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來都來了了,還是跟小弟們對比一下吧:4090,5070 上桌:












開機,一次點亮,裝驅動:

好久沒裝過 Quadro 卡了,需要安裝專用的 Quadro 驅動版本號差不多與 Studio 同步:

進去驅動面板,多了不少新的顯示介面,驅動的版本是 576.02:

久違的 ECC 介面,5090 後被老黃砍掉了,專業卡和消費卡劃清了界限:

解析度控制也有點不同,可以直接選擇 SDR 還是 HDR,好奇這個為什麼不下放到消費卡:

這個系統拓撲介面也挺有意思,不知道為啥遊戲卡沒有:

還有個奇特的 GPU 佔用率介面,感覺沒啥用處:

待機功耗在 28w 左右:

整機待機功耗 80w (9800x3D)

是的,你沒看錯 32G 記憶體 + 96G 視訊記憶體


神奇的事情來了,msi Afterburner 居然支援 RTX PRO 6000,這下可玩性就大了而且最神奇的居然是功耗控制最多能 -75%!!!也就是 150w 的效能,這是要上筆記本嗎?😂

跑了下 TS 和 TSE,效能還行:TS 圖形 51776

TSE 圖形 28009

既然是玩,那我們超超頻吧:核心+350,視訊記憶體 +2000TS 圖形 54300

TSE 圖形 30019

Steel Nomad 16804

Port Royal 42374

值得一提的是,這貨跑起來真的是 600w

滿負荷時的發熱:


但是我發現個很有趣的事情,把功耗控制在 80%,也就是 480w,降壓超頻跑出來的成績居然比 600w 預設高得多:TS 圖形居然有 52500,比起 600w 超頻後的 54300,也就小降 2% 而已,但是功率省了 20% ,那我浪費 120w 功耗幹嘛,當電阻絲嗎?


胡亂跑了下,不小心衝了排行榜

總結:目前還在初期體驗中,等回過頭來記憶體到了,再測試下 AI 部分的效能,總的來說溫度等方面讓人滿意,功耗有點大,我儘量測試一個折中的降壓點,保持效能的同時,發揮最大的散熱效果。不得不說 FD Ridge 真的是為公辦卡定製的機箱,吹透式散熱完美匹配公版的設計。最後,價格有點美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