:謝謝你的成全。
之後,瓊瑤把和林婉珍的談話告訴了平鑫濤。
平鑫濤:你們不會聯合起來,把我給三振出局吧?

瓊瑤:不會,總有人會要你的。

最後,要平鑫濤的人是瓊瑤。
瓊瑤說,哪怕平鑫濤離婚後向她求婚,她也不答應,平鑫濤打死不退,三年後才終於娶到她。
她看似打了勝仗,但並沒有真正的贏。

2017年,平鑫濤病危,插了鼻胃管。

瓊瑤寫文,說平鑫濤之前說自己病危的話,就不要救他,讓他安樂死。
瓊瑤在臉書上說自己沒有讓丈夫不受痛苦地直接離開,是背叛了丈夫,連說一百個對不起,甚至萌生了跳樓的念頭。
平鑫濤的子女們與她因為意見不同,發生了巨大的矛盾。
繼子女甚至寫文,直接扯開了當年的舊事,說林婉珍受過的委屈和痛苦。
之後,繼子女說平鑫濤並不是“病危”,醫生的說法是“失智”。
事情拉鋸了比較長時間。
2017年5月2月,瓊瑤將老伴還給繼子女,說:我的人生一敗塗地,書也不會再寫了。
沒過2個月,又被原配的子女出來暗諷。
因為瓊瑤發書了。

後來在釋出會上,瓊瑤哭了。
說要和自己的丈夫一起約定時間去死,丈夫答應了,不過又忘了。
瓊瑤稱自己是因為愛他才會希望善終。

最終平鑫濤先走一步,

2019年5月去世。

平鑫濤去世前一年,林婉珍出了一本書《往事浮光》,出版社是皇冠出版社。說的就是那些年她、瓊瑤還有平鑫濤的事。
現在,平鑫濤走了,瓊瑤也走了,而林婉珍早已放下過往。
回顧瓊瑤這一生,是真唏噓。
她活得就如她筆下的小說一樣,痴男怨女,曲折蜿蜒,愛情最大,有人說是轟轟烈烈,有人說是天真自私。
而一個人不管生前有什麼樣的新聞,不管觀眾喜與不喜,離去了就徹底與這個世界割斷。愛恨情仇,是與非,對與錯,笑與哭,都不再重要。
既然已經告別了,那就祝一路走好吧。
·延展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