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主動不要撫養權的媽媽

本文授權轉載自:ONE文藝生活(ID:one_hanhan)
作者:髒腦丸,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我們都知道,有孩子的夫妻一般都不愛離婚;
畢竟分錢分房子可以有零有整,孩子可沒法劈兩半。
爭奪撫養權,可以說是離婚中最血雨腥風的一集。
印象中,夫妻倆都得來一句“孩子歸我”宣誓主權;
其實真到現實生活裡,張這個口需要很大底氣,甚至很多人會忍痛放棄撫養權。
我們採訪了三位主動放棄撫養權的媽媽們;
發現她們那雙鬆開孩子的手,比我們想象中要掙扎和沉重。

暫時放手,
是我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選擇
@summer

結婚之後我就轉崗備孕,接著辭了工作全職帶娃,沉浸在家庭生活中。
那段日子說不上幸福,只是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還挺有成就感的。
直到連續幾年都在升遷的前夫,要調到國外,跟我提出離婚。
我從沒想過那個生活不能自理,連乾淨襪子都找不到的老公會離開我,天真的塌了。
離婚是鈍刀子割肉,容不得我傷心難過,還有一筐事等著處理;
最難的就是孩子跟誰的問題。
身邊人的態度都是孩子理所應當跟著媽媽,我一開始也這麼想。
可是一算賬,離婚後前夫只給基礎撫養費,玩具怎麼辦?興趣班怎麼辦?
我是可以重新出去賺錢,但脫節了這麼久,真沒那個信心維持孩子現有的生活條件。
搖擺不定的時候,前夫告訴我他給孩子挑好了學校;
是一間私立的,有玻璃房的大圖書館,學生課餘在湖邊劃漿板。
和孩子溝通後,我簽了自願放棄撫養權的檔案。
孩子走了,好像把我的生活也帶走了。
先前我所有的習慣都是圍著家庭的;
早上定鬧鐘搶衛生紙,中午哄孩子吃飯,下午聽老公抱怨工作,睡前催孩子洗澡,讀繪本戴OK鏡。
原來覺得家裡都是我說了算,現在發現我擁有的價值感,全都建立在他們身上。
我試過給自己買東西,但快遞堆在門口我也沒心情拆。
試著去找工作,離婚忍著沒流的眼淚,都在面試後流完了。
這些我都無處傾訴,人家只會說沒要孩子的是你,這麼多年沒工作離婚還拿錢,你有什麼不開心的呢?
我也問自己,我是個自私的媽媽嗎?我有資格傷心嗎?
分家時候前夫態度很堅決,錢和孩子只能選一樣;
前夫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我選孩子才是真的自私吧?

他們覺得沒孩子的媽,
只為自己瀟灑
@李萍

離婚在現在不是新鮮事,但我一說孩子跟爸爸,對方眼神就變了。
有時候特別欠的同事還會故意問:
“你不想孩子嗎?”
“我兒子班上也有一個這樣的,沒媽。”
但是,離異沒要孩子的男同事就會被羨慕,每個月500塊撫養費還有人給養老。
他們這些屁話對我的傷害力,不及我對孩子思念的百分之一。
一開始按照判決來的,我和孩子一個月能見三次;
後來我到外地打工,只能三個月一次。
那兩年我們一面沒見,他爺爺奶奶怕病毒傳播,可是現在也不給見,只讓孩子跟我影片。
我對兒子態度越來越小心翼翼,而他對我態度越來越冷漠。
那次我勸他暑假來我工作的地方玩,他彆扭了一會兒,就扔下手機跑開了。
那一刻心真的涼透了,我忍不住猜是不是爺爺奶奶和他說什麼了。
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賺錢,就為了能把孩子接回我身邊。
剛回職場那段時間太難了,我原來是做HR的,也算認識不少大大小小的人;
但人家交人也是看實力的,原來用得著我時都好聲好氣;
離婚後我只是個好幾年沒工作的主婦,人家都不愛搭理。
剛開始我只能當個客房保潔,後來去了省會做銷售,然後當上了銷冠;
當我覺得一切要好起來的時候,主管約談我說,升職機會優先給有家庭的同事,讓我體諒一下。
因為我沒錢,我孩子被拿走了。
現在因為我孩子被拿走,人家又覺得我不需要錢和機會。
什麼公平,不要談了,都是笑話。
現狀就是什麼都要爭,什麼都要搶,我才拿得到。
我也不去想怎麼會變成這樣,沒有時間精力內耗;
只能繼續拼,我必須拼到比前夫有實力,理直氣壯地接回孩子。

受不了孩子說“想爸爸”,
我放棄了撫養權
@曉雪
前夫是出軌慣犯,隨手刷一個樹洞貼,我都能看見我前夫的影子。
為了離婚爭財產爭孩子,他還反手造我的謠。
那段時間,我一個月瘦了30斤,都不知道我自己是怎麼活下來的。
這段婚姻成了我的夢魘,就算離婚之後也總夢見前夫要害我,靠安眠藥我才能睡一個整覺。
孩子自然判給了我,我雖然不願再與前夫有來往,但還是允許他們看孩子的。
可是每次孩子跟她爸爸出去,我都有種被背叛的感覺。
我真看不得她見前夫那個開心的樣子,更聽不得她說想爸爸,想爺爺奶奶。
小孩子說這話當然沒什麼意思,但她是我的寶寶,我不想我的寶寶愛傷害過我的人。
好幾次我都控制不了自己,衝她大吼大叫“你爸就是王八蛋,你長大要做他那樣的人嗎?”
前夫知道我不跟孩子說好話,開始變著法兒搶孩子;
斷了撫養費,還去我孃家鬧。
我已經瀕臨精神崩潰,沒力氣和前夫這種沒底線的人周旋。
所以我同意了他和爺爺奶奶把女兒接走,求他們放過我。
我知道女兒一走,我們今後肯定聚少離多。
也只能自我安慰,以我現在的情況,女兒跟我在一起也是遭罪。
而我父母重男輕女,連我都不養,更不可能好好對她的;
給她爸是最好的選擇。他爸再不是人,也是她親爸。
可無法掩蓋的是,我最愛的人還是和我最恨的人生活在了一起。
放棄撫養權的媽媽們經歷了破碎的婚姻,又經歷了與孩子分別,完全沒有想象中逍遙。
她們更像是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卻沒有贏得任何。
有的媽媽迷失在舊秩序與舊回憶中;
有的媽媽追尋自身的強大,看似覺醒,實則也沒逃脫偏見桎梏。
法律強調“兒童利益最大化”,但公序良俗仍預設母親是天然的撫育者。
很多母親因為家庭放棄了事業發展,沒有經濟來源只好放棄撫養權,卻又要承擔不該屬於她們的愧疚感。
我們對母愛的評判不該只有“自私”和偉大。
她們也不該在血親與生計之間,選得這麼疼。 
好在,很多人正為此努力著;
全國人大代表張祖濤在 2024 年提交《關於就業招聘中強化性別平等審查的建議》,推動將單親母親納入就業歧視重點保護物件。
2025 年寧夏政協委員孫雲霞提交《關於推進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建議社群增設嬰幼兒託管照護服務,收費標準不超過家庭月收入的 10%。
制度能保護單親母親,而孩子幸福的童年,就需要我們大人共同努力了。
有個父母離異的朋友說,他小時候一直在當父母的情緒垃圾桶;
分不清父母對自己的好,是愛,還是出於對離婚勝利成果的爭奪。
婚姻不該是戰爭,好聚也該好散。
給孩子一個好童年,給對方留體面,也是給自己體面。
本文轉載【ONE文藝生活】微信公眾號,韓寒主編的ONE·一個 文藝閱讀應用官方公眾號,複雜的世界裡,一個就夠了。關注可搜尋微訊號:one_hanhan 本文所涉圖片如有版權,請及時告知,新增微訊號:bmyqqq聯絡。

▼精英說今日影片推薦

“在看”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