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出演拿下最佳,今年的驚喜好片最不該錯過它

最近被一部冷門電影深深震撼了。

不可思議的是,這部電影讓人莫名看到了

老舍

魯迅

先生的敘事風格,一種久違了的悲憫與感動。

儘管這是一部法國電影,主角是一位黑人外賣騎手,但命運對他的盤剝和不公卻如此似曾相識。
在這個泛娛樂化的時代,難得有這樣一部寫實派電影,衝擊力可想而知。
可以說,它絕對是今年最值得看的電影之一,不該被埋沒。

蘇萊曼的故事

L’histoire de Souleymane
導演: 伯里斯·洛伊坎
編劇: 德爾芬·阿古特 / 伯里斯·洛伊坎
主演: 阿布·桑加雷 / 尼娜·梅爾瑞斯 / 伊馬紐埃爾·約瓦尼
尤努薩·迪亞洛 / 凱塔·迪亞洛 / 更多…
型別: 劇情
上映日期: 2024-05-19(戛納電影節)
片長: 93分鐘

巧的是,去年國內也上映了一部相似題材的電影

《逆行人生》

,但評價爭議頗大。

《逆行人生》被吐槽最多的點,還是國產影視劇的老問題:脫離現實
劇情或許很精彩,但就是帶入不了現實。
《逆行人生》劇照
飾演男主角的阿布·桑加雷也並非專業演員,這也是他首次出演電影。
但他憑藉該片獲得了第3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第50屆凱撒獎最佳新人男演員,以及第77屆戛納“一種關注單元”最佳男演員。
去年5月,影片在戛納首映,阿布·桑加雷獲得了全場起立鼓掌。
蘇萊曼(阿布·桑加雷 飾)

是巴黎眾多外賣員中的一個,但他並不出生在法國,而是來自遙遠的

非洲幾內亞

每天騎著單車穿梭於巴黎的大街小巷,取餐、送餐,爭分奪秒。

沒有時間吃飯、休息,這就是蘇萊曼的生活。

可每當送餐APP後臺需要刷臉驗證時,蘇萊曼都不得不停下送餐,去找非洲老鄉埃曼紐爾幫他刷臉。
因為蘇萊曼是一名非法移民
沒有身份的他無法註冊,只能租用埃曼紐爾的賬號。
為了這個送餐賬號,他要向要埃曼紐爾支付一半的收入作為租金,自己賺的錢還經常被拖著不給。
今天,蘇萊曼不得不硬著頭皮向埃曼紐爾討要薪酬。

他急需一筆錢。

因為2天後他要參加庇護申請面試,如果通過了,他將獲得合法身份。
關鍵在於給面試官編造一個高大上的“英雄故事”,讓蘇萊曼有資格申請庇護。
移民中介知道什麼樣的故事能打動面試官,他有各種檔案資料。
但沒錢就免談,而蘇萊曼依然沒要到薪酬。
移民中介的老哥教他編了個“英雄故事”:一個理想主義反抗者,因為異見被抓,但他始終不忘初心,心繫群眾……

蘇萊曼連學都沒上完,對什麼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一竅不通。

他只能一邊送餐,一邊反覆機械地背誦這個離他很遙遠的故事。

由於專注於背故事,蘇萊曼過馬路時發生了車禍。
人受了傷,外賣餐盒也摔壞了。
但他一刻不敢耽誤,趕緊爬起來繼續送餐。

顧客看到弄髒的外賣餐盒,直接拒收。

蘇萊曼的懇求只換來她的厭惡和斥責。

也許她轉身就會動動手指給個差評,殊不知這可能會讓一個陷入困境的人更加雪上加霜。
送餐過程總是狀況不斷,有時平臺派了單,餐館遲遲不做好飯。

蘇萊曼只能乾等著,看著時間白白浪費。

本就爭分奪秒的他忍無可忍,進店催促卻遭到老闆的謾罵。

忙碌了一天,蘇萊曼終於趕上了最後一班去

救助所

的大巴。

救助站裡擠滿了跟他一樣無身份的人,密集的上下鋪,嘈雜的環境,根本無法好好休息。
洗澡要排隊、洗衣服限時時間、不耐煩的社工……

遠在老家的

女友

打來電話,說家裡安排她跟一個工程師相親。

蘇萊曼在焦躁中沉默了,自身難保的他又有什麼資格反對呢?
女友責怪蘇萊曼去了法國就把老家的朋友忘了,她卻不知巴黎的繁華與蘇萊曼無關。
如此艱辛的生活中,來自陌生人的點滴善意給了蘇萊曼莫大的安慰。

可能只是餐館老闆給的一顆糖,路邊小店贈予的一杯咖啡,顧客的一聲問候……

送餐間隙與非洲老鄉鬥鬥嘴、貧幾句,是他一天中難得的輕鬆時刻。
然而,現實依然迫在眉睫。
蘇萊曼突然發現使用的賬號被封了,而且是永久停用。

他不知道是被誰投訴了,那個拒收外賣的女人?還是那個跟他吵架的飯館老闆?

打客服電話也沒用,平臺顯示賬戶裡的錢已被提現,埃曼紐爾的電話一直打不通。
明天就是面試的日子,蘇萊曼無論如何要拿到送外賣的薪酬。
因為有了這筆錢才能買到移民中介手裡的檔案資料。
好不容易在埃曼紐爾家門口堵到他,沒想到老鄉完全不念舊情,咄咄逼人的樣子就是不想給錢。
兩人推搡之下,蘇萊曼滾落樓梯,摔得頭破血流。
移民中介於心不忍,還是將面試需要的檔案資料給了蘇萊曼。
並反覆叮囑他背熟那個“英雄故事”。
片名《蘇萊曼的故事》其實一語雙關。
蘇萊曼有兩個故事,一個是中介教他的英雄故事,另一個是蘇萊曼真實的經歷。
他相信只有英雄主義的宏大敘事才能打動面試官。
面試那天,蘇萊曼小心翼翼地“背誦”已經默唸無數遍的故事:抗爭、被捕、不屈……
然而,這個精心編織的謊言還是被面試官無情拆穿了。

蘇萊曼講的這個故事早就“爛大街”了,不過是移民中介編造的流水線故事之一。

面試官鼓勵蘇萊曼說出自己的真實經歷蘇萊曼顫抖著嘴唇開始講述另一個故事。
這段自述無疑將劇情推向高潮,也是電影最催淚的片段。
老鄉們給蘇萊曼起了個外號叫他“巴黎的蘇萊曼”
“巴黎的蘇萊曼”是非法移民、偷渡客、底層勞力,想成為獲得庇護的“難民”。
“幾內亞的蘇萊曼”呢?影片幾乎隻字未提。
“幾內亞的蘇萊曼”被稱作“瘋女人的兒子”,母親患有精神病,被村民汙衊是魔女,父親早早拋棄了他們。
蘇萊曼來法國不是因為什麼崇高的理想信念,
他只是想讓母親生活得好一點

面試結束後,蘇萊曼走出大樓,溫暖的陽光撒在臉上。

在巴黎這座繁華都市,他將何去何從,等待他的又將是怎樣的未來?

《蘇萊曼的故事》用近乎紀錄片跟拍的方式,呈現了主人公的48小時。

手持攝影和緊湊的節奏,耳邊是手機不斷響起的訂單提示音,觀眾彷彿跟隨主人公在巴黎的街頭奔走。
沒有配樂,沒有煽情,強烈的情感衝擊源自真實感。
據說影片參考了演員阿布·桑加雷(Abou Sangare)

的真實經歷。

為了賺錢給母親治病,2017年16歲的他隻身來到法國。

然而,他的母親卻在2019年於幾內亞去世了。

阿布·桑加雷本人的合法化申請也曾三次被拒。

2023年,他被導演伯里斯·洛伊坎(Boris Lojkine)選中,在《蘇萊曼的故事》中飾演主角。
一開始他不相信這是真的,去試鏡只是想找份工作,但它卻透過精彩的演繹打動了無數觀眾。
令人欣慰的是,2025年1月,在第四次提出請求後,阿布·桑加雷終於獲得了為期一年的居留許可,該許可允許他透過工作實現合法化。
阿布·桑加雷本人就是穿行於巴黎大街小巷的眾多蘇萊曼中的一員,但他是幸運的,還有更多蘇萊曼掙扎在社會底層的灰色地帶。
《蘇萊曼的故事》並非在追問解決之道,只是客觀呈現那些被大眾忽視的弱勢群體。
影片聚焦移民身份認同與零工經濟的雙重困境,蘇萊曼的故事不僅是個體的掙扎,也是全球移民群體的縮影。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很欣慰還有人在堅持拍現實題材
影片悲憫的視角會讓每一位觀眾陷入沉思,這或許就是電影的意義所在吧。
*本文作者:RAM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