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一見我就開涮:“祥子,去日本買房要不要練練tao寶手速?”我一聽就樂了:“哥們兒,您在東京用tao寶手速買東西,人家老闆不得以為來了外星人?更別說掃碼買黃瓜了!”客戶傻眼了:“那……日本還用現金?”我笑著搖頭:“哥們兒,千萬別低估現金在日本的殺傷力,那玩意兒可比你二維碼管用多了!”
確實,在國內,我們早已習慣了“一部手機走天下”的便利生活,幾乎一切都能在線上完成。從點外賣、買菜、繳費到看病,動動手指就能解決問題,方便得讓人漸漸忘了什麼叫做真正的生活氣息。可剛到日本的朋友往往都有種奇特的“穿越感”,彷彿一瞬間被拉回了二十年前,覺得日本怎麼這麼“落後”。

可真實的資料卻讓人意外:2024年,日本電商滲透率只有9.13%,而中國呢?已經是驚人的30%。你是不是以為這說明日本落後了?恰恰相反,日本的線下經濟活力驚人,超市、藥妝店、百貨公司每天人滿為患,處處充滿煙火氣。
有人會跳出來說:“線下購物簡直浪費生命!”但你有沒有發現,線上購物雖然方便,卻也越來越讓人麻木?從秒殺搶購、熬夜拼單,到反覆湊單薅券,本該輕鬆的購物變成了複雜的心理戰和數字遊戲。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買下商品,卻越來越少地感受到滿足。生活被演算法和推薦推著走,想買的買不到,不想要的成箱寄到家,最後連“購物”這件事本身都變得無感了。而日本人呢?他們卻可以在買一根黃瓜時悠閒地跟老闆聊十分鐘家長裡短。

記得一位上海客戶剛到東京的第一天,排隊購物差點崩潰了:“祥子,這效率,搶錢啊!”可沒過幾天,這位哥們兒居然入迷了:“祥哥,試吃的感覺真不錯,老闆比我親戚還熱情。我突然發現購物這事兒居然能治癒焦慮!”
這就是扎心的地方:為什麼我們追求“高效”的同時,卻越來越焦慮和孤獨?我們以為快速、便捷代表領先,實際上卻忘記了人們對情感交流和社會聯結的基本渴望。
反觀日本,他們固守線下消費並非不懂技術或落伍,而是在守護一種樸素卻珍貴的人情味:面對面的聊天、信任感的建立、對生活細節的儀式感珍惜,這才是生活的本質。
回過頭看,我們一邊追著效率在跑,一邊卻越來越難從生活中獲得實在的滿足。購物變成了一種短暫的情緒安慰,可換來的卻是長久的疲憊感。曾經我們以為“快”就是贏,現在才發現,有時候“慢”才是真正的奢侈。

寫到這裡,自己都感到扎心。但希望我們能有一天慢下來,重新找到生活的真正滋味。
你怎麼看?你更喜歡“一部手機走天下.”?
還是更羨慕日本這種充滿煙火氣的面對面消費?
留言告訴我,大家一起來聊聊!
作者:房町君
編輯:派大星
稽核:大 蛇

點個“贊”+在看你最好看

end

瞭解日本房產,請上方掃碼
或搜尋祥子的微訊號:ribenbudongchan


點個“贊”+在看你最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