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員工:回到老家,看到學生時代的“手下敗將”如今在行政事業單位、央國企等…內心失落

春節期間,一位滴滴員工回到老家探親。看到曾經學生時代的“手下敗將”現如今在機關、事業單位、央企、學校、醫院等單位混得風生水起,而自己卻面臨網際網路大廠的裁員焦慮,內心感到失落。
他在文中認為:儘管自己在網際網路行業短暫高薪,但面對考入體制內的同學們,意味著穩定的職業生涯、廣泛的人脈關係和較高的社會地位。自己那一點高薪顯得不堪一擊。感慨自己在大城市只能勉強立足,過個生日都湊不成一桌。
在大喇叭看來,無論是大廠員工還是Gwy,如果處在基層崗位,那都是一個普通職位而已。大廠員工起點薪資高,待遇好。但大多數人的職業生涯可能只能持續到40歲左右,甚至在35歲時就面臨被裁員的危機。Gwy最大的優勢在於工作的穩定性和相對輕鬆的工作環境(儘管某些崗位有些時候非常忙碌,但不會天天996,加班發生機率比較小),即便沒有上進心,只要不犯大錯,也能安心工作到退休。
拿大喇叭身邊兩個朋友舉例,一個是大廠基層程式設計師(2023年入職),另外一個是某二線城市基層Gwy(2015年入職),透過收入資料對比,我們能有個清晰的認識。
大廠程式設計師:
首先,大廠員工的職業生涯受入行時間的影響極大,不同時間點進入行業,其發展軌跡和收入曲線截然不同。2013年和2023年就會有很大區別。
2013年,正值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如今大家手機中常用的APP大多是那個時候前後誕生。在這一時期加入大廠的程式設計師,除了入職條件低(二本就能校招入職),大多數能夠享受到行業發展的紅利,他們的薪資增長和職業晉升機會也相對較多。正如雷軍所說:“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這句話用來形容當年入職的大廠員工很恰當不過。
然而,到了2023年,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移動網際網路紅利不在,發展陷入停滯,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開始進入調整期。許多網際網路大廠為了應對市場變化,開始實施降本增效的策略,這個階段,各大廠傳出的裁員新聞頻發。對於在這一時期入行的大廠員工來說,入職條件很苛刻(校招要求985大學碩士),並且他們面臨的薪資增長和職業發展機會對比2013年萎縮不少。行業的下行壓力使得新進者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
朋友2023年,25歲碩士畢業後透過校招入職一家大廠,給出的年包25萬。假設他的職業生涯持續到40歲,並且每一步都在關鍵點晉升。大概能拿到的總收入大概在720萬(稅前收入)。然而現實情況下,對於很多大廠員工來說,35歲之後面臨職場天花板,收入可能會急劇下降,尤其是那些高齡基層大頭兵,他們被最佳化、拿大禮包的風險很大。
至於2015年入職的某二線城市基層Gwy的朋友,他目前包括獎金和公積金在內的年收入大約在17-19萬之間。假設他從25歲碩士畢業開始進入體制內,一直到65歲退休,不考慮升職,理想情況下,他的總收入可以達到760萬。此外,退休後每月7000元的退休金,15年的退休生活將帶來額外的126萬收入,總計886萬。
從經濟角度來看,大廠員工他們能夠比較快的積累財富,勉強能夠在二線城市買房買車。這對於家庭經濟背景不好,需要在大城市快速安身立業還是不錯的。
從社會地位來看,大廠員工的社會地位與醫生、Gwy等職業相比有所差距。他們的工作生活相對獨立單調,社交活動較少,業餘時間除了加班,大多數時間都宅在家裡休息。簡而言之,他們被人需求的感覺較弱,除非是電腦出現問題,否則很少有人會想到他們。
從持續性來看,技術、知識的快速更新迭代要求大廠員工不斷學習,以保持自己的競爭力。
對於追求高收入和快速職業發展的人來說,大廠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對於追求穩定和長期職業安全的人來說,Gwy可能更合適。

源 |  螞蟻大喇叭(ID:mayi_zzfriend
作者 思齊大神  ;  編輯 | 荔枝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