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斯克今年量產目標基本落空。
文丨李梓楠
編輯丨黃俊杰
來自中國供應鏈的資訊顯示,特斯拉正在集中調整人形機器人 Optimus 軟硬體技術細節,並於半個月前開始暫停採購 Optimus 的零部件。
兩位供應商人士說,特斯拉並未明確表示會減少機器人零件訂單,但要等到 Optimus 設計調整完後才會確定新的量產計劃並重啟採購,調整可能需要 2 個月。馬斯克近期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新版 Optimus 的效能位元斯拉 2023 年亮相的第二代 Optimus 大幅改進,且加入了 Grok 支援的語音互動功能。
據我們瞭解,截至今年 5 月底,特斯拉今年累計採購了足夠生產 1200 臺 Optimus 的零件,並生產了接近 1000 臺。此前馬斯克承諾今年生產 5000 臺。前述兩位人士都認為,隨著零部件採購中斷,該目標基本無法達成。

此次調整始於 6 月初特斯拉 Optimus 專案原負責人米蘭·科瓦奇(Milan Kovac)離職。一位供應商人士稱,特斯拉 AI 軟體副總裁阿肖克·埃盧斯瓦米(Ashok Elluswamy)接手 Optimus 專案,希望改善完設計方案後再推動量產計劃。阿肖克·埃盧斯瓦米此前領導特斯拉 FSD 的軟體開發工作,已在特斯拉工作 11 年。
除了 Cybertruck,特斯拉已經六年沒有釋出過新車,只有若干小改款。隨著馬斯克和現總統關係破裂,他開始重新出現在特斯拉公司裡。上個月在得州如期上線 Robotaxi 後,特斯拉也在推動新改款車的時間表。據我們瞭解,新改款縮小版 Model Y 將於今年內在美國交付,我們此前說的 7 座版 Model Y 今年 10 月會在中國和美國市場同步上線。
特斯拉高層也不斷變動,負責北美和歐洲銷售及製造的副總裁奧米德·阿夫沙爾(Omid Afshar) 6 月底離職。奧米德的業務目前分別劃給馬斯克和朱曉彤管理。今年上半年,特斯拉還有 5 位高管離職。
去年 4 月的高層動盪後,特斯拉的 SVP (核心管理層)僅剩馬斯克和朱曉彤,特斯拉至今沒有任命新的 SVP。
據特斯拉對供應商的反饋,硬體上 Optimus 還面臨部分關節電機容易過熱、靈巧手負載能力低、傳動裝置壽命短、續航短等問題。目前特斯拉仍在尋找多個靈巧手供應商送樣,嘗試至少 3 種不同的技術路線。軟體層面,特斯拉可能會使用更多合成數據訓練機器人模型,提升 Optimus 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完成複雜動作的成功率。
去年 10 月 10 日的 “We,Robot” 釋出會上,特斯拉曾讓數臺 Optimus 跳舞、給人倒酒、與人交談互動。但當時 Optimus 完成的大部分動作均由工程師遠端遙控。
一位特斯拉人士稱,目前 Optimus 只在特斯拉電池車間搬運電池,搬運效率不到工人的一半,還未從事更為複雜的汽車組裝工作。
按照馬斯克的計劃,明年特斯拉會生產 5 萬臺 Optimus 並在開始售賣;2027 年,Optimus 就會坐著 SpaceX 的星艦上火星;2029 年,Optimus 的年產量就會超過 50 萬臺。這已經是縮水後的版本,馬斯克原本想在 2027 年就把 Optimus 的年產能提升到 100 萬臺。這可能不是一個嚴謹的商業計劃。
特斯拉已經帶著數百家供應鏈公司做了三年機器人硬體開發,搭起了一條完整的人形機器人供應鏈。Optimus 研發團隊去年底就已超過 400 人。按照單臺 6 萬美元的成本計算,特斯拉原本計劃在今年支出的零件成本就超過 3 億美元。
我們接觸的特斯拉供應商,在今年以前並未質疑過馬斯克的量產計劃。“最開始很糾結,如果你不信,別人信了,那機會就是別人的,你不僅要信,還要信得比別人早。” 一位特斯拉供應商的高管說他們計劃為人形機器人產業投入 50 億元。
當地時間本週二,特斯拉股價收跌 5.34%。多家投行下調其二季度交付預期,理由是歐洲和中國市場需求疲軟。同時,馬斯克與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的爭執升級,引發投資者對潛在政策報復的擔憂。
前述供應鏈人士說,特斯拉可能會在今年股東大會上亮相第三代 Optimus ,馬斯克需要證明新品值得特斯拉股東和數百家供應鏈公司為此繼續投入、扭轉資本市場的負面預期。
題圖來源:《銀翼殺手 2049》
– F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