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新出山!溫哥華黃金十年的市長跑來本拿比競選了,異軍突起就看這一天了!

隨著2025年4月28日加拿大聯邦大選的臨近,溫哥華前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宣佈以自由黨候選人身份競選溫哥華弗雷澤維尤—南本拿比(Vancouver Fraserview—South Burnaby)選區。
作為溫哥華歷史上任期最長的市長,羅品信在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間以推動經濟增長、環境保護和社會包容性而聞名。
然而,在全新的本拿比選區,他能否憑藉過往政績和個人魅力異軍突起?面對來自其他黨派的競爭對手,他的勝算幾何?
羅品信的政治資本與過往政績
經濟發展:羅品信領導溫哥華成為加拿大經濟增長最快的大都市之一。他制定的首個全面經濟行動計劃聚焦於數字媒體、清潔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等高增長領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他成功協調各方資源,舉辦了2010年冬奧會,推動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溫哥華的經濟復甦奠定基礎。
環境政策:透過“最綠色城市2020”行動計劃,羅品信使溫哥華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達到93%,溫室氣體排放量低於1990年水平。
社會與住房:羅品信致力於解決溫哥華的住房危機,透過限制房地產投機行為和推動無家可歸者解決方案,取得了一定進展。
城市品牌與國際形象:在他的領導下,溫哥華被譽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2002-2010年:溫哥華連續九年全球最宜居城第一
溫哥華市長羅品信就歷史性的歧視向華人社群道歉
然而,羅品信的市長生涯並非沒有爭議,儘管他在住房問題上付出了努力,但溫哥華的高房價和無家可歸問題依然嚴峻,這可能成為競選中的軟肋。
新選區的挑戰:從溫哥華到本拿比
新選區的選民構成較為複雜,涵蓋了多元文化社群和不同經濟背景的居民。wikipedia該選取資料顯示,40.4%的居民以英語為主要語言,19.5%使用粵語,8.5%使用普通話,5.7%使用旁遮普語,5.1%使用他加祿語。宗教分佈上,46.2%無宗教信仰,33.0%為基督徒,7.4%為錫克教徒。羅品信需要針對住房負擔能力、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等議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以贏得選民的青睞。他的自由黨背景和與自由黨領袖馬克·卡尼(Mark Carney)的合作可能為他帶來資源和支援,但也可能因自由黨在西部的歷史形象而面臨阻力。
選區及競爭對手簡介
現任:Harjit Sajjan(自由黨|2015起)
2021年結果
自由黨——42%
新民主黨——31%
保守黨——22%
人民——3%
綠色——1%
2025保守黨候選人:Avi Nayyar
Avi Nayyar是一位律師和房地產經紀人,代表保守黨參選。他面臨著扭轉保守黨自2019年Wai Young失敗後在該地區支援率下滑的挑戰。Nayyar的競選可能聚焦於批評自由黨在住房和經濟政策上的不足,同時強調減稅和經濟增長的議程。
2025新民主黨(NDP)候選人:Manoj Bhangu
Manoj Bhangu是一位本地小企業主和社群倡導者,代表新民主黨參選。他曾擔任Black Top Cabs董事會成員六年,擁有廣泛的工人網路支援。他還透過一樁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卑詩省人權案例,促成了對種姓歧視的法律承認。Bhangu強調住房可負擔性和工人權益,試圖吸引對社會公平議題敏感的選民。
2025人民黨(PPC)候選人:Desiderio Magtanggol"Bonn"Reyes
Desiderio Magtanggol Reyes代表加拿大人民黨(People’s Party of Canada)參選,倡導自由、個人責任、尊重和公平。他致力於透過賦予社群更多權力來恢復經濟繁榮。儘管人民黨在該選區的支援率較低,Reyes的參選可能吸引部分對主流政黨不滿的選民。
2025綠黨候選人:Alexander Dow
Alexander Dow代表綠黨參選,預計將聚焦於環境可持續性和氣候行動等議題。當時小編找遍了網路都沒有找到這位候選人的詳細資料,連綠黨網站也沒有這個人的照片。
羅品信的競選前景:優勢、挑戰與突圍之道
✅知名度與經驗:作為溫哥華2008年至2018年的市長,羅品信在城市管理和政策制定方面經驗豐富。他的“最綠色城市2020”計劃和2010年冬奧會的成功舉辦為他贏得進步派選民的認可。
自由黨支援:自由黨領袖馬克·卡尼的背書為羅品信提供了強大競選資源。卡尼近期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活動表明自由黨對西部選區的重視,為羅品信的競選注入活力。
政策契合:羅品信在住房、環境和包容性方面的主張與溫哥華弗雷澤維尤—南本拿比選區的多元化需求高度契合,尤其吸引年輕選民和環保倡導者。
⚠️ 本拿比的陌生感:羅品信在溫哥華的政績未必能直接轉化為本拿比選民的支援。他需投入大量精力與華人(37%)、旁遮普和菲律賓社群建立聯絡。
⚠️ 住房問題爭議:儘管羅品信致力於住房問題,但2008年至2018年間溫哥華房價大幅上漲(東區114%,西區111%)。保守黨候選人 Avi Nayyar 和新民主黨候選人 Manoj Bhangu 尤其可能借此指責自由黨及其候選人在住房政策上的失敗。
能否異軍突起?
羅品信的參選為溫哥華弗雷澤維尤—南本拿比選區帶來亮點,其經驗和自由黨支援使他成為強有力的候選人。然而,新選區的多元性和競爭對手的挑戰——Manoj Bhangu的社群根基、Avi Nayyar的保守派訴求、Desiderio Magtanggol Reyes的邊緣吸引力及Alexander Dow的環保導向——將分流選票。
羅品信從溫哥華市長到本拿比聯邦候選人的轉型充滿機遇與挑戰,其政績和資源為競選奠定基礎,但選區複雜性和對手壓力考驗其適應力。在大選中,他需以精準策略贏得選民信任。能否“異軍突起”,選票將揭曉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