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再見愛人播了以後,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說:好喜歡葛夕啊。
不光在節目裡,精氣神兒特別足。

而且身材非常好。

很多同學都說,她整個人狀態,哪怕是跟7、8年前的舊照對比,也不顯老。反而看著眼神更堅定了。

我刷了很多葛夕的帖子,她自己曾經說過:
跟 22 年對比,今年因為生病吃藥胖了 15 斤。

但評論區,好些人都說:
感覺 120 多斤更好看、更有力量、有野性美。

那麼今天,就藉著葛姐的例子跟各位聊聊:
為啥葛姐「胖到」120+,狀態反而更好了?
以及,為啥 120 斤這個體重,對大部分女生來說,其實才是「完美體重」?
女生 120 斤
基本跟「胖」沒關係
我知道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覺得120斤這個數字,算胖、算大碼、大基數,卯足了勁兒想瘦到兩位數。

但是,咱們實打實算一下 BMI,以葛夕姐為例,她身高 169cm。
哪怕是從 108 斤,「胖到」123斤;
BMI 也只是從 18.9 的「正常偏瘦」,漲到了 21.5的「正常適中」。

完全是健康範圍,根本就不叫「胖」。
而且,哪怕你身高沒有葛姐這麼高,咱們可以看這個表格。

對於身高在 158 以上的同學,120 斤,完全就是「正常」且完美的體重。
如果你身高 175+,甚至還可以再多重點。
為啥我建議各位追求健康範圍內,更高的體重數字?
因為首先,根據文獻研究,對於亞洲女性來說,BMI 在 20-25 之間,全因死亡率是最低的。

而且,胖不胖,看的是「體脂」,而不是「體重」。
你可以跟我做一個自測。
摸著自己肋骨最下緣,到骨盆邊上這塊,連一條線,然後跟自己的腰線做對比。
如果兩條線差不多,女生的體脂就在 25% 左右(上下 3%)。非常健康。
往裡凹,就是25%-;往外凸,就是25%+。

你看葛姐,現在雖然更重了,但體脂還是 28% 左右,屬於正常範圍。

哪怕你需要減脂,我也不建議各位太頻繁關注體重數字。
因為體重數字,受太多因素影響。
拉💩、水腫、壓力……
天天看、經常波動,會給人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屬於自找麻煩。
如果想要量化進步、給自己信心,我建議:
1️⃣ 每週同一天稱一次體重,掉秤速度控制在 1% 左右。
2️⃣ 每個月同一天量腰圍,關注圍度變化。
然後刷完脂,你肯定會跟著掉一些體重。
下面咱們來聊一個非常反認知的觀點:
為啥我建議各位
再把體重漲回去
因為相同體重情況下,脂肪少、肌肉就多,脂肪多、肌肉就少。
靠增肌長起來的體重,和靠脂肪堆起來的,可以說「判若兩人」。
給各位看幾個「相同甚至更高體重」,但身材大變樣的案例,你馬上就能明白我在說啥。
這姐姐,體重不變,但肚子上的肉,全緊了。

還有這位,相同體重,但整個人小了一圈。

更神的是這姐們兒,重了10 斤,但整個人跟抽條了一樣,看起來更緊實了。

而且,增肌之後的身體,不光是好看,還賊好用。
咱們拿葛姐舉例。
「再見愛人」第二期,嘉賓坐在沙漠戶外錄節目。

隨著氣溫降低,黃聖依、麥琳,包括楊子,都裹了一層毛毯防寒。

但體脂、肌肉量都合適的葛姐,在入夜之前,就穿了一個背心,根本不怕冷。

而且,體重上來了,不光能保暖,你的心臟供血功能也會上一大截兒。
還是拿葛姐她們舉例,再見愛人第六期,她們在外頭旅遊。一天又是徒步、爬山、坐船,其實非常累。

到後半程要爬山、上臺階的時候,旁邊黃聖依夫妻明顯就已經有點走不動了,得互相攙扶著。

包括李行亮,想要抱麥麥,最後也沒抱動、摔了。

就葛夕自己,啥也不用扶,還拎著一大兜子,爬得輕鬆、默默看戲。

而且,最新一期,她跟留幾手在景區坐觀光雙人電動腳踏車。
車壞了,留幾手推不動,她一把抓著就往前走。

留幾手蹬車得滿臉通紅,葛姐面不改色、甚至都不用扶著。

最重要的是,你像葛姐,開始漿板、跳傘、翼裝之後,心態眼瞅著越來越棒了。
對自己的體重也不焦慮了、碰到愛吃的東西多吃點也覺得沒關係了,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完成動作和挑戰上頭。

那麼普通人,如果你想身材好看、生活好用、心態好鬆弛,想要開始入門增肌。
我給各位選了四個入門級力量訓練動作。
上手快、效果好。你一週挑出來兩天訓練,每天 1 個動作,每次 5 組,1 組不少於 12 次就行。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動作
動作 1 :俯臥撐
如果你想要解鎖標準俯臥撐,我其實不太建議從跪姿開始,你就記著 1 個標準。
從牆上、推到桌子、再推到地面,倆腿直愣愣的,就改角度就行。

這動作能夠練到胸肌和三頭,然後動作軌跡還帶著肩胛骨上旋,能夠改善肩胛骨下旋來帶的溜肩。
有些新手可能練完俯臥撐胸不疼,但是肋骨疼,這也挺好的,因為這動作肩胛骨軌跡屬於上旋到一半有個前伸,你相當於練到了前鋸肌,這肌肉強化了也能拉著肩胛骨更貼近胸廓,改善翼狀肩胛。
動作 2 :引體向上
引體的話,我建議你可以淘寶先去購買一條中學生引體考試輔助帶子,這玩意拉力特別強,一般是有三根阻力,可以從三根、慢慢降到一根、然後不用。

引體向上的降階,除了助力帶輔助,還有更好上手的「後仰引體」,也叫「斜引體」。
可以在一個單槓上,腳部著地,上身傾斜進行練習。

之前有人說,家裡沒有👆這個器械。也可以備一個「分體雙槓」替代,長這樣:

引體向上的做法,非常簡單,就是放到底,然後拉的頭過杆子,動作慢、穩、後背有持續的張力感。

這動作是我這兩年最喜歡的動作之一,因為發展太全面了,你就說為啥現代人很多「圓肩」「駝背」「頭前伸」「肩膀內扣」的毛病。
說簡單了,就是身體「前半扇兒」和「後半扇兒」力量不均衡,老勾勾著,後側肌群太弱,引體這動作,可以說是一步到位。
動作 3 :後撤弓步蹲
這動作真的有點意思,我每次練完第二天屁股疼的,光是坐在馬桶上都覺得肉疼,起身可以說是趔趄。
跟傳統的那種箭蹲不同,這個動作要求你前腳不動,後腿向後撤,來個漂亮的 90 度。

這動作除了能練到大腿前側肌肉,因為是單腿動作,也能帶著點足底,但我覺得最棒的是整個過程中,支撐腿的臀大肌屬於離心收縮狀態,膨脹感十足,練完可以說會覺得自己多了個屁股。
動作 4 :硬拉
標準硬拉難度不是特別大,先撅屁股,維持腰椎伸展的狀態,小腿垂直地面,讓啞鈴碰一下地,然後再起身,算 1 個。

但這個動作初學者可能往下放啞鈴的時候會彎腰,我的建議是你可以拿那種 4L 的礦泉水桶,相對大一點,可以減少一些動作行程。
然後想要進階的話,可以踩著家裡門口的那個門框,往下放水桶,再進階就是站在臺階上,往下一級的臺階上放水桶。
齊活。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動作
最後,如果看到這裡,你還是沒辦法擺脫對體重數字的焦慮,我非常能理解。
很大程度上,我覺得這其實不是你的問題,而是暴露在公眾視野的身材、體形、體重太過於單一了。
咱們今天,就來讓它稍微豐富一下。
這是 140 斤的鄭欽文。

這是引體向上負重 120 斤、也就是能背一個人引體的張雨霏。

這是挺舉一次效能舉起 334 斤、差不多相當於 3 個普通女生的李雯雯。

當你把目光放到更廣闊的世界裡,一定會發現:
有意義的數字,遠不止體重秤上的那個。
真誠祝福各位,像這些奧運冠軍一樣,擁有更多、更有意義的數字裡程碑。
啾咪(深沉版
減肥的時候,如果說有啥玩意。
吃了就能 刷脂提速。
無他,指定是 Omega-3
叔貴店鋪熱情奉獻,WHC 魚油。
甭管你是刷手機、盯電腦,累到 眼睛乾澀。
還是工作勞心勞力,感覺 腦子轉不動,卡殼。
亦或者 無效休息,炎症反應,睡醒也累。
還有輔助減肥 消除內臟脂肪。
WHC 魚油,每一天一粒,全都能管!
👇 歡迎點選圖片瞭解詳情👇

如果你想要減肥更快更快更快。
家裡就能練,越練越瘦,越練身體越好。
叔貴減肥課 3.5 歡迎瞭解一下。
👇謝謝你的信任,點選下圖就能瞭解👇

➊ 室內鍛鍊,不佔地,耗時短
出門跑步,叔貴也有「音訊陪練」
叔貴減肥課 3.5 從「力量訓練」到「心肺強化」再到「按摩恢復」統統都有。
不用擔心做不了,配置叔貴 & 雙教練拍攝,從「降階」「標準」「升階」演示不同難度。

家裡練膩了,出門跑步也有「音訊跟練」。
初學者慢跑、進階間歇跑、大神加量跑,總能滿足你的需求。
課程課表設定清晰。
14 天的訓練時間裡總耗時就 3 小時。

➋ 每月固定打卡激勵
我攢局,你參與,大家一起減肥打卡。
還有獎品拿,最高獎金 699 元。

➌ 科學方案,見效特誇張!
打工人、寶媽沒時間鍛鍊,能瘦!
0 基礎,心肺差、怕跑跳,能瘦!
小基數,掉秤慢,能瘦!
@patricia
體重減去20kg,褲子丟了好多條

before after
@ 大胖
贅肉消失,腰部緊緻

before after
@小能貓沒有指甲
腰圍減少 7.2cm,腰線明顯

@ 白夢黑貓
體重減去 11 斤 腰圍減少 9釐米

before after
叔貴的減肥課。
目前已經幫助超級多同學收穫了好身材。

叔貴減肥課 3.5
● 8 套完整跟練
小白能練,大體重能練,高手也能練
● 3 套跑步音訊跟練
初學者慢跑、進階間歇跑、大神加量跑
● 58 個動作精講
除了教動作,還有升階、降階替換
● 出差鍛鍊補丁包
手法按摩、1平米鍛鍊、不費時不費事兒
● 每月固定有獎打卡
最高價值 699 ,只要練了就回本
● 線上教練 & 客服
有啥不懂,你就問,不回覆是小狗
👇謝謝你的信任,點選下圖就能瞭解👇


# 閱 讀 推 薦 #
關鍵詞
叔貴
動作
就是
引體
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