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大熱正引爆“AI+產業”,一條隱秘、羞澀的賽道,火了。
最近,外媒報道了一家來自中國的“神奇”公司,它們把AI植入“矽膠美女”以一種全新的“人機互動”方式,引爆海外市場。這家公司便是,把成人娃娃賣到“出海”的金三玩美,藉助DeepSeek帶來的風口異軍突起,讓國產AI成人娃娃做“全球單身愛不釋手的伴侶”。
當外界思考AI會以何種方式完成商業化落地時,“AI+成人”已經殺瘋了。
長久以來,提到成人用品,人們往往難以啟齒。但成人產業的發展速度卻是極快。根據DeepSeek分析,“中國成人用品市場從隱秘角落向主流消費領域。2023年,成人用品市場規模達到1794.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15%,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會突破2000億元。”
眾多成人用品中,跳蛋、娃娃是炙手可熱的產品,貢獻超90%的市場份額,出口量逐年攀升。成人娃娃層面,國內擁有成熟產業鏈,覆蓋生產、物流、銷售等環節。不過,成人娃娃產業迭代有瓶頸,“好的材料”普通人很難消費的起,成人娃娃也常被指責是“冰冷伴侶”。
來自廣東中山的金三玩美,想幹一件“不尋常”的事,顛覆全球成人娃娃賽道。金三玩美成立於2015年,由劉江霞、王慶豐夫婦共同創立。夫婦二人的夢想是,“成人娃娃普惠大眾”。
創業之前,劉江霞在服裝模特道具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她是看到了日本矽膠娃娃熱銷的契機,決定做一款材質抗打、有人味的娃娃。早期,成人娃娃高階市場基本被日貨佔領,低端市場魚龍混雜,夫婦二人創業維艱,他們決定在技術研發層面實現突圍,“出海”尋覓商機。
經過一番調研,劉江霞發現,“高階娃娃價格高昂,缺乏互動、太過冰冷,是行業主要痛點。”於是夫婦二人另闢蹊徑,用自研工藝、前沿技術,使成人娃娃不再冰冷。想法美好,現實骨感,擺在金三玩美面前的難題有很多,最大的難題是融資難,“VC/PE不看好成人用品”。
這也不能全怪VC/PE。當年,共享風口火爆,共享單車、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伴侶”等概念層出不窮,彷彿“萬物皆可共享”,進而得到了一批資本垂青。彼時,有一家名叫他趣的成人用品獨角獸備受資本關注,有投資人揚言,“他趣會是最牛的成人用品公司。”
他趣創始人黃天財是炙手可熱的創業明星,他把成人用品做成了平臺,產品線覆蓋飛機杯、跳蛋、成人娃娃等。但他趣後來翻車了,成人產業太卷,它們想到了“共享伴侶”結果出事,從此一蹶不振、留下一地雞毛,把投資人坑慘了,“成人用品的盡頭是平臺。”可平臺化風險太大,他趣是最好的“前車之鑑”,VC/PE談“成人”色變,沒人敢冒風險。
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業者想拉融資不容易,沒融資就難以規模化或被動等死,因為國內成人產業太捲了。百度文庫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國內共有103.29萬家公司從事成人用品相關業務。”想在103.29萬家公司裡脫穎而出,難如登天。金三玩美的想法是,做爆品。
做個爆品出來,一旦火了,就會有人持續訂購,再分期發放,第一批買入的錢,就成了下一批產品的資金。這類模式近幾年很火,“先讓消費者支付一部分定金,貨到結算尾款。”
該模式用創投圈的話說是,“產品融資”。為了打造理想中的爆品,劉江霞、王慶豐夫婦放棄了成人娃娃走量的選項,他們三手抓。一是,在材質工藝上精益求精、對細節要求嚴苛,包括模具、熨平瑕疵、皮膚紋路、清洗、妝容、指甲美髮等環節,儘可能的“接近真人”。
二是,探索前沿科技,將AI技術與娃娃融合。三是,把成人娃娃的價格打下去。2024年,金三玩美推出了一款透過AI語音智慧實現“人機互動”的成人娃娃,在海外引起了一陣小高潮,金三玩美整合了ChatGPT、Llama模型,娃娃價格僅是日本主流產品的十分之一。
2024年底,金三玩美的新品AI娃娃MetaBox被全球瘋搶。據瞭解,該娃娃具備長期記憶能力,能提供包括溫柔、活潑、知性在內的8種不同性格及情緒,堪稱消費者的“溫情伴侶”。商業模式上,金三玩美不光賣“硬體”娃娃,還有“軟體”服務,“想要持續體驗AI互動功能,需額外支付100-200美元的訂閱費。每個娃娃首次使用AI服務免費,到期要付費。”
如果不續費,外國人手裡的娃娃可能會當場失憶。近日外媒報道,MetaBox在全球受歡迎程度超乎想象,“相比未來價格昂貴的成人機器人,MetaBox的價效比更適合有特殊需求的普通人。”續費服務,在其它行業有沒有效果不好說,但成人產業的特點是讓人“上癮”。
目前,金三玩美的MetaBox在北美、日本、歐洲等市場產品售罄,海外呈現“一伴侶難求”的局面,DeepSeek爆火後,金三玩美考慮將DeepSeek接入MetaBox,“把娃娃變成人”。
AI成人娃娃起飛,又刺激了一波概念股。漢威科技、申昊科技、道恩股份等多隻個股上漲。這些上市公司有向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提供電子皮膚感測器的,有生產TPE(熱塑性彈性體材料)的。金三玩美生產的AI成人娃娃用的就是TPE材料,“萬物皆可共享”沒成真。
“萬物+AI”看來更靠譜。DeepSeek帶來的不單單是好用的大模型,它會賦能任何產業。就在剛剛,DeepSeek宣佈了一件振奮中國AI的大訊息,選擇在GitHub上線,開放DeepEP。
“DeepEP是MoE模型訓練和推理的ExpertParallelism通訊基礎,可實現高效最佳化的全到全通訊,以支援包括FP8在內的低精度計算,靈活的GPU資源控制,用於計算通訊重疊。”
說得簡單一點,DeepEP可簡化訓練、推理過程中的資料交換,進一步擺脫對GPU的依賴。當前,各路大廠幾乎都接入了DeepSeek,隨著DeepEP的釋出,國產AI大模型會越來越好用,AI賦能各行各業的價值也會加深,就像金三玩美的AI成人娃娃,以前存在過“人機互動”的娃娃,但很“生冷”,接入大模型就不一樣了,娃娃會思考、回答,想問的問題。
它的本質是一個“不會自己行動的真實伴侶”。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是帶來“自己行動的真實伴侶”。這條賽道,中國公司依舊強大。前段時間,中國科技熱度最高的事件是,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參加了一場國家超高規格座談會並現場發言,點燃了前沿技術方向。
更點燃了中國新生代科技創業者的激情。一些科幻片裡出現的“黑科技”開始走入凡間,比如杭州新晉崛起的獨角獸AI眼鏡公司Rokid,它們被譽為“杭州六小龍”之後的第七家AI明星公司。Rokid創始人祝銘明在一場峰會上向臺下觀眾展示了,“AI眼鏡的無所不能”。
“他的發言稿就在眼鏡上,翻頁透過手上的戒指完成。”除了“隱身發言稿”,這款眼鏡兼具照相、翻譯、問答搜尋、識別物體、聲紋付款、快速充電等功能,一個眼鏡搞定一切。
這邊杭州一眾年輕人各顯神通,“第一創業重鎮”的深圳,同樣不甘寂寞。也是在剛剛,人形機器人公司眾擎科技來了個超級大招,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機器人前空翻特技”,這個技術全球還沒有公司可以做到,真正的技術飛躍,“走不是機器人的特點,要快速行動。”
快速行動是很難的,需要穩定性。號稱“打造全球最領先人形機器人”的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手上的Optimus,曾被全球期待。然而,Optimus只能做些基礎動作。外界一度質疑馬斯克“畫大餅”,稱他的精力用在了美國大選。事實是,Optimus的量產計劃沒有下文。
2025年初,有訊息說,Optimus計劃2025年步入量產階段。是否真量產?馬斯克沒明確表態。多個券商研報說,Optimus要在2026年大規模量產。要是前幾年,市場真的很期待,現在?中國前沿科技全面爆發,技術引領全球。單一個AI成人娃娃,已讓全球“瘋魔”。
相信,上述公司只是中國AI賦能產業的第一批創新者,未來會有更多公司驚豔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