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哈佛大學堅持“反猶”,聯邦政府取消22億美元的經費

週一,哈佛大學和教育部“槓”上了!哈佛大學發表宣告,拒絕聯邦政府關於“反猶”以及取消DEI的改革,教育部則宣佈凍結其22億美元的資助,以及6000萬美元的聯邦合同。
此次爭議也讓哈佛大學所謂“私立”大學的本質曝光,原來各大高校都接受聯邦政府的鉅額撥款,包括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布朗大學等等,但這些“私立”大學卻不用承擔公立大學的義務。
教育部週一透過一份宣告宣佈,哈佛大學拒絕配合政府就打擊校園反猶主義所提出的整改要求,顯示出“令人不安的權利心態”,忽視了聯邦資助所附帶的民權義務。
“如果哈佛大學希望繼續獲得納稅人的支援,就必須致力於做出有意義的改變,”教育部在宣告中寫道,“學校未能認真對待校園反猶主義問題,必須為其立場承擔後果。”
此次被凍結的資金包括未來幾年向哈佛撥付的研究資助、教育補助及長期合同專案,總額超過22億美元。
此前有資料顯示,哈佛大學每年的經費約65億美元,而聯邦政府的22億美元佔據了其三分之一。

商業推廣

互懟
哈佛發文抨擊川普
在同一天,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Alan Garber)致函白宮,公開宣告拒絕執行川普政府的要求,稱這些要求“嚴重侵犯了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
加伯寫道:“任何政府——無論由哪個政黨執政——都不應規定私立大學可以教授什麼、可以招收和聘用誰、或從事哪些研究領域。我們的辦學使命和價值觀不是透過外部壓力得以確立的。”
哈佛指出,校方已經採取廣泛措施應對反猶主義問題,包括加強校園安全、修訂行為準則及設立反歧視監督機制。但拒絕接受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模糊且非法”的政策干預。
反擊
納稅人的錢不資助種族歧視
白宮發言人哈里森·菲爾茲在回應中表示:“特朗普總統正在努力使高等教育再次偉大,確保納稅人的錢不會資助哈佛大學對種族歧視或種族暴力的任何支援。”
他強調,根據《民權法》第六章的規定,任何機構如違反禁止基於種族、膚色或國籍歧視的條款,將被取消聯邦資助資格。
此前,美國教育部向哈佛大學發出正式信函,提出五項整改要求,包括:改革招生政策、停止資助涉嫌鼓動違法活動的學生團體、禁止校園戴口罩、接受對多樣性政策的外部審計、並採用新的“官方反猶主義定義”。
川普在上一屆任期,曾經將哈佛大學等高校告上法庭,原因是其採取逆向種族歧視等招生政策,對於某些族裔的學生特別優待,而對於白人和亞裔則採取極端限制的政策,成績再好、表現再優秀也無法獲得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
不過,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AUP)宣佈將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理由是政府未依法完成《民權法》第六章下的程式就單方面凍結撥款,構成行政越權。
原告訴稱:“這些含糊不清的行政命令顯然並非旨在解決違法行為,而是為了迫使大學接受政府所偏好的政治立場,並懲罰不受歡迎的言論。”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