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整個A股的一季報,驚喜和暴雷各半,漲得多的公司業績大部分也未讓人失望,當然也有一些消費股哪怕一季報下滑,也在市場抱團風格的加持下大幅跑贏市場。
那麼將以上條件反轉,有沒有業績卻又持續超預期,股價卻還下跌,被市場冷落的板塊呢?
家電板塊可能就處於這樣的狀態,從已披露公司的表現看,龍頭公司悉數超預期,都能把增速拉到20%+,別拿家電不當消費,當下的家電行業,已經擺脫房地產下行週期的制約,在國家補貼的促進下,成為了消費增速貢獻最大的品類之一。

3月份的35%增速堪稱誇張。
只可惜,市場的態度是,火熱背後,無非是靠國家補貼,不長久,低質量,家電板塊今年表現並不好,業績也根本沒有幫助到業績。家電板塊今年整體漲幅接近0%,落後於消費板塊。

而消費電子、食品飲料、娛樂用品類別,今年都有代表性的龍頭股表現。
不知不覺間,家電板塊已經湊齊了低估值、高股息、高增長等多重因素,而市場卻不斷在給增速相仿的食品飲料行業拉到30倍甚至更高估值,並樂此不疲。
到底是市場錯了,還是家電行業補貼一結束就崩?如果市場判斷錯了,家電行業的蓄勢爆發,或許即將到來。
一、補貼影響有多大
對於家電補貼的影響,是市場高估了還是低估了,排除這一因素,家電行業有多少內生動力?
2025年,共有3000億元特別國債支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實施近4個月,截止2月,累計消耗了中央約300億的資金。

這300億是如何分配的呢?大部分轉化為消費者效用,家電公司獲得了量的增長,同時部分產品是稍微提價,再順應國補20%的降幅,從消費者手裡分得部分收益,但也觀察到,一些高毛利的家電產品,是在國補基礎上降價,雙管齊下,大幅促進銷量增長。
因此,300億肯定不是全部變成企業利潤,但因為量價提升,帶動收入和利潤率高景氣。所以行業整體的利潤增長並不小。透過一個季度300億的補貼,帶動整個家電行業的消費額增長超過500億,實際上起到了小馬拉大車(GDP)的作用,補貼也算是成了。
對於補貼,其實不應該過度擔憂持續性和必然性,看看社零資料裡的新能源,補貼也很多,還持續,還不是營業額起不來,還有一堆公司虧損累累,補貼能補出增長,補出業績,就說明這個板塊的價值。背後是,家電行業積壓了不少的置換需求,透過價格修正就能釋放需求,需求是客觀存在的。
考慮到國補開啟於去年Q4,在今年Q1才完全覆蓋一個完整季,因此Q1的業績大增無可厚非。對Q1的業績暴漲,並不敏感。可以觀察到的是,目前Q1的增速與Q4基本持平,這也意味著補貼的邊際效應已經變弱,也從爆發式的季度環比高增長至環比低增長。Q1可能是全年業績 最高點,這一點預期應該要有。

而補貼對於公司的促進也是明顯的,可以觀察到,大件電器國補力度最大,因此業績是白電大於黑電大於小家電,低價小家電沒什麼補貼,因此業績綜合不佳,這裡分到小家電板塊的科沃斯實際上也是大額家電,享受補貼,因此業績也是高增長。
行業整體利潤,美的海爾格力佔了一半,它們業績都有相當好的增速水平。實際上卻是把整個行業的增速拉了起來,它們的低估值也成功把行業的估值降了下去。但家電行業實際上,是好壞參半的。


總體來看,補貼確實是對業績有相當大的幫助,而回溯沒有開啟補貼的2024年Q3,則能發現補貼的邊際作用。




看似白電巨頭們改善多,實則不然,2024年前三季度,本身就有不錯的增長,說明市場是健康的,只是靠補貼在原基礎上繼續新增一定增速罷了。
改善最多的標杆還得數科沃斯,直接從負增長拉到正50-60%。但如果取消補貼,它的業績的持續性就很不確定。
總結一下,低價,吃不到補貼的小家電,需求不振,也反應了消費下行,消費能起來的只是零食飲料茶飲等20元以下單次消費的物品,原來一小時賺100塊,現在只能賺20,所以唯一的選擇就是買零食飲料,儲蓄湊整大家都不願意。
小家電均價好歹100來塊,因此跟化妝品口紅有相似的困境,被消費下行拖累了。
大件家電要分情況,白電本身需求不錯,廚電拉胯,說明白電的庫存更換週期因子起作用,壓制了房地產竣工面積下行因子。而廚電倚重房地產因子,缺乏足夠的存量置換需求,所以去年前三季度業績很差,補貼過後,只是從大崩回到0增長狀態,是很不樂觀的狀態。房地產依然是一個行業的重要因素。

黑電裡面電視類需求不佳,從負增長拉到低位數增長,說明改善作用一般,還是對比科沃斯等,能看出來,同樣的補貼,同樣的基礎下跌狀態,後者的刺激邊際就是大,這裡面核心原因,可能還是在於產品需求的空間,掃地機等新產品還是有需求,滲透率低,大家就是糾結高價,而電視等老產品,換之前,還是得仔細斟酌老產品的置換是否值得。
從中也能反應,黑電在家電補貼前,即2024年,其庫存置換週期景氣度不如白電。
二、被掩蓋的出海
其實這樣看下來,行業整體業績不算特別優秀,一起大漲不合理,只有少部分公司可能被錯誤低估。很多公司業績也是刺激後又可能下行的狀態,這個刺激能持續幾個季度?可能到今年Q4就貢獻不了什麼增速了。
不過,在國家補貼以外,也別忘了一些行業更重要的因素,比如出海。
出海是中國公司開拓第二曲線,並且使業績再上大臺階的關鍵。全球家電市場,中國公司的份額也遠沒到頂,跟汽車一樣,日韓佔據重要份額,日韓本土市場小,而對於全球各大地區,也不需要保護日韓品牌,都是外來的,所以同屬外來者的中國公司,也沒有人排斥,加上中國本土家電市場體量又大,利潤墊豐厚,在海外走到比日韓高得多的市場地位非常合理。
事實上2024年,白電較高的基礎增速中,相當一部分是出海貢獻的,而Q1同樣也是出海帶動很多,補貼的影響並沒有想象中大。


仔細思考的話,確實,白電和廚電的差速太大,房地產週期的關聯性不可能差那麼多。同時,美的格力海爾等都是一堆小家電業務,這也是拖後腿的。
從資料上看,去年中國家電出口增速約15%,相當不錯,已經連續25個月實現正增長,今年Q1增速14%,基本一致。

現在看到出海的狀況是,在大件電器領域加速,吃到疫情紅利的小家電,反而增速邊際有下來了。因為從分類來看,白電增速最高,達到23%,所以,家電巨頭們的業績繁榮背後,是本身就出海獲得巨大增量,同時國內業務復甦,產生加速,這完全解釋了24年Q3至今,增速從10%到20%的變化。
海外業務如此景氣背後,則是中國產品在海外的認可度加強。
不過關於這個出海的繁榮,目前很多觀點也認為,此前的繁榮是關稅前搶出口罷了,關稅之後就會跌了,這就很有意思了,國內增速高就是靠補貼不可持續,國外增速高就是搶出口導致不可持續,所有的成功都是運氣。
事實是,家電出口增長是針對非發達地區的,而歐洲的表現也不錯,國產家電靠價效比優勢逐漸替代日韓系產品,而隨著中國產品的滲透,家電使用量也跟著上來,其實跟中國軌跡是相似的,以前中國窮,覺得風扇就夠用,空調是可有可無的,怕耗電。
現在恨不得廁所廚房也裝一個空調,一家N臺。跟今天中國的掃地機器人一樣,只是價格壓制了需求,當價格降低到人們的價值預估線後,需求自然就會釋放,並且持續。

這種趨勢的改變可不是運氣,從表裡也能看到,美國關稅肯定不是增長轉到負增長的關鍵。
而且家電公司表現出色的地方全歸因於運氣好,而運氣不好拖後腿的因素又無視了,比如去年飆升的航運價格,肯定負作用於家電出海的利潤,這個不可持續的因素,是不是也已經考慮了呢?畢竟今年航運價格已經跌了30%。
從中也能看到,家電行業的增長是有質量的,其中以白電為核心,其關鍵還是出海,只是被補貼掩蓋了,大家真以為就是吃補貼的增長。
至於為什麼是白電和冰洗的增長最強,因為這兩個子版塊市場空間最大,需求確定,到哪裡都有需求。
反倒是一些中國市場需求定製的細分小家電,出海沒需求。同理,廚電也有這個問題。
所以對於關稅,對於行業長期,還是可以有一些信心。
而從巨頭們的業績裡看出,利潤增長驚人,美的格力海爾加起來的增量都快跟剩下的公司相當了,目前從財報上看,財務收入貢獻較大,大家也認為扣除匯率收益之後,利潤增長不多,但這也是一個假象。因為人民幣過去一年根本沒有大震盪,2022年可是從6.x直到7的史詩級大貶值,去年至今基本就是7-7.3的小區間小波動。所以今年的匯兌收益,肯定不會有大變化,可能只是季度化的差異,全年下來,匯兌收益幾乎忽略,但營收卻是實打實的高增長。
因此,家電板塊,尤其是巨頭,增長質量是被低估的,否則也不可能出現這個股價表現和估值情況,回頭看,股息率比一些銀行還高呢。然而,銀行是負增長,卻不斷新高呢。
結語
所以家電行業當前的高增長,肯定不全是補貼這種一次性因素導致,匯率更是影響很小,大家還是忽視了這些大公司經營能力,全球化的水平。並且去年高航運價格這些負面因素,也得考慮進去。
2025年還是可以期待比2024年更高的增速水平,至於業績落後的黑電、廚電,等房地產週期,而小家電,則只能看產品週期,看看能不能靠補貼,把滲透率做上來,創業績新高。
但家電行業的韌性,在當前經濟環境是難得可貴,全球化仍然是最重要的中國公司發展之道。
可惜的是,市場對於一次性因素的理解完全顛倒。
比如當前經濟下行期,對一些低價消費的持續性錯誤理解,零食飲料等很可能只是短暫的一繁榮。
包括黃金、包括某些消費品,火熱背後都有非理性短期因素助推,不見得能持續,但到家電這裡,就放大補貼的業績刺激作用,卻忽視了背後的全球化因子。對於這種錯誤定價,顯然是投資者的機會,尤其是龍頭高於銀行的股息率,這構成了極大的安全邊際。
加入【真是港股圈】知識星球,您可以獲得:
1、每日港(A)股覆盤,緊貼每天行情,時機在投資上永遠最重要;
2、重要財經新聞的分析(包括中美日股市),主要針對它對企業/行業/股市形勢的影響。
3、有價值的第三方報告 + 紀要分享,以供大家借鑑與學習參考。
4、每一週至兩週一篇分析員的股票報告,深入剖析投資邏輯和基本面因素。

真是港股圈商務合作微信:Real_hk_manager
(新增好友請備註:公司+合作事項)
真是港股圈內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