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翔宇和學姐浦奕安反目,是馬忘恩負義還是浦動機不純?

馬翔宇事件已經過去一月有餘,近日再起波瀾,讓馬翔宇又陷入了輿論漩渦中。
9月7日,在馬翔宇事件中忙前忙後的清華學姐浦奕安突然向馬翔宇發難,爆料馬翔宇和其父親不僅把她拉黑了,還煽動粉絲攻擊她。
讓原本是學姐為學弟伸張正義的美談,變成了一個“農夫與蛇”故事。
她甚至還說馬翔宇已涉嫌違法犯罪。
在微博上,她不停地轉發8月8日釋出的《回溯馬翔宇事件》的影片,頻繁和網友互動。
一個網友在影片中說:“一個月後再回頭看這事,多少有些感概。”
她說:“時間與事實都會說話,你是有哪些感慨呢?”
另一個網友說:“感覺浦女士最近對他意見很大……”
她回道:“感謝關注,我沒有個人意見,媒體人向來尊重客觀事實。”
另有一個網友說:浦和小馬農夫與蛇是遲早的事,祝收留了馬。
她回:這樣啊?
看浦女士的微博內容感覺她挺“精分”的,在某平臺上她對小馬直截了當、火力全開,在微博上卻是茶言茶語、陰陽怪氣。
9月9日這天,圍繞馬翔宇事件,她連續發了6-7條微博。她承認某平臺“@浦奕安”是她實名認證賬號,說“確實是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
算是在微博上官宣了她和馬翔宇的反目。
從9月9日起,浦奕安每天瘋狂地在微博上輸出,內容基本上全是關於馬翔宇事件。
她爆的料越來越多,從開始說馬翔宇父子拉黑她、煽動粉絲攻擊她,到馬翔宇有心理疾病,每份工作都做不好,"不幹正事專討官",放前去幫助他的校友鴿子,甚至連吃飯不買單這樣的瑣事都翻出來了……
短短一個月,本是美談的師姐救師弟的故事,變得這麼不堪和狗血,實在令人始料不及。
反觀馬翔宇這邊,面對新的風暴卻一直保持沉默。昨天,他發了一個關於“結構洞”概念的影片。
說,所謂的“結構洞”就是指社會網路中的空隙,用通俗的語言講,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溝通機制中存在著的斷點,能夠跨越結構洞的人,就出現了套利的空間,最常見的跨越結構洞的職業,就是中介。有一些人,會透過在結構洞的兩邊同時製造資訊差和恐慌,謀求更大的利益目標……
大家看懂了嗎,馬翔宇言下之意就是,浦奕安就是一個蹭他熱點的“中介”,利用資訊差牟利,她“幫”他的動機不純。
不得不說,有文化就是好,罵人不僅不帶髒字,還這麼科學和深刻。馬翔宇在此條微博的評論區表示,浦奕安近期在社交媒體上所謂的爆料是造謠。
在這件事情上,我傾向於站馬翔宇。浦奕安我是因為馬翔宇事件才關注她的,整體印象一開始還好,她介入馬翔宇事件那會也是一直髮微博,就像她現在一樣,給人一種總想表現自己的感覺。
馬翔宇事件通報後,她做了一個13多分鐘的影片回溯馬翔宇事件》。在該片中,她說馬翔宇舉報事件的部分很少,比例大概不到20%。較多內容是講述蘇州工業園區的地位、重要性和祝福園區三十週年慶等等。更奇葩的是,在片子中她還借馬翔宇的口給她徵婚。
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她把馬翔宇得知事情的處理結果後激動到嚎啕大哭的情景放到了片頭。而這本是他們私下交流的一個場景,並不是採訪本身。
她把這個影片在微博上置頂,但馬翔宇沒有轉發,也沒有在作品下留下隻言片語。從事件結束到現在,馬翔宇一次都沒有和她網上互動過,他在社交媒體上感謝了很多人,卻未感謝浦奕安
我猜測,馬翔宇對她的做法應該是心裡不悅。後來馬翔宇拉黑她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覺得她在利用他炒作,在消費他。我猜測大機率有這個原因。
在這個事件中,浦奕安忙了一個多月,既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好處,還搭進去了金錢和精力,最後還被事主給拉黑了,可以想象她心態有崩潰。於是,就來了這麼一個大反目。

從浦的字裡行間給人感覺她很社會,什麼“動用了我多年積攢的高階資源和人脈關係,合法合規保護了他人身安全……”之類,聽上去很唬人,就馬翔宇這點事,還需動用六位頂級大律師來幫忙?
說句不好聽的,這事之所以引起這麼大轟動,根本就是馬翔宇以清華大學的身份舉著身份證實名舉報造成的,說得好像她有著莫大的功勞似得。

說句實話,從

浦在社交媒體上的表現,我真的看不出她作為一個清華人該有的素養和專業技能。反而是小馬,無論是他之前的影片舉報,後來採訪中的發言,都是頂級學府的邏輯和情感表達。

小馬同學之所以有今天的處境,還是因為她不上道啊。如果他上道一點,圓滑一點,就不會和祝歡局長死磕,也不會和蒲學姐鬧掰。

但我覺得這正是小馬同學的可貴之處。
最後,我覺得馬翔宇在得知事情處理結果時,失聲痛哭的場景,真的很令人動容。我當時看的時候也幾欲落淚。

· END ·
感謝你還在
如果喜歡那就分享朋友圈啦
加我,防失聯
小號,關注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