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鬼天堂”薩莉亞,已經被新的平替偷家了

薩莉亞不再是那個“唯一”了,消費者的選擇變多,就能挑出在口味上更契合、用餐環境更具氛圍感、服務更熱情周到的平價西餐品牌。而這些正是薩莉亞為了控制成本,在某種程度上犧牲的維度。
“薩門!”
作為“薩門死忠”,劉雨聊起薩莉亞,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愛。對劉雨而言,薩莉亞是“社畜快樂餐”。在一線城市比較熱鬧的位置,她花十來塊就能吃到焗飯或者意麵,而且坐得舒舒服服,“還不是外賣小作坊”。
但是,最近這個打工人的“快樂老家”,卻在中國內地陷入利潤下滑的境地。
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資料顯示,2024年9月至11月,薩莉亞中國區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分公司的銷售額小幅度增長,但營業利潤卻分別較2023年同期下降17.3%、7.5%和4%。
在薩莉亞全球餐飲的佈局中,亞洲一直是至關重要的板塊,中國內地更是重中之重。以2024財年為例,薩莉亞亞洲市場營業利潤為116.19億日元,佔整體營業利潤的78.17%;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營業利潤為83.54億日元,佔亞洲市場營收的71.90%。
對於中國內地業務的利潤下滑,薩莉亞的解釋是“消費環境變化”。但隨著餐飲市場的價格大混戰愈演愈烈,面對諸多試圖從平價賽道分一杯羹的對手,薩莉亞在打工人心目中的白月光地位岌岌可危。
打工人的快樂老家,不香了
作為“義大利沙縣”,薩莉亞最穩固的人設,一向都是品類豐富、價廉物美、量大管飽——哪怕是預製菜,試過的人往往都會“真香”。
想想看,在薩莉亞你能吃到10元左右的沙拉、15元左右的意麵、20元左右的比薩,哪怕點一瓶紅酒,也不會超過100元。最後點了一桌菜,結賬時仍然不過百元上下,已足以讓兩至三人吃到撐。
錢包告急的時候,走進薩莉亞就是最佳選擇,這份 “窮鬼西餐廳” 的選單,隨便點都不心疼。
在薩莉亞,人均幾十元就能實現“西餐自由”
(圖/IC photo)
能做到平價,靠的是壓縮成本,而最大的秘訣在於供應鏈管理。從創立之初,薩莉亞的目標就是成為餐飲業的“直銷企業”。透過借鑑服裝行業的SPA(自有品牌專業零售商經營)模式,薩莉亞構建了“產品開發—原料生產—加工—交付”的直銷系統。
據薩莉亞官網介紹,公司在澳大利亞擁有自己的工廠,主要產品是漢堡牛排和白醬。此外,薩莉亞還在日本培育自己的生菜。市場上的1棵普通生菜只能製作2~3盤沙拉,薩莉亞認為效率太低,因此培育出更大的生菜,1棵生菜能製作5~7盤沙拉。
至於餐廚部分,薩莉亞採取的是眾所周知的中央廚房模式統一加工,先由中央廚房將食材製作成半成品,再配送至門店,這樣不僅能減少門店後廚人力,還能實現出餐標準化,提升效率,從而提高翻檯率。
薩莉亞的直銷系統(圖/薩莉亞官網截圖)
在門店選址和人力管理方面,薩莉亞也秉持著極致省錢的宗旨。在門店選址方面,薩莉亞避開租金高昂的核心商圈,傾向於選擇租金相對較低的區域,比如商場的邊角位、寫字樓的底商等。人力管理上,薩莉亞更青睞日結的兼職小時工,比如廣州薩莉亞200家門店就有小時工3000人,正式員工僅有1800人。
儘管如此“摳門”,但薩莉亞在北上廣地區的營業利潤仍然出現下滑——當然,從整體情況來看,2024年中國餐飲業整體都不太好過,租金和人力成本水漲船高。因此,無論薩莉亞再如何拼命省錢,也免不了受到影響。
但成本上漲迅速傳導到了價格上,消費者就不太高興了。
2024年7月,薩莉亞曾因漲價而衝上熱搜。有消費者反映,牛肝菌雞肉芝士烤飯、金槍魚沙拉、水果沙拉等產品漲價1~2元。對此,上海薩莉亞回應媒體稱,部分菜品價格上漲屬實,主要是因為人工成本與原材料成本不斷攀升。
由於一直把平價作為鮮明的品牌標籤,因此即便是小幅漲價,也很容易挑動消費者的敏感神經。圍繞這次漲價,消費者討論不斷。有人體諒企業的難處,也有人難以接受價格的變動,表達強烈不滿。
有網友反映薩莉亞漲價(圖/社交平臺截圖)
對於一部分消費者而言,如果說漲價還屬於情有可原的部分,那麼部分菜品“縮水且質量下降”的情況則完全不能忍。鄭嘉就曾發帖吐槽。她告訴《新週刊》,去年11月,她發現薩莉亞的塞拉諾火腿比薩在選單上的尺寸由8寸變為6寸,雖然價格相應調降了2元,但她卻覺得餅底的口感改變了。“市場變化,商家要漲價也是正常的,但是質量降低就不能接受了。”鄭嘉說。
從資料來看,薩莉亞在中國也有點“賣不動了”。據晚點LatePost報道,薩莉亞將這次的利潤下降歸結於整體消費環境的變化,其在中國內地市場門店數量增加約10%,但同店銷售收入卻下降約10%。
當消費復甦不及預期,一直將中國市場視作戰略核心並寄予厚望的薩莉亞,前行之路也變得崎嶇坎坷起來。
低價大混戰,薩莉亞“被偷家” 
事實上,整個餐飲行業正深陷凜冬之境。不只是薩莉亞,眾多餐飲品牌都在銷售困境中掙扎,市場低迷的消費熱情讓行業舉步維艱。
一線城市的餐飲業面臨成本上漲和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經營難度更大。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4年全年餐飲收入突破5.5萬億元,同比增長5.3%;但北京、上海、廣州的餐飲收入增速卻低於全國資料,北京和上海相較去年增速均為負,分別為-4.9%和-5.4%,廣州則詳細公佈了1—11月的資料,累計增速為1.7%。
為了促銷拉客,多個餐飲品牌開始降價。2024年以來,海底撈、呷哺呷哺、鄉村基等知名餐飲企業都下調菜品價格;和府撈麵更是官宣降價約32%,從高端面館市場中轉身,被媒體評價其“放下身段求生存”。價格戰的戰火已然蔓延至餐飲業,市場格局在震盪中重塑。
“放下身段”的和府撈麵,從高端面館市場中轉身
(圖/IC photo)
餐飲企業降價,也因為察覺出消費需求正發生轉變。消費者不再單純追求品牌溢價或高階體驗,而是愈發注重價效比,實惠成為決策的關鍵因素。當前“平替”概念盛行,消費者熱衷於尋找那些既能滿足味蕾需求,價格又更為親民的菜品。
向來與高客單價離不開聯絡的西餐市場,也崛起了一批平價西餐品牌。2024年5月,必勝客在廣州開出首家“Pizza Hut Wow 樂享店”,標誌著必勝客入局平價西餐賽道。包括豪客來、盧家媽媽等品牌在內,整個平價西餐市場競爭激烈。
這也意味著,薩莉亞在一線城市仰仗的低價核心優勢逐漸丟失,市場份額被蠶食。薩莉亞不再是那個“唯一”了,消費者的選擇變多,就能挑出在口味上更契合、用餐環境更具氛圍感、服務更熱情周到的平價西餐品牌。而這些正是薩莉亞為了控制成本,在某種程度上犧牲的維度。
“不是非薩莉亞不可。如果有品牌比薩莉亞好吃便宜,並且位置合適,肯定是可以取代的。”劉雨生活在廣州,她認為,到目前為止,雖然出現了不少新的平價西餐品牌,但知名度還不及薩莉亞,門店也未在核心商圈全面鋪開,因此暫時替代不了薩莉亞。
即使短暫受挫,薩莉亞仍然堅定地拓展中國內地。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2024年7月至9月期間,薩莉亞在北上廣淨新增60家門店,截至報告期末三地門店總數達447家。據日經新聞報道,薩莉亞計劃在中國內地開設1000家門店。為此,其向廣州子公司增資3000萬美元,用於在廣州建設新工廠,主要生產醬汁、義大利麵、比薩等產品。
以中國內地為核心市場的薩莉亞,沒有放棄擴張的腳步
(圖/IC photo)
薩莉亞表示,公司將把現有工廠的生產業務轉移到新工廠,以穩定產品供應、降低成本並提高產能。新工廠力爭在2026年1月正式投產。
薩莉亞加碼海外市場,也跟日本業務不景氣有關。日本長期存在的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資源價格飆升等問題,以及日元貶值引發的食材和能源價格上漲等影響,使得日本外食產業持續面臨嚴峻的經營環境。
據日經新聞報道,2024財年,薩莉亞日本國內業務的營業利潤約為27億日元,而上一財年為虧損14億日元。現有店鋪營收增長23%,顧客人數增長19%,時隔4年才扭虧為盈。
從戰略上,薩莉亞不斷構築直銷系統的壁壘,期望在日元貶值、維持低價的逆風之勢中仍能壓降成本,並以此吸引顧客。除了計劃在廣州建新工廠,薩莉亞還在去年10月宣佈投資約95億日元,在日本岐阜縣神戶町建設生產沙拉和比薩等產品的新工廠。
在中國,薩莉亞仍擁有一批忠實的食客,他們欣賞薩莉亞這樣簡約、標準、味道又不會太出錯的平價西餐。他們和薩莉亞董事長正垣泰彥一樣相信:“真正好的東西,應該既便宜又好吃。”佇立在發展的十字路口,薩莉亞正努力穿越餐飲業的寒冬。
原標題 |  摳搜薩莉亞,被“平替後浪”偷家了
題圖 | 《食分喜歡你》
作者 | 羅隱
(應受訪者要求,劉雨、鄭嘉為化名)
參考文獻:
[1] 劉婧汐.餐飲行業,下沉再下沉.21世紀經濟報道,2024-09-05.
[2] 筱原英樹.薩莉亞在中國利潤大增,拉動整體凈利創新高.日本經濟新聞,2024-10-14.
[3] 詹丹晴.薩莉亞中國收入超25億元!必勝客也開“窮鬼餐廳”搶市場.南方都市報,2024-10-17.
[4] 吳容.連“窮人西餐廳”薩莉亞,都遭遇到了消費低迷?.小食代,2025-01-10.
[5] 陳嘯.同店銷售下降約10%,北上廣的營業利潤均下滑,薩莉亞也遇困了?.筷玩思維,2025-02-05.
推薦閱讀

網易文創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微信編輯 | 與  山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長期招聘作者,稿費千字300到800
公眾號後臺回覆“招聘”即可檢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