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將爺
最近,在一些高校開講座,我講到一個觀點,就是現在“有知識學歷,但沒有文化人格”的人,變得越來越多了。
在這裡,就簡單舉例來說明一下。就以兩個千萬級的網紅為例吧。
一個叫何凱文,他最近因為考研分數造假,徹底翻車了;另外一個叫相宜,她言必稱自己為“博士”,婦女節時,則改稱自己為“老孃”。
何凱文的網紅人生,按理應該是徹底玩完了的;相宜的網紅人生一直在翻車的邊緣,看來似乎也難以剎住了。
他們本是有大好前程的人,為什麼人生一定要向著邪道和暗道,一路狂飆行駛,甚至走向從崖邊跌落的命運呢?
我認為,本質就是失去人格支撐,沒有文化護體,只能在知識和學歷的幻象中,過度逐利,自我迷失。
先說何凱文,這是一個“有知識沒有人格”的典型。
真實和誠信,是一種基本人格。而何凱文,則背叛了的人格底線。
先來看何凱文剛發的道歉信吧:

這道歉信寫的,就跟狗啃的一樣,連起碼的真誠和邏輯都沒有。
何凱文把自己成績製作成查分頁面,顯示為89分。

後來,網友看出詭異的畫素斷層,質疑這是屬於頁面拼接,然而,何凱文竟然又放出新錄製的查分影片自證,試圖完善“造假證據”。
但,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透過逐幀分析,發現系統頁面字型與官方不一致,滑鼠軌跡出現反物理移動。
最終,質疑聲浪加大了,紙裡包不住火了,何凱文只能承認造假。
這個過程就足以說明,此人屬於死豬不怕開火燙,屬於造假作假的頑固派,虛偽之極,不知悔改。
更可惡的是,他的不真誠,極大地體現在道歉信上。
你們看看,這傢伙竟然寫道“經核實,本人實際成績為71分,此前釋出的89分成績確係虛假成績。”
這尼瑪就太拿腔拿調的了,一個人,連道歉都可以這麼調戲民意嗎?
那我就要問問了,“經核實”,這句鬼話是什麼邏輯?是誰在給你核實?這事還需要核實嗎?你考研英語多少分,自己真沒個逼數?
這裡,我只想告訴大家一個真相——有些人不只是無恥到沒底線,更可悲的是,對自身人格人品麻木到無底線了。
其實,何凱文之前就被質疑過的作假問題,他們根本就沒有自省。
比如,他曾被質疑學歷造假,“他不是博士卻聲稱自己是博士,沒參加過閱卷卻宣稱自己是閱卷組組長。”
對此,何凱文說:“那是當地的推廣(裡面)說的,是公司行為。”
只把問題推給公司,自己不主動擔責說明,從中也不難看出,這人是何等不自重、不自尊、不自愛。
不論是身份懸疑還是分數造假,本質都是吸引眼球,作為售賣符號,製造虛擬光環,來欺騙考生,獲取商業回報。
何凱文作為考研大網紅,這些年也是掙了大錢的。
從某種程度看,他的造假行為,很可能是涉嫌詐騙。
當然,法律的事交給法律,在這裡,我有一個意難平,必須要說。
今天下午,南風窗這樣媒體發了這則報道,其中

這則報道說,在承認成績造假後,何凱文在短影片平臺上開啟直播,而且主要以付費連麥方式進行,一度有800餘人排隊等待連麥,最高線上人數超過3萬。
其間,不斷有何凱文的學生、同行連麥聲援前者,並送出“跑車”等禮物。

這是極其殘酷的現實,在我看來,不論何凱文還是那些支援這個造假者的粉絲,以及相關短影片平臺,都是價值觀極度低下者。
各位,這是教育呀!
這是一個以自身造假行為欺騙可憐學生,把他們當韭菜來割的人,請問,如此失德者群體的狂歡,公共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一個人犯了大錯,竟然能成為人生的機會,這種事不止是重新整理了我的三觀,更是顛覆了我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認知底線。
我今天必須要說一個可能讓大家不舒服的觀點——這個社會對何凱文這樣問題網紅的寬容厚愛,是突破底線了。
我只說一句話,如果是一名體制內的人員犯如此重大的錯誤,他還能有口飯吃嗎?
這並不是孤例。不妨,來看網紅相宜最近製造的一系列輿情。
幾個月前,我曾寫過一篇幾百萬流量的爆款文章,題目叫《“最近的 “羅翔翻車”和“相宜爆粗”,深刻說明了網紅的人格差別”》(大家可以點開藍色字型看)。
當時,我曾在文中善意提醒,這位言必自稱為“博士”的千萬級網紅,她的一些言行,是沒文化的表現。
這種千萬級網紅,掙錢超級生猛,很懂底層邏輯,所以,很難迴歸文化理性。
最近,相宜的一系列言行,令我目瞪口呆了。
大過年,她違規點燃鞭炮遭舉報。
如果說,她是祝福國泰民安也就算了,偏偏公開說是要“炸小人”。這種表現,其實是惡的釋放。
上一次,相宜在直播間對著網友狂吼“你們他媽的”,暴粗口的面目令人驚恐。
而在剛剛過去“婦女節”之際,相宜則發表宣言,一口一口自稱“老孃”。

如此網紅,是要將“女神節”演繹出一個“女魔版”嗎?
從文化審美體驗看,相宜確實屬於網路“不宜”,給無數網友帶來強烈反感。


說實話,相宜天天把自己“博士”身份掛在嘴上,其實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示醜。
自己已經被逐出校園了,早就應該放下了。說白了,自己就是欣欣然要做網紅,又何必“既要”“又要”的。
特別是,又穿起那件破“紅袍”,甚至跑到田間地頭,招搖起勢,實在顯得有些LOW逼。

我平時交往的很多朋友,都是名校博士,大家一提起相宜這種行徑,都有一種通感——如此示醜,博士們情何以堪?!

高階的文化審美感受,是不需要太多解釋說明的。
比如,大家套用電影《邪不壓正》那句諷刺蔣介石的經典臺詞“正經人誰寫日記啊!”,來這樣評價相宜:
“正經博士,誰畢業了還穿紅袍啊!”,這句話,就是文化,就是格調。
其實,相宜的沒文化症狀,已經到了很可怕的地步了。但,更可怕的是,她一再辜負了網友的寬容與包容。
眾所周知,相宜最大的爭議,是在影片和直播中反覆說“我們日本”,導致無數網友表達強烈抗議。
對此,我先宣告一下,我能理解並尊重網友樸素的愛國情懷,但,也反對輕易就讓人“因言獲罪”,而是主張社會輿論要多加寬容,多給機會。
但,這並不是說,相宜在這種事上,真的就可以一臉無辜。
相宜一再表達稱,她那樣說,只是口誤,只是習慣。
那,我可以告訴你一個殘酷真相,這種事,就算真是“口誤”,但擱在哪個電視臺主播身上,也早就下課了。
你們想想,央視有些主持人出事下課,犯忌的尺度,真有相宜的“口誤”大嗎?
口誤和習慣,從來就不是免責的理由。
這一點,相宜應該很清楚。要知道,她說這些話時,還是體制內身份,還是黨員。
然而 ,相宜在這些事上的反省,只是把問題推給口誤和習慣,而沒有反思自身能力素質和文化修養存在巨大問題。
對此,有人也質疑,她為什麼沒有習慣於說“我們美國”“我們英國”“我們韓國”之類的呢?而是在說“我們日本”時,自然流暢,十分絲滑?
比如,她在介紹相關書籍時這說,“這是我們日本的一個心理學家,叫中村恆子的作品”“那本小說,是我們日本的另外一個作家,它的作者是我們日本奈良的一位心理諮詢師。”。
眾所周知,我是研究語言修辭的,這裡我不願意拿“意識形態”的大棒來錘打相宜這種行為,不願扣政治帽子,這是基本的樸素良知。
但,我必須提醒,能頻繁製造這樣的“口誤”,至少說明,相宜沒有起碼的文化自覺。
說白了,相宜是缺乏起碼公共修養的,她沒有起碼的家國情懷,失去起碼的國際倫理意識,缺乏起碼的媒介素養。
這,就是典型的有學歷,沒文化。這樣的博士,其實是對博士群體的汙名。
中國現在有百萬博士了,裡面水貨太多了,特別是,一些學術妲己和學術四姨太,水到只剩那點水了。
相宜是理工科博士,真沒聽說她有什麼科研成果,能拿來承擔抵抗西方卡脖子的重任的,人們最終記得這個人,只是她“招黑而紅”成了掙大錢的網紅。
“網紅”這個身份,我認為是中性的,做網紅不丟人,丟人的是明明沒文化還要打文化招牌,最終鬧出很多笑話。

我以前不願意說,這次何凱文的造假道歉後的收割行為,讓我必須說一句——整個社會對問題網紅的寬容尺度,其實是極大的。
這種容忍,挑戰的就是體系性公平。
我來舉個相宜的例子,網友批評說,相宜有一個錯誤是她這樣說:“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青玉白菜,也是從我們中國拿過去的。”
這句話,只要有起碼的媒介素養,只有懂點文化常識,就知道是嚴重犯政治忌諱的。
前後名稱如此並例,真是超低階錯誤。哪怕你加個“中國大陸”“或者“北京故宮”來進行對襯,都是可以接受的。。
請注意,我不是在玩文字遊戲,更不是要上綱上線,只是想說專業和行業的規則。
茲事體大。我這麼說吧,相宜這種錯誤,如果發生在體制內媒體人身上,那飯碗肯定是要被砸了的。
我還要透露一個重大秘密——以上舉的事例,都是網友們批評相宜時例舉的,屬於網上的大路貨,已經脫敏了,至少目前沒有損害她的網紅髮財事業。
但,作為專業的審讀人,我特別想說的,我在不經意間翻看她相關表達時,見過的有些重大差錯,讓我一聲長嘆。
這些問題如果拿出來說,殺傷力恐怕要比那個李雨禪的舉報大一百倍。
我肯定不會說。因為批評也要講批評倫理和民間寬容。
相宜畢竟也只是個網紅,沒有什麼重大失德行為。甚至,我都接受不了李雨禪那種較真的尺度。
但,我又深深地感覺到,網紅沒文化真的很可怕,網路發財的底層邏輯,真是要把國民帶向沒文化的腦殘深淵嗎?
更令我痛心的是,有些平臺一邊對著無腦低幼化的網紅極度包容,一邊對著理性的讀書人百般為難,這,是公平嗎?
網紅套路深,出了事,還是有粉絲拼命追隨。
相宜,愛哭、愛罵、愛賣慘,把底層邏輯玩透了,從商業變現角度,確實是能人。
但是,一邊拿“博士”這個文化符號當賣點,一邊以“老孃”這個民間俗語來汙染文化,真的太不講究了。
也許,是因為這種高學歷與低文化的強烈反差感,能夠形成流量的溢位效應吧!
但,在文化引領公共人格方面,顯然只會帶來負效應。
我真心希望,相宜在自稱“老孃”之後,就不要再拿“博士”說事了,請你給中國百萬博士留一點體面和尊嚴吧。
“一二三、上鍊接”,這才是本分,也完全不需要承受歧視,只需自我價值認同。
所以,相宜,是時候放下了。因為,高度本來就那麼低。
不要一邊幹著褻瀆文化的事,一邊又把自己扮演成文化鬥士。這樣的雙手互博,只會把自己搞到懸崖邊上。
像何凱文和相宜這類網紅,其實應該慶幸自己得到的各種“豁免”,至少,體制內很多人對你們能有今天,會感到意難平。
是的,作為一個堅決為民間和市場說話的人,今天,我第一次說,這個世界對問題網紅的寬容度,遠遠大過對很多公職人員,甚至大到沒邊了。
不論身在何處,文化和人格,才是我們做人的根本支撐呀!
PS:全文完。共4018字。再宣告一下,此文一不是追打問網紅,二不是替體制內人士鳴冤叫屈,而是呈列出細節真相,並以此呼喚公平。讓正能量釋放大流量,至此,是在公平的前提下。此外,再次推薦《北上》。請大家掃下面二維碼,加好友以保能及時找到我,謝謝各位!

請歡迎關注人格志影片號,方便我們在直播間交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