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路子”的小馬等來了通報,不要辜負他燃起的火

8月2日,蘇州釋出通報,回應了清華畢業生馬翔宇在網上反映的相關問題。
通報中,確認馬翔宇所在的蘇州工業園區商務局,存在違規內定供應商以及圍標串標等問題。該局局長祝歡,也被立案審查調查。
馬翔宇反映的其他問題,通報也都一一作了回應。
簡單總結通報內容:關於祝歡學歷造假的舉報,不屬實。關於考核被打壓,未發現人為授意致使,但是該局未將2021年度考核結果及時通知馬翔宇。關於不錄取清華畢業生,不屬實。馬翔宇被電動車撞,屬於偶發事件。關於馬翔宇被警方通知去接受問話,是因為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大樓內的宣傳展板兩次被人塗抹,造成展板上3人的肖像汙損,相關當事人報警。派出所調看監控後,初步認定是馬翔宇所為。
另外,在前期處理馬翔宇舉報反映問題的過程中,相關單位和工作人員存在執行制度不嚴、工作質效不高、工作方式方法簡單等問題,將依據相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理。
從7月27日馬翔宇網上實名舉報,到8月2日通報調查結果,全程歷時6天,蘇州有關部門的效率不算低。
至此,馬翔宇舉報上司官商勾結一事算是暫時落下帷幕,小馬暫時安全了,但體制內前途盡毀。雖然通報中說,要“更加關心關愛青年人才成長”,但是懂的人都懂,小馬這樣的“刺頭”,以後能待的地方,不可能是核心部門,更難被提拔重用。
而且他的檔案裡有兩次考核“基本稱職”的結論,其實已經基本上宣判了他仕途上的死刑。之前他的家人都勸他忍一下,可聽說有人黑了他的檔案,馬上就改變了態度。很多人都不清楚檔案的重要性。文革結束後,鄧小平提出“三不主義”: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揪辮子。而胡耀邦則加上一條:不裝袋子。這裡的袋子,就是檔案。這個玩意,捆綁了很多人的一生。
在小馬實名舉報之時,應該就已想到仕途斷絕的後果。就像他所說,“經此一役,我或許會燃盡,但願燃我的火能朗照你的窗臺”。 
其實,他本不必如此被燃盡。
此事原本一點都不復雜,但有關部門的處理手法,卻硬生生把一位能力突出又剛正不阿的優秀年輕人,逼上了“梁山”。
馬翔宇是於2019年以人才引進的方式,進入了蘇州工業園區。此前,他是2011年江蘇崑山的高考狀元,清華大學的本碩。進入體制之前,他曾在頂級券商中信證券工作過。
即便在已經非常璀璨的清華群星中,馬翔宇也是最耀眼的。他展現出來的學術能力和積累,讓他的清華同學非常佩服。最可貴的是,他不圓滑,有原則,也不怕得罪人。所以,後來他轉去體制內,讓同學們非常驚訝。
他這種個性,果然讓他在體制內很快受挫。
他僅僅在2020年高光了一段時間。那一年,他所在的改革創新處裡所有拿到市級以上批示的材料,幾乎都是他寫的。得到區一級領導批示的,八成也都是他寫的。

因為太優秀,很多人搶著給他介紹物件,最多的時候,同事安排他見了十幾個女孩。“一上來都不是說這個女孩怎麼樣,都說這是誰誰的女兒,她爸爸是什麼級別。”

馬翔宇業務能力非常突出,這一點,無人能否認。但是,他也是眼裡揉不得沙子的。正因如此,他成了領導和利益相關方面前的絆腳石。
於是,他被各種針對。
好在蘇州工業園區在制度設計上確實有一套。局長處長使出很多手段,逼迫科員小馬簽字,但是小馬就是不就範。最後局長處長也沒轍,因為不能自己簽字。這方面,制度還是長了牙齒。要是換了一個地方,簽字這個環節早就搞定了,小馬也不知被趕到了什麼地方。
局長也不是沒想過把小馬趕走,但是就在他打算把小馬送去陽澄湖大閘蟹管委會時,他的上級領導制止了這一動作。領導不會不知道他們的矛盾。之前,園區領導曾經調解過他們的矛盾,要求他們“過往既往不咎,團結一致向前看”。還好,這個園區,並沒有上下同流合汙。
也許在大多數地方,雖然大多數人都是沉默的,但公道自在人心。小馬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更多的同志,在祝歡在場的時候會冷落我,但看不到的時候還是會很正常地和我交往工作。”
正所謂,德不孤,必有鄰。
但是有本事又正直的人,往往混不開,即所謂的“不上路子”。這些堅守規則,不肯與壞人沆瀣一氣的人,常被打壓。如果小馬不是清華畢業,又如果他有很多“軟肋”,他早就被拿捏住了,也不會獲得這麼大的流量關注。
好的學校,尤其是清北這種TOP級的學校,在校友有難時,迸發出來的那種能量,是可以逆轉局勢的。蘇州是清華校友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共有2000多名清華人。中國所有高校中,可能就數清華校友最為團結。所以,這是一股異常強大的力量。
巧的是,就在一個多月前的6月22日,蘇州清華校友共聚一堂,召開清華大學蘇州校友會2024年年會,共同為母校113週年慶生。馬翔宇,正好就是這個年會的主持人。
很多資訊也表明,舉報事件裡,清華對小馬的支援是巨大的。但強如清華人,最後也要靠手舉身份證透過網路舉報,殊為可悲。
當不公像山一樣碾壓而來時,背後有強大的母校支援你守護正義,這是非常幸運的。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又註定會是一種遺憾,因為絕大多數人的母校,不是清華。
雖然清華人很少,但他們中很多人都“不上路子”,而這正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幸運。就如高曉松所說的,清華這樣的名校應該是“鎮國重器”。
清華經管學院的朱老院長曾說過,“每個清華人都負有責任,建設這個國家。為學,要紮紮實實,不可沽名釣譽。做事,要公正廉潔,不要落身後罵名。”小馬看來是把朱院長的這番話聽進去了,並內化為行動。
這個社會需要善良而較真的人。像小馬這樣,有基本的善良,又願意像法治社會的公民那樣,花時間精力去較真,逼使現有的不合理規定做出相應的改變。
只要千萬人,日拱一卒,那些潛規則和灰色地帶,總會越來越少。不要辜負小馬燃起的火。
最後,放上小馬剛才發在微博上的一段話:希望這次事件,能夠成為營造基層公職人員依法依規履職環境的契機,我不想再讓任何一個人再面對我當時的抉擇,那種抉擇真的太痛苦了。

相信大家都有所感知,最近不少文章突然消失,表達觀點的空間越來越小。
長期以來,我一直在努力傳遞對社會的觀察和分析。為保證獨到判斷持續連結到讀者,我也一直在尋求碼頭青年之外的穩定載體,讓觀點可以持續傳遞,讓大家清晰瞭解這個世界。
最近兩年,我的老朋友嚴九元,帶著他的團隊 智谷趨勢 一直在堅持做一件事:在更穩定的載體裡,給大家解讀當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
這份每週一期的《智谷趨勢趨勢研判》,資訊密度極大,涉及中美在內的全球經濟政治類資訊和分析為您的資產管理保駕護航,可以按年訂閱。
如果認同我的判斷和價值觀,你也一定要讀這份每週趨勢研判。
除了每週一篇大事研判,還有資料彙總的圈子,以及每個月一場的閉門直播。想要提升財經認知,從每週一份研判開始。
目前,入圈價格已經漲到299元/年。我申請了50個優惠名額,只需199元即可拍下一年的研判圈。趕緊掃碼加入,有超值的內容在圈內等你。
專屬50個名額,趕緊加入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往期推薦
關注|懷念繁花》,懷念的是90年代的遍地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