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個小廣—
過去25年,加拿大房地產市場經受住了包括全球金融危機和疫情在內的每一次危機的考驗。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反覆無常的政策,可能成為壓垮本國房市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旦“滯漲”,也就是通脹上升與經濟衰退並存來到,加拿大的房價可能會呈現斷崖式的下跌。


圖片來源:Amir Salehi/The Globe and Mail
過去幾個月,加拿大多地房屋銷量大幅下滑,房價持續下跌,庫存不斷累積。尤其是在多倫多和溫哥華,許多曾被投資者青睞的公寓單元無人問津,對家庭買家幫助有限。消費者信心也跌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點。
資料顯示,全國房屋銷量在3月下降9.3%,跌至2009年大衰退谷底以來的最低水平;多倫多僅售出5011套房,是自1995年以來同期最低。而房價方面,加拿大房地產協會的MLS綜合指數顯示,全國房價同比下跌8.5%,連續第三個月下滑。
許多1月份還在積極尋找房源的加拿大人此後退出了市場。
危機全面爆發!
多倫多近6000套公寓遭取消或停擺,
建築商集體踩剎車!
潛在買家的止步,只是危機的一個方面而已。更糟糕的是,建築商自己卻停下了腳步。

“目前房屋建設活動極其緩慢,我們經歷了近兩年的市場低迷,”滑鐵盧地區房屋建築商協會(Waterloo Region Home Builders’ Association)的規劃師兼主席馬西奧(Larry Masseo)表示。
除了貿易和經濟的不確定性,馬西奧指出,一系列持續的力量衝擊著該行業,包括市政審批緩慢、開發費用上漲以及建築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增加。
由於建築商面臨審批慢、成本高、人力物料短缺等多重壓力。安省3月新屋開工量年化僅3.9萬套,創下2009年以來新低。
房地產研究機構Urbanation的最新資料顯示,自2024年初以來,多倫多已有8個專案、共1,899個公寓單位被取消;另有3個專案(338個單位)暫停開發,6個專案(1,434個單位)則正轉為租賃用途。

圖源:51記者拍攝
多倫多大學基礎設施研究所所長、地理與規劃系教授馬蒂·謝米亞齊基(Matti Siemiatycki)直言:“整個市場邏輯已經徹底翻轉。”
Urbanation 在4月中旬釋出的報告指出,在大多倫多及漢密爾頓地區,2025年截至目前已有28個專案、共5,734個單位被取消、暫停、進入接管程式,或改建為出租房;相比之下,2023年全年僅有7個專案。
在多倫多以外地區:Halton區有1個專案取消、1個暫停;Peel區3個專案暫停;York區2個暫停、1個取消;Hamilton區2個暫停、1個取消。
開發商“燒錢”硬撐:
新公寓銷量創30年最慘紀錄!
Urbanation市場研究資深經理邁克爾·涅茲戈達(Michael Niezgoda)表示,進入法院接管程式(receivership)的專案會有公開記錄,而專案取消則來自業內“口耳相傳”的訊息。
涅茲戈達說:“許多樓盤預售階段難以達到融資所需的銷售目標,或因為市場變化無法調低價格至合理水平。”
一般來說,開發商需售出約70%的單位,才能獲得建設融資支援。

圖源:51記者拍攝
房地產經紀公司The Zadegan Group的合夥人喬納森·扎德甘(Jonathan Zadegan)也指出,如今開發商無法獲得以往的售價與利潤,“專案一旦滯銷,就意味著開發商在持續燒錢,必須作出應對。”
被標記為“暫停”的專案通常是停止銷售、尚未開工、但未退還訂金的狀態——處於事實上的“停擺”階段。而被法院接管的專案,在正式決定是否取消前,也被視為暫停。
涅茲戈達還指出,2024年約有40%的新建共管公寓被用作出租用途。“如果新公寓的完工量繼續下滑,意味著新增出租房源也將快速減少。”
不過,一些開發商之所以轉向出租市場,也與市府鼓勵建租房的新激勵措施有關。
與此同時,新建共管公寓的銷售量也跌至30年來最低水平。2025年第一季度,大多地區僅售出533套新公寓,為自1995年以來最差的季度記錄。
扎德甘補充稱,中小型開發商目前“痛苦異常”,而持續的貿易戰也進一步削弱了消費者信心。他表示,希望未來一年內市場能穩定下來,經過一段時間去庫存、減少新專案供應,到2030年前後房市可能逐步恢復平衡。
央行救不了,加元頂不住!
專家警告:房市或將斷崖式下跌
新屋建設放緩,預計將加劇加拿大的住房負擔能力危機;而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若貿易戰繼續升級,加拿大恐在2026年前流失約20萬個工作崗位。
與此同時,隨著加拿大政府限制留學和工作簽證、人口增長放緩,租賃市場也呈降溫趨勢。3月份新出租房源租金同比下降2.8%,為連續第六個月下跌。
在過去,加拿大央行往往透過降息啟用房市、帶動經濟。但如今利率空間受限,通脹壓力又高,加拿大央行已暫停連續七次降息的政策,將基準利率維持在2.75%。央行強調,他們不會重蹈疫情後通脹失控的覆轍。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沒法救市的時代。”多伊爾直言。

圖源:51記者拍攝
此外,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不僅加劇全球市場不確定性,還推高了加拿大的債券收益率,進一步抬升固定利率按揭成本。
“房地產過去是加拿大的經濟引擎,但這一次,它很可能成為負擔。”BMO高階經濟學家卡夫希克(Robert Kavcic)指出,即便房價自2022年高點已回落10%至20%,但住房負擔能力依然緊張,因為之前漲的實在太快了。
據悉,在2007年至2009年的大衰退期間,美國房價平均下跌了30%,用了14年才完全恢復,而加拿大房價僅下跌了9%,但在衰退結束後的一年內就恢復了。2014年油價暴跌,導致卡爾加里的房地產市場停滯了五年,但全國房價卻以超過10%的年率飆升。同樣,2020年3月的疫情封鎖曾短暫地使房地產活動陷入停滯,但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房地產活動急劇升溫。
卡夫希克說:“最好的結果是房價橫向波動五到十年,讓收入趕上來。”
“但未來的風險在於,隨著這場貿易戰的升級,我們將陷入滯脹環境,於是房價可能不再是橫向波動,而是斷崖式下跌”。
參考連結:
https://www.thestar.com/real-estate/hundreds-of-planned-condo-units-cancelled-market-cratered-almost-overnight/article_80831d31-f31b-4a6a-a935-3261483dc342.html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business/article-canadas-housing-market-was-poised-for-a-comeback-then-a-trade-war/
-END-
若你喜歡推文,
記得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哦~!
[評論留言]也是很歡迎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