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今日美國3月12日報道 加拿大和墨西哥領導人的支援率正在飆升,這主要歸因於兩國民眾對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威脅的強烈不滿——與此同時,川普在美國國內的支援率也有所下降。

在面對川普準備對美國的北方和南方鄰國實施高額關稅,並暗示將加拿大“吞併”為“第51個州”,墨西哥和加拿大領導人表現
出強硬立場。
週二,川普宣佈將對加拿大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從25%提高到50%,以回應安大略省對其出口至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和紐約州的電力征收25%的附加費。最終,安大略省選擇讓步。
然而,儘管面臨經濟壓力和接連不斷的威脅,民調顯示,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選民正在團結一致,支援他們的領導人對抗川普。
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謝因鮑姆的支援率達到了歷史新高——根據《金融家報》在2月13日至17日和2月20日至24日進行的民調,85%的受訪者對她表示支援,僅有15%表示不滿,這一資料創下過去30年來墨西哥總統的最高支援率紀錄。
在加拿大,執政的自由黨自2021年2月以來一直未曾在全國民調中領先。然而,根據最新的益普索調查,該黨目前以38%對36%的支援率領先於反對黨保守黨。
“對抗川普”成為一條“成功之路”
上週日,在執政的自由黨成員推選馬克·卡尼為黨魁、即將成為加拿大下任總理後,他在演講中毫不掩飾自己的立場。
他說:“美國人——他們絕不能誤判形勢。在貿易上,就像在冰球比賽中一樣,加拿大必勝!”他的發言贏得現場熱烈歡呼。
同一天,在墨西哥城的一場大型集會上,謝因鮑姆也發表了類似的強硬言論。
“我們不能放棄我們的主權。我們的人民不能受制於外國政府或霸權的決策。”她表示。
加拿大和墨西哥正計劃對美國商品實施報復性關稅,而加拿大零售商已經開始下架美國酒類產品。週二,在川普威脅要將加拿大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從25%提高到50%後,加拿大安大略省撤回了對出口至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和紐約州的電力征收25%附加費的決定。
關稅問題不斷反轉
幾周來,川普利用對兩國實施高額關稅的威脅,迫使加拿大和墨西哥在邊境安全問題上作出讓步。上週一,他宣佈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徵收25%的全面關稅,且將在24小時內生效。

然而,幾天後,川普卻改變了決定,推遲對美國與兩國貿易協定所涵蓋的商品徵收關稅。同時,川普還應汽車製造商的請求,延遲了對汽車徵收關稅的時間。
謝因鮑姆上週對這些關稅進行了反擊,表示“沒人會從這個決定中受益”。她還表示,墨西哥將尋求與其他貿易伙伴建立合作關係。
在川普推遲關稅後,謝因鮑姆宣稱“對話和尊重最終佔了上風”,她也對自己取得的這一階段性勝利表示慶祝。
加墨民眾支援各自政府對抗川普
“墨西哥人民認為她在處理這一局勢時做得非常好。”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美國-墨西哥研究中心的高階研究員約翰·麥克尼斯(John McNeece)表示。
在與川普的談判中,謝因鮑姆不像加拿大那樣採取強硬立場,而是“談到了合作與協作,而不是服從”。麥克尼斯補充道,“她始終保持冷靜的語氣。”
麥克尼斯還說,川普提議對墨西哥商品徵收25%的關稅可能“對墨西哥造成重大損害”。根據政府資料,超過82%的墨西哥出口都銷往美國。
“在大多數情況下,墨西哥人民會團結支援謝因鮑姆,但這也會引發極大的擔憂。”他說。
與此同時,在加拿大,川普與該國的爭執使得自由黨的支援率在上月底激增。據CBC新聞報道,自由黨在短短六週內扭轉了保守黨26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
川普在民調中表現不佳
雖然墨西哥總統和加拿大的執政黨在民調中得到較高支援,但川普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卻處於低迷狀態。
根據最新的蓋洛普民調資料,川普的支援率為45%,比上個月下降了2個百分點。雖然這一數字高於他第一任期的41%,但遠低於美國總統在任期首季度的61%的平均支援率。
白宮未對此發表評論,也未就川普的關稅是否在加拿大和墨西哥激起了民族主義浪潮,以及川普支援率下降的問題做出回應。
超八成加拿大人反對川普提議
川普頻繁抨擊加拿大,甚至威脅要吞併該國。
在上個月的超級碗採訪中,他表示:“我認為加拿大作為第51個州會更好。”去年12月,他還諷刺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稱他是“偉大的加拿大州的州長”。

加拿大人顯然不接受這一點。根據2月28日至3月2日進行的Leger民調,85%的加拿大人拒絕川普的吞併提議。
民族主義浪潮席捲加拿大全境
卡尼在勝選演講中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宣稱加拿大“永遠不會以任何形式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我們從未見過如此強烈的民族主義浪潮席捲全加拿大。”曾任加拿大外交官、現為加拿大全球事務研究所研究員的科林·羅伯遜(Colin Robertson)表示。
他進一步指出:“這場外部事件的催化劑就是川普,自他1月20日上任以來一直威脅對加拿大實施關稅,加拿大人認為這些關稅並不合理。”
加拿大人“不再買美國商品”
羅伯遜表示,加拿大人的愛國情緒在不斷增長。
“今年,第一次出現了這種情況:在2月中旬,走在街上,大家在窗戶上掛上了國旗,這在加拿大人中是不常見的。”他說,加拿大的商店“標明瞭商品來源地,如果是來自美國的商品,人們就不買”。
羅伯遜說道,儘管卡尼在加拿大相對並不為人所知,他卻可能會成為這種愛國情緒的“受益者”。
卡尼的崛起正值加拿大選民認為他在與川普對抗時比他的政治對手(包括加拿大保守黨領袖皮埃爾·波利耶夫)更有能力之際,他即將取代不受歡迎的總理賈斯廷·特魯多。
在安大略省,保守黨人道格·福特(Doug Ford)上個月成功連任為省長(相當於美國的州長),他競選時的核心問題是:誰最有能力應對川普的關稅。
上個月,皮埃爾·波利耶夫帶領保守黨進行了一場受川普啟發的品牌重塑活動,推出了“加拿大優先”(Canada First)的口號。
川普的億萬富翁助手埃隆·馬斯克似乎在1月表示支援他。作為回應,自由黨釋出了一段影片,展示了波利耶夫的言論與川普的高度相似之處。
羅伯遜表示:“波利耶夫的競選風格模仿了川普和共和黨的方式,充滿消極和批評。當國家受到攻擊時,人們期待政治領導人能夠團結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