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內娛明星直播撈金時,吳彥祖們為何甘願“降神”賺慢錢?

作者|噸噸
近日,幾位老牌明星像說好了似的,紛紛以另一種“身份”迴歸:吳彥祖搖身一變成為全網最火英語老師,王祖賢開辦的艾灸館成為溫哥華的網紅打卡點,林志炫現身拙政園以“導遊”的身份為大家解說園林之美……
相較演藝老本行而言,他們的副業看起來“離譜又合理”:離譜的是,他們選擇的多是外行生意,遠超公眾意料;合理的是,隨著年歲的增長,或“退圈”或“半隱退”的他們,更願意另闢蹊徑揮灑熱情,實現流量變現。
明星搞副業早已成為圈內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搞副業的風吹到老牌明星這裡,懷舊中又攙著點另類,讓人莫名有了興趣——畢竟,誰能想到,有生之年自己的英語老師會變成吳彥祖呢?
但明星搞副業同樣也泥沙俱下,這幾年變現最快的方法一定是電商帶貨或品牌加盟,2020年開始至少有500位藝人開啟帶貨首秀,其中黃聖依總銷售額超6億、潘長江累計銷售額13.48億,甚至今年2月份和潘長江擁有“潘嘎之交”的謝孟偉還化身明星圈李一舟,直接賣起了deepseek課程。相比之下,外海老牌明星們卻像“剛通上網”般的務實,用“活人味”大搞娛樂圈降神。
最簡單的,吳彥祖這一次的課程據悉GMV也就500萬元左右,王祖賢的艾灸館一年滿打滿算也就約 150 萬元收入,林志炫更像是傳統的站臺商務。只要會識數的,哪個不會高喊一句這些外海老藝術家們,在賺錢這件事上被國內的“潘嘎”們甩出幾十條街呢?
話說回來,是他們真的不懂賺錢嗎,還是他們不願意呢?
人生下半場,他們用副業下沉市場
和教健身的劉畊宏類似,近期搞副業的老牌明星年紀多在50開外:吳彥祖50歲,王祖賢58歲,林志炫58歲。
而且他們做的副業也足夠“下沉”,不但能與老百姓打成一片,而且賣價也稱得上“良心”。
吳彥祖近期擁有了“中英雙語演說家”和“最會說英語的明星之一”兩個充滿噱頭的新標籤。他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開設的“吳彥祖教英語”賬號一度廣受關注,並透過與高途集團、雅識教育合作,在多平臺上線了首發價398元的《吳彥祖帶你學口語》課程:總課時84節,包括34節口語發音課和25節音標精講,每節課課時約8-10分鐘。
課程的主要賣點是“沉浸式口語訓練”,涵蓋咖啡廳點單、超市購物等多個生活場景。而且與傳統網課不同,該課程還大力提升了科技感,由AI虛擬助教模擬對話場景,並根據發音即時糾錯。
有網友調侃,“阿祖突然教英語,可能是受了好基友尹子維的啟發。”沒錯,就是那個號稱“香港第一深情”、迎娶了徐鼕鼕的尹子維。尹子維最初教英語,是因為徐鼕鼕想學,於是便開直播連網友一塊教了。兩人的日常教學輕鬆愉快,在美式英語與大碴子味英語之間來回切換,因其寓教於樂收穫了大批粉絲。
隱居20多年的王祖賢,幾乎與吳彥祖同一時間出山。定居加拿大的她,在溫哥華開辦了有一家名叫“灸覺”的艾灸養生會館,為了宣傳會館她專門出鏡錄製了一則影片,在鏡頭前訴說了自己開店的機緣,“走進艾灸館的我,這一刻我對健康身體的關注,可能是為了調理身心、緩解壓力或治癒某種不適。”她把艾灸當作陪伴自己餘生的事業,認為“我想它會陪伴我到終老”。
很多網友都透過探店見到了王祖賢本人。網友表示,現場由專業理療師服務,但王祖賢都會待在店裡,有時也會親自為客人服務,比如親手點燃艾灸,或給客人沖泡桂花藕粉。會館的收費價格約是120加幣每小時,換算成人民幣約是604元。由於生意火爆,據說目前店裡已實行預約制。
與王祖賢的開店、守店不同,林志炫的導遊解說則多了幾分隨機與玩票。正在進行全國個人巡演的他,日前在蘇州演出時抽空打卡了拙政園,並以導遊的身份聲情並茂地為遊客講解,“冬天踏雪尋梅,秋天帶霜賞菊,春天等到了牡丹,唯獨少了夏天,夏天在哪呢?就在我背後的荷風四面亭!”
據爆料,這已經不是林志炫第一次做導遊了,之前在三星堆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等場館中,他也曾擔任過“講解員”。只不過,此間他有意低調行事,未大肆宣發。目前尚未有資料顯示,林志炫的講解是否收費。
可以說,透過線上、線下的親民副業,上述老牌明星既榨取了明星光環的剩餘價值,又在人生下半場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去明星化生存”。在演藝事業之外,他們終於不再是令人仰望的男神、女神、歌神,而是走下神壇被具體為一個更真實的人。
重掌流量主動權,老牌明星何以攪動輿論場?
老牌明星的顏值巔峰與事業巔峰深深烙印在公眾的記憶裡,這讓他們具有了一定的符號意味——指代了一個時代,乃至那個時代下的審美取向。
正因如此,對比他們的今時處境,人們才會顯得無限唏噓。吳彥祖和王祖賢都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顏值天花板”,網上流傳著無數與他們有關的混剪、二創影片,電影定格了他們最美好的年月,但他們卻以這種出人意料的方式迴歸公眾視野,一個教人說英語、一個給人燻艾灸,難免會讓人產生恍惚與不真實感。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好處也顯而易見,就是他們可以親自下場,重新掌握自己“流量變現”的主動權,不再讓流量一味地落入旁人(如UP主)手中。不僅如此,他們還可以透過展露鮮為人知的“明星B面”,去收割更高的流量、獲得更高的粉絲粘性,把本事煉成“不動產”。比如,在吳彥祖的英語課評論區,一位高贊學員就是這麼留言的:“年輕時迷他的臉,現在敬佩他的腦。原來男神也會禿頭,但智慧從不掉線。”
副業有風險,入行需謹慎。一旦明星對副業經營不善,便會招致流量反噬。畢竟,對很多人來說,明星做副業和“拍爛片賺快錢”的區別不大,都是透過自身流量在市場上快速變現,只要錢賺得夠快、夠多就行,大家早習以為常。
早些時候,明星們投身餐飲“洪流”招致流量反噬的案例早已數不勝數:薛之謙的“上上謙”倒在了大腸桿菌的例行檢查上,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曾被曝出後廚有老鼠亂竄,包貝爾的“辣莊”曾被曝出用牛血兌水代替鴨血,鄭愷的“火鳳祥”因售賣變質食材被網友痛罵……明星們的道歉信寫了一封又一封,但店鋪的實際經營狀況卻並未見好,最後往往以關門大吉而告終。
除副業引發輿論外,輿論場還會對吳彥祖、王祖賢本人掀起一輪又一輪的揣測與討論:有人表示同情,覺得老牌明星一把年紀了還要下海經商,或是因為錢難掙、經濟不景氣、演藝圈內卷所致;有人懷揣羨慕,覺得老牌明星能在50+繼續做熱愛的事,開闢“事業第二春”,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幸福;有人呈質疑狀,覺得他們是不是缺錢了,要在教育、養生賽道橫插一槓,而他們的入局,又是否會用明星噱頭攪亂市場……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吳彥祖、王祖賢的本意或許並非是帶動輿論、攪弄風雲,但他們“復出”的言行,在帶動流量的同時,勢必要與“畫外音”相伴,被過度解讀、被重新定義成一個新的樣貌——一個個人視角下的“哈姆雷特”。
當內娛大搞抽象時,他們卻忙著迴歸“真實”
所謂的“老牌明星”,並不僅僅指向了一種年歲上的老,還指向了一種言行、思想上的沉澱與務實。這讓他們的“復出”,看起來更有邏輯、更紮實、經得起推敲,彷彿與當下的內娛生態背道而馳。
這兩年,“抽象”一詞是中文網際網路的一大熱詞。對明星們而言,這也成了一種譁眾取寵的出圈方式,從黃子韜的白磷型人格到向佐的女裝大佬再到敖瑞鵬的搞笑表情包,無數明星都已把抽象玩得飛起。
這種抽象帶有解構意味,能夠把明星光環轉化為樂子,讓明星以另一種姿態娛樂大眾。而抽象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年輕人對抗空虛、疲憊生活的解藥。
“搞抽象”的演員大多籍此吃到了紅利:黃子韜與妻子徐藝洋靠直播帶貨賣手串賺的盆滿缽滿,即便是近3000元的高價手串,上鍊接後也被一搶而空;向佐化身“向朵花”後,直播同樣屢創新高,單場GMV超千萬,一度與“與輝同行”相媲美。
“搞抽象”成了他們的登雲梯,但不幸的是,這也助長了內娛乃至網際網路的浮躁做派——人們越來越想走捷徑,越來越不願憑本事、興趣乃至一腔熱愛去賺錢。
比如,憑藉在《小兵張嘎》中飾演“嘎子”而走紅的謝孟偉,近日就完美演繹了什麼叫“網際網路的盡頭是賣課”。靠轉賣AI課程,他成功斬獲了一波流量。據直播截圖顯示,他在直播中宣稱“deepseek引爆流量,只需要對著鏡頭說123123,就能生成幾十種語言影片”,並由此引流售賣10.9元的“DeepSeek課程”。實則這門課程與他本人關係不大,和他之前賣酒、賣手機一樣,都是返利推廣。
同樣是賣課,吳彥祖卻因課程的“含祖量低”受到了網友們的攻擊:每節課阿祖的教學大約只佔一半的時長,其餘時間皆由高途成人英語講師荷花負責,而所謂的“AI陪練”則是用AI合成了阿祖的聲線與學生互動。
此舉讓阿祖受到了“割韭菜”的質疑。然而,落實到具體資料上看,阿祖的英語課卻並未如想象中的爆火。對男神流口水的人很多,但真正願意掏兜的卻少之又少。與其在官方下單,人們更願意在閒魚上購買錄播,錄播價格低廉,價格在0.01-58元不等。而“吳彥祖盜版網課竟成二手平臺爆款”的詞條也因此火上了熱搜。
據媒體報道,《吳彥祖帶你學口語》五天之內在高途App、抖音、小紅書等多平臺的銷售額超過500萬元,這一資料未經官方核實。反觀當年的“潘嘎之交”,嘎子之所以抱上潘長江的大腿,全因潘老師用“實績說話”:據新抖資料,潘老師當年累計銷售額13.48億,累計銷量697.31萬,全非“阿祖賣課”所能比擬。
單看課程時長或許覺得阿祖不厚道,可一旦對比嘎子這樣的賣貨選手,阿祖卻又顯得踏實肯幹,變現思維“落後於內娛”。不僅阿祖這樣,以他為代表的那批老牌明星都帶點一板一眼的較真勁兒。起碼在搞副業這件事兒上,他們都試圖守住“真實”的基準線:吳彥祖出生於美國舊金山,畢業於俄勒岡大學建築系,說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對中文流行語的翻譯頗有個人見解;王祖賢推崇佛學、宣講艾灸,早年隱居時便已有跡可循;而林志炫則是學土木工程出身,對園林藝術和歷史文化都有積累,化身導遊亦能輕鬆拿捏。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當內娛明星把“三二一上鍊接”完成不走心的黑魔法時,老牌明星的這種較真勁兒、真實感便顯得尤為可貴。即便吳彥祖的賣課銷量趕不上嘎子的AI課和陳年老白酒,但誰把你當韭菜,誰想認真搞教學,這屆網友也還是看得懂的。
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如果說內娛明星們的“抽象帶貨學”是賽博時代的跳大神,那老牌明星們的“興趣副業”,則更像是一罈陳年女兒紅——酒香四溢,只等同好品鑑。而近期賣課的主力軍,也大多是有一技之長的名人,比如乒乓球奧運冠軍張繼科在抖音直播間兜售自己的乒乓球線上教學訓練直播課,鋼琴家郎朗也開直播賣個人領銜、名師團隊講授的鋼琴課。
誠然,這是一個追求“快消”的時代,但韭菜們被割了這麼多年,也該吃點好的、嚐嚐人間煙火了。畢竟,當帶貨黑魔法的浪潮褪去,最後擱淺在沙灘上的,永遠都是最浮躁的那批人。明星光環會黯淡,但真心做事的人永遠值得被看見、被肯定。
話題互動:
老牌明星搞副業,你怎麼看?
推薦閱讀

《掌心》被嘲爛尾收場,
大女主爽劇怎麼不靈了?
點選觀看
↓↓↓
如需商務合作後臺回覆【商務】
如有轉載需求後臺回覆【轉載】
更多文娛產業背後的經濟邏輯,來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