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4

本文字數:2755,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導讀:站在機器人流量池最高點的宇樹,真的做好工業化和商業化的準備了嗎?
作者 | 第一財經 喬心怡
一個宇樹的產品,既是高校實驗室中的“價效比之王”,也是開發者眼中“粗糙的半成品”,還是租賃者眼中的流量密碼。
截然不同的三種使用者評價,構成了宇樹的產品切片畫像:憑藉低成本的控制,宇樹迅速佔領了一批教育使用者,憑藉春晚等流量,宇樹收割了一波消費者的目光。然而,在實際的應用和開發場景當中,站在機器人流量池高地的宇樹,真的做好工業化和商業化的準備了嗎?
這家公司至今未披露過銷量資料。流量光環下,是成為中國機器人的引路者,還是變為國產機器人進化史中的註腳,宇樹還在尋找答案。

科研使用者:“5萬元要什麼腳踏車?”
在超過40攝氏度的船艙裡,搭載了環境監測模組的宇樹四足機器狗Go2正在巡檢。
在船舶艙室中,超過90分貝的噪聲強度、是沿海陸地八倍之高的鹽度,讓人工巡檢作業變得異常困難。悶熱、潮溼、嘈雜,如果能讓機器狗代替人工作業,巡檢的效率和精確度都會穩定許多。
2022年底,大連海事大學先鋒科技實驗室創始人車昊軒購買了宇樹旗下的消費級四足機器狗Go2,至今已經使用超過2年。在機器狗的背部,車昊軒為Go2搭載了一個“小紅盒”,這個任務模組結構設計包括了GPS模組定位資訊、溫度和溼度感測器、NRF2401通訊模組和LED顯示屏等。改造後的巡檢狗能夠自主導航,定點採集資料並彙總上傳,甚至執行遠端操作檢修。

先鋒科技實驗室改造之後的宇樹Go2。圖片來源:車昊軒
購買機器狗,車昊軒花了5萬元左右。他透露,在購買宇樹前,他還對比了雲深處等市面上主流的機器狗,最終選擇了宇樹是因為“便宜且夠用”,“其他品牌最便宜的可能要比宇樹貴上1倍,宇樹的開源也比較友好,選宇樹還是看中了它的價效比”。
“宇樹給我們配備了一個工程師,我們都在一個群裡,如果機器狗本身或是程式碼有一些問題的話,我們平時會直接跟工程師溝通。”車昊軒告訴記者,前前後後大概花了5000元改造機器狗。
“因為使用感受不錯,所以我們後續又購買了更專業的宇樹工業級機器狗B2。”相較於消費級的Go2,B2的改造空間更大。車昊軒為B2加裝了一對機械臂,讓機器狗在遠端操控的前提下進行一些機械操作。
開放硬體介面、模組化的靈活設計、配備了專屬的工程師響應問題,對於大部分教育機構使用者來說,宇樹作為一個低成本的實驗工具,能夠在一些特定的場景中進行磨合。據瞭解,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高校均為宇樹的客戶。

創業者使用者:零部件產品完成度不高
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硬體創業者陳正翔Rex打了15場Hackathon(駭客馬拉松)。在Hackathon比賽中,來自軟體、硬體等各個領域的人員隨機組成隊伍,在較短的極限時間內集中開發新的產品。
在比賽中,參賽者可以使用各個品牌的硬體來組裝成一個新的產品。陳正翔買過宇樹的電機、雷射雷達和轉換板,“體驗並不是特別好,最大的優點可能是便宜”。
在組裝電動輪椅時,陳正翔購買了宇樹的關節電機,卻發現無法透過軟體介面直接實現一致的電機轉速。“在電動輪椅的使用場景裡,兩個輪子必須以精確的相同轉速來保障行走,否則就會走偏。”他說,在電機控制中,像PID這樣常見的反饋控制演算法,能幫助硬體實現速度閉環,對於帶有電路板的千元級電機來說應該是標配功能,但宇樹卻需要使用者自行實現這些基礎功能,增加了使用難度和成本。

陳正翔打比賽的產品。圖片來源:陳正翔Rex
在使用過程當中,陳正翔發現自己購買的電機產品並沒有剎車盤。電機是機器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人形機器人肩關節為例,該結構通常需要剎車器、制動盤、驅動裝置和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剎車器需要在機器人突然斷電或收到剎車指令時,組織關節運動,起到保險栓的作用,避免因為胳膊自重下落而造成損害。
這種基本結構能夠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制動關節,保護周圍物品和機器人自身結構。陳正翔說,可能是出於成本考慮,宇樹並沒有很好地在這個產品上實現這樣的基礎功能,如果放到一些工業場景上還是很危險的。
如果把Hackathon比作一個包餃子的過程,那麼一個成熟的硬體就是一個好用的餃子皮。“宇樹所售賣的硬體產品並不是一個完成度很高的產品,我想之後應該不會再購買了。”陳正翔說道。

租賃賣家:租十三次即可回本
兩週前在閒魚上架宇樹租賃連結的徐輝(化名),至今已經完成了5單生意,賺了將近4萬元的租賃費用。
徐輝擁有一臺9.9萬元的宇樹人形機器人G1,因為無法進行二次開發,可玩性有限,所以徐輝想要出租“回本”。“一開始我掛了4500元左右,5分鐘內就有3個人來詢單。”在同行的指點下,徐輝最終將價格調至了“市場價”,也就是7500元左右。
大部分向徐輝詢單的使用者都來自企業,“他們大部分都是為了開業、接待外賓等特定的活動場合,需要機器人給他們帶點兒流量”。徐輝判斷,大概再接八單,自己就可以回本。
趁著宇樹的流量熱度,徐輝已經在和宇樹商討第二臺機器人的訂購了。“不過,他們的開發版本至少需要19.9萬元,而且工期在60天左右,不知道兩個月後的熱度怎麼樣。”由於擔心無法回本,徐輝還遲遲沒有簽下新的訂購合同。
“二手租賃市場對宇樹的需求,也反映出當下絕大多數人對機器人的看法——一個自帶流量的道具。”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機器人在未來的發展當中,應該是生產力工具,這種認知的錯位也是宇樹這樣的頭部機器人公司在未來應該扭轉的重點。“當流量紅利消退,怎麼將外行看的熱鬧,變為內行的使用價值,是頭部企業必須回答的問題。”
袁帥指出,儘管宇樹建立了工程師對接群和開源社群,但開發者生態尚未形成良性迴圈。“高校使用者的定製化改造案例是很難複製的,推出更多的標準化解決方案,是宇樹的產品在不同領域提高適配性的方案。”
根據宇樹官網披露的內容,宇樹當前已經針對巡檢、消防這兩個場景推出了相應方案。去年12月,宇樹也釋出了旗下B2-W工業輪足機器狗的更新方案。根據宇樹官方資料,B2-W 可以在空載狀態下持續工作5小時以上,即使承載20kg負荷持續運動,工作時間也超過4小時。工業場景適用性有所提高。
不過,工業級應用要求的是完整的產品功能,模組化的組織能力和穩定的運維水平。如果仍然保持著過去的“毛坯交付”狀態,宇樹仍然難以滿足規模化的工業需求。袁帥認為,宇樹當前應該構建消費級和工業級兩條產品線,一方面保持價效比,透過技術迭代持續最佳化使用者體驗,另一方面建立“平臺+定製”的工業服務模式,開發更多模組化能力供企業選用。
“但這也是行業由小發展到大的必經之路,守住成本優勢、構建技術壁壘,才是宇樹在市場拓展的過程當中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袁帥說道。
微信編輯 | 生產隊的驢(拉磨版)
推薦閱讀
中方最新決定:加徵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