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來自衣索比亞的古老智慧箴言曾經說過:永遠不要和人性對著幹,否則你會被人性戲弄得很慘。
自律就是一件違揹人性的事情。人總是誇大了自己的意志力,同時又誤解了人性的特性,總是覺得可以透過自己的意志力去改變、征服、壓迫、扭曲、役使、塑造自己的人性。比如說連續一個月吃青菜豆腐認為可以減肥,比如說連續一個月洗冷水澡認為可以強身健體。然而,人性是熱愛美食的,人性是熱愛溫暖的,無論個人對自律如何推崇,最終的結果依然是無聲無息地放棄。
與此同時,這世界上的確有人吃了一輩子的素,也有人洗了一輩子的冷水澡。若你去問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很可能和你預想的不一樣,他們中會有很多人直截了當地告訴你,這一切和自律無關。他們並沒有逼迫自己,勉強自己,命令自己必須要去做什麼,而事情卻以另外的方式自然而然發生。這種所謂的自然而然發生,就是通常所說的習慣。在人們眼中看來極度自律的人,他們的自我感知卻並非如此,他們並不覺得自己自律,覺得一切不過是習慣使然。
於是市場上就有十四天養成一個習慣一說,這種理論認為一個人只要連續兩週重複某個行為,這個行為就可以固化下來成為習慣。然而,這個理論非常粗糙,並且很容易遭到反駁:既然十四天就能養成習慣,為什麼很多人連續上學十六年,卻從未養成學習的習慣,在離開校門的那一瞬間從此就和學習絕緣?為什麼那麼多人戀愛時說了三年“我愛你”,結婚後兩個月就從此不再提及?
在這些失敗的案例裡,都能觀察到個人和其人性之間的緊張關係。人性是好逸惡勞的,但是為了成績,為了文憑,為了給家長一個交代,個人就用意志力去勉強人性,努力扮演一個學生,然而他的心卻並不在那裡。一旦外部約束消失,從校園和考試裡走出來,他第一時間就會放棄學習這件事。有些人的人性就是不喜歡錶露感情,就是認為如此直白地講述出來是一種羞恥和虛偽,然而為了滿足自己對某人的貪戀,滿足自己對長期兩性關係的渴望,個人就去用意志力勉強人性,也能脫口而出“我愛你”。然而,有了一紙婚書的保證,他就覺得可以做回自己,之前之所以那麼做並非是因為情深,而是為了支付必要的代價。
所以,一個人如果想到達到某種程度的自律,首先需要解決自己和自己人性之間的關係問題,解除彼此之間的對立關係,乃至戰爭關係。也正因為如此,我向來都很反對“自律”這個字眼。只要這兩個字出現,就意味著一個人要和他的人性開戰。既然是自律,那就說明這個人已經相信了人性可以律,可以去控制、規範、勉強自己的人性,他們之間就不可能存在和平。而這場戰爭在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失敗的結局,無數人已經證明了無數次。
唯有承認、尊重人性,才能談得上了解。唯有了解人性作為前提,才能在這樣的基礎上依照人性的特質想出辦法來。這種方式不是以對立、衝突、征服和戰爭作為手段,而是以和平共處、相互合作、相互提升為手段。如果能夠想明白這一點,那麼所謂的“自律”也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人性就是好逸惡勞,人性就是心猿意馬,人性就是喜新厭舊—你首先得承認這是個事實,不要想著用意志力去改變它們,而是想著利用這種特性,想辦法把它引導到你需要的方向上來。
比如說你想養成每天鍛鍊的習慣,那麼你就要想到一個現實問題—養成習慣只是你一天要處理的諸多事情中的一件而已,如果每天你有100件事情,200件事情需要去處理,那麼,你多半沒有辦法專門分配時間精力去鍛鍊這件事上,所以你會遺忘,所以你會嫌麻煩,所以你會不知不覺放棄。
前面提到的“十四天養成一個習慣”,它的問題就出在這裡。不能說它是錯的,而是說它缺乏必要的前提條件。什麼是它的前提條件?那就是為了養成習慣,你需要先為自己的新習慣創造必須的條件:
還是每天100件事情,你要麼把它壓縮為10件,那麼鍛鍊就會從百分之一上升為十分之一,你也就有了足夠多的心力、時間和精力去執行。你要麼鍛鍊你的專注力,可以高效穩定地處理100件事情,那麼再多一項也沒有什麼影響,和之前100件沒什麼區別。當然,大多數人只能做到前者,而前者就是在創造養成習慣的外部條件,為鍛鍊這個新習慣爭取更為寬鬆的環境。
即便如此,鍛鍊還是很辛苦。然後你又找到了自己的一個人性特點,比如說貪吃。在你家和公司之間,有一家非常美味的冰激凌店,你非常喜歡,但不能時常去。這時候你每天只需要處理10件事,那麼下班的時候還有足夠多的體力和心力,你就可以選擇走著去冰激凌店,吃完一個冰激凌再打車回家。因為你的人性是貪吃,所以你和它能夠溝通達成一致,為了得到那一口冰激凌,你的人性會支援你走路過去。那麼在於你,這就不是什麼鍛鍊,也不是什麼辛苦,而是為了冰激凌而奮鬥,你完全可以接受並且做到—
這同樣是為養成習慣創造外部環境,一個不那麼辛苦,一個值得期待,一個能獲得獎勵的外部環境。有了這樣的環境,連續走兩週不會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並且,在兩週之後你的體力增強了,你可以走更遠的距離,而且在重複的行走中,你又發現了許多之前錯過的街邊小店。於是,你喜新厭舊的人性再次被激發,你每天下班前就盼著趕緊走路,準備換一家新店吃一下試試。
如此三個月之後,雖然你的體重可能沒有降低,雖然你沒有刻意養成鍛鍊的習慣,但是你已經可以從公司一溜煙走回家,而且你在這一路上發現了很多樂趣,可以滿足你的人性所需。此時你回頭一看,卻發現自己已經連續走了三個月,於是你突然意識到你有這個能力可以做到,突然發現你在內心並不那麼排斥鍛鍊,你對自己的認知突然轉變,在無數次滿足你的人性所需之後,在你心中因為自己而第一次升起了成就感,第一次升起了自信心。於是,你可能在人生中第一次不是簡單屈從於慾望的呼喚,你獲得了對自身的掌控感,這時候你才真正轉化為真正的主動鍛鍊。
接下去的事情,眾人從你身上觀察到的現象就是所謂“自律”,然而你自己卻並不那麼看,你認為是冰激凌和美食一條街拯救了你自己。
這就是我的觀點:不要和人性對著幹。你和你的人性之間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你要那麼想,你要相信可以“律”,那麼你多半註定失敗。原因是你不肯接受你的本來面目,不肯接受自己是個好逸惡勞、貪財好色、喜新厭舊、口是心非的人,你要改造它,你要提升它,你要塑造它,你覺得自己可以用意志力強行讓它服從。然後它用鐵一般的事實一再加以反駁:不,孫子,那不是你,你裝不下去的。
你當然可以在好逸惡勞、貪財好色、喜新厭舊、口是心非的同時,也是個堅韌不拔、頑強勇敢、耐心細緻、吃苦耐勞的人,這取決於你所處的外環境如何,更容易激發你人性中的哪一個面向。這也取決於你在多大程度上能改變你周圍的小環境,為自己養成某個習慣創造多少便利條件。這些不同的人性面向可能相互矛盾,而所謂的智慧就是讓它們和諧相處,發揮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但是引導到你希望的方向上去—非洲的馬拉松冠軍,他的起點很可能就是為了一箱可樂或者一雙炫酷跑鞋,這無非是人性中的貪慾和虛榮而已。
最後,衣索比亞並沒有那條古老智慧箴言,它是我今天寫文章時臨時編的。沒有別的原因,因為人性讓人看到衣索比亞,看到古老,看到智慧,看到箴言幾個詞彙的時候,會深吸一口氣,變得專注起來,覺得自己應該認真看一下。現在,我要祝賀你,祝賀你沒有“堅持”讀完這篇文章,而是自然而然讀完這篇文章。我可以證明這一點:此時此刻,你是不是莫名其妙想吃冰激凌,想要吃穿一條美食街?
標題:《王家衛電影風格練習》
創作者:和菜頭的小肉手
AI演算法提供:Midjourney V6
Prompt:close-up,movie still, A single girl standing face to face with a man in the dark, almost no light, Wong Kar Wai style, exquisite clothing details, summer night, junko mizuno, romantic mystery full of desire background, michael eastman, classic elegance, chinapunk. wide-angle and long-focal-length lenses, low-key illumination, dim light, –ar 21:9 –v 6.0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訊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神奇娃》
和菜頭的小肉手
Midjourney V6
南派三叔專區

南派,這張《探索南海歸墟》送給你,你讓鐵三角努力點,買條不那麼鏽的潛水艇。
《槽邊往事》專營店營業中
新鮮出爐的三個紅包封面,每樣50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