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熱播反諜劇《宿敵》迎來大結局,在這部由廖凡、李健、張志堅等實力演員主演的男性群戲中,卻開出了一朵獨一無二的野花。
一個因“破碎感”而登上熱搜的女性角色——她就是劇中黃蕭的扮演者朱珠。

儘管朱珠作為女主角,在劇集進行到近半才登場,讓觀眾著實等待許久,但她出場後的表現證明,朱珠沒有辜負觀眾們的期待。


劇中的黃蕭從頭戴粉色假髮的小鎮舞女,到頗為幹練的酒店經理,再到後來成熟穩重的火鍋店老闆娘,經歷了十年的人生跨度。

這其中經受的種種艱辛與波折,以及與廖凡飾演的吳豫之間的感情拉扯,更是讓無數觀眾為她頻頻破防。
她鮮活且自然,面對生活和感情,真誠坦蕩,有情有義,從來沒有抱怨過什麼,只是堅韌地努力生長。

黃蕭和吳豫的感情戲,也成就了此片諸多的高光表演片段,一句“跟我走吧,以後我養你”,將久別重逢積攢多年的愛意進行了最高濃度的釋放。

愛人錯過又重逢,上一秒還沉浸在與愛人訂婚的喜悅之中,下一秒卻迎來噩耗永失所愛,從滿心歡喜到強顏歡笑,前後經歷巨大的情緒落差,朱珠用細膩富有層次的表演讓觀眾隔著螢幕心疼黃蕭的處境。

在電視播出後,#朱珠新劇破碎感#、#朱珠新劇笑著眼睛卻在哭#等詞條直接衝上熱搜,觀眾紛紛感嘆:“姐姐的演技太讓人有代入感了”,“一個好演員接地氣的生活感演繹此時此刻具象化了”。


在電視劇收官時,朱珠在微博上發出了自己寫給黃蕭的告別長文,她對角色的共情力也再次感動觀眾,一字一句寫滿了真誠。她寫到:
如果說世界是一個巨大的漩渦,那麼黃蕭就是那個逆風泅泳的人。生活在社會底層,肩負著家庭重擔,這兩座“大山”似乎單拿出其一來就會把人壓倒,但黃蕭從未抱怨,也沒有沉淪。魚龍混雜的舞廳中,她是一個有原則、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舞女,雖然偶爾遭人輕視,但也會快速回擊,維護自己的名譽。後來,她也靠自己的努力,脫下短裙換上正裝,從舞女一路晉升到酒店經理,就像一棵頑強的小草,在石縫中掙扎,尋找生存的希望。我希望無論在哪裡,黃蕭都能擺脫宿命的枷鎖,活出想要的人生。
“獨立而自由的靈魂,才是幸福之源。做自己,比任何事情都重要。”這是朱珠很喜歡的一句話,也是她最想送給黃蕭的祝福。
朱珠也的確是最有資格對黃蕭說出這句話的人,因為她的人生正是如此踐行的。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實現自我價值,這是朱珠熱衷的事,也是她享受其中的事。


賈樟柯曾在他的訪談節目《賈乙丙丁》中形容朱珠是外界眼裡擁有“好的學歷、好的教育、好的文化程度、好的家庭、好的婚姻,好的孩子”的“優質女性”,面對這樣的評價,朱珠卻說:“我覺得這樣的人聽起來很危險,我一點都不想成為這樣的人。”在她看來,自己並不像外界看到的那樣好,“我們每個人都是‘瘋子’,每個人都有很多的問題和不堪,我也一樣。”

如她所說,縱觀朱珠以往出演的影視作品,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都是有著不幸經歷和過去的小人物。但朱珠的魅力就在於,她總能將這些小人物身上的“破碎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又在破碎之中給人一種旺盛的生命力,活得熱烈而又張揚。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現代劇《精英律師》中的栗娜,這應該也是很多觀眾認識朱珠的開端。在這部劇之前,觀眾幾乎沒有見到過這樣甩著大波浪、穿著修身連衣裙、走路扭著腰,將風情萬種的氣質體現得如此自然不做作的女性。

以至於總是讓人忘記栗娜也曾遭受過原生家庭帶來的折磨,童年時父親對她和母親拳腳相向,長大後,生活的泥潭依然總是試圖將她拽入無底深淵。

而她讓人們記住的,是那個總能堅守底線找回自我,努力將生活過得精緻優雅的栗娜。回到工作中,她可以立刻切換職業模式,做事周全可靠,待人大方得體,行事幹脆利落,展現出讓人如沐春風的專業和自信。

同樣的例子還有諜戰劇《叛逆者》中的藍心潔,一位生於亂世,迫於生存而流落紅塵的舞女,卻將自己活得自信又獨立,果敢又充滿勇氣。

《喬家的兒女》裡的馬素芹同樣命運坎坷,遭遇丈夫家暴,承受著生活的苦與痛,但她依然勤勤懇懇,是一個稱職的師父,更是一位堅強的母親。

《玫瑰的故事》中的姜雪瓊,經歷過流產和離婚,無論是面對感情還是工作都清醒又強大,從不遷就於誰,也從不認命,能為事業捨棄愛情,也能為愛人果斷丟掉光鮮的工作。

在上個月殺青的新劇《城牆之上》中,朱珠再次突破自己,扮演一位女兒是聽障高中生、靠擺攤維生的單親媽媽,從預告片上看,無疑又將是一個破碎值拉滿的角色故事。
事實證明,朱珠的確擅長塑造各種破碎背景下光彩奪目的女性形象,她讓人信服的點不僅在於透過表演引起觀眾共鳴,更讓我們看到這些耀眼的女性從來不是隻有外在美,更是她們源自內心的生命力和閃光點,讓她們活出了自定義的高配人生。

影視角色之外,人們常常給朱珠貼上風情萬種、最美面孔、富貴名媛等標籤,但恰恰相反,現實生活中的朱珠給人的感覺更多是一種天然的鬆弛感和高配得感。
儘管優越的家庭環境為她的成長帶來了開闊的眼界和自信的底氣,但她卻從未藉著家庭之便去爭得不屬於她的名和利。

在事業上,從早期的MTV主持人到歌手、演員,再到後來參加綜藝、出演話劇、在40歲時出國讀研深造,朱珠的職業經歷跨度極大且多樣,但這些都是朱珠自主選擇的人生。
對待感情,她始終保持著客觀清醒的獨立態度,當被問到:“如果有人和你搶男人怎麼辦”時,朱珠的回答是:“讓給她,男人多的是。”
在談到生活中的另一半時,她說:“我覺得我很愛我自己的時候,才會覺得他是愛我的。我們常說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他,其實遇到對的自己是前提。”

朱珠的鬆弛感同樣體現在她的日常著裝上,社交媒體上關於朱珠的穿搭筆記似乎已經成為流量密碼,“內娛老錢風”、“國內法式第一人”、“朱珠美學”等關鍵詞更是一度成為熱門詞條。
← 滑動瀏覽




也許比起角色,現實生活中的朱珠從方方面面都要幸運的多,家庭、事業、愛情都給她帶來了自信的底氣,但這些底氣,絕不止是家庭賦予的,還有自我養成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富足,更是來自精神上的豐盈。
如朱珠自己所說,“所謂的鬆弛也可能是因為我內心的信念感。我覺得當人有信念感的時候,就不會為了很多小事焦慮,只要抓住大方向,一步一個腳印,紮實走過去就好了。”


編輯:Yijie
設計:小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