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廠出了魏忠賢,崇禎能不能忍且不好說,要動東林黨的田賦和商稅的那幾個大太監,可是被塗了瀝青沾了毛,搞得屍骨無存。
風大浪高,點選卡片,關注防迷路
脫虛向實,發展高階製造業;
發展內需,構建國內大迴圈;
精簡編制,各級政府過緊日子;
減稅降費,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收編聯儲,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這特朗普是抄上東方的作業了?

比如特朗普今天組織的這個政府效率部,如果換個政治語言來寫:
2024年11月12日,特朗普總統在海湖莊園召開擴大會議。會議聽取和討論了書記處書記、chief of staff蘇珊·威爾斯所作的《下一階段重點工作的報告》,審議通過了《美國聯邦機構改革方案(草案)》。
會議認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鉅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要把深化機構改革作為今後一個階段的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要按照堅持特朗普的全面領導、堅持以效率為中心、堅持最佳化協同高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使聯邦的職能實現系統性、整體性重構,為MAGA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提供有力保障。
會議指出,此次機構改革工作,對於全面建設資本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意義重大而深遠。必須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問題導向,統籌參議院、眾議院、聯邦最高法院各機構,統籌聯邦和各州,深化重點領域機構改革,推動美國行政、立法和司法機構設定上更加科學、職能配置上更加最佳化、體制機制上更加完善、執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會議決定,由埃隆·馬斯克同志與維韋克·拉馬斯瓦米同志牽頭,掛牌組成全面深化改革小組,全面統籌推進此項工作。全會成員必須為他們的履職提供一切便利條件,要加強媒體宣傳、唱響改革聲音,為機構改革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會議還研究了其它事項。
是不是毫無違和感?

之前說美國人要師夷長技以制夷,沒想到上手這麼快。
只不過這新任的深化改革小組組長和副組長,似乎不太給力。
富翁出臺,犯了大忌
馬斯克大家都很熟悉了,這位副組長拉馬斯瓦米大家可能不那麼熟。這位老兄是印度裔,創辦了一家生物企業,並在今年以局外人身份跟特朗普競選過共和黨候選人,退選之後迅速支撐特朗普。
他跟馬斯克的共同點,就是同樣是創業者和商人,同樣以大刀闊斧的裁員著稱,同樣是特朗普的早期堅定支持者。
當年明中期的皇帝們,面對文官結黨,尾大不掉,難以指揮,實在沒有辦法,把體制外的宦官提拔上來,用官僚體制外的太監跟文官集團鬥,特朗普也是用馬斯克和拉瑪斯瓦米這些人組成東廠西廠,來整治文官臺閣。

馬斯克這是變身秉筆太監,別人管不了的事,他來管,別人革不了的官,他來革,先斬後奏,皇權特許。

馬斯克的確準備玩個大的,他原來說,美國聯邦機構有 428 個。有許多機構人們甚至聞所未聞。我們應該能夠砍掉(其中)99個機構。現在說,以前還是太保守,不是砍掉99個,保留99個機構就足夠。

而且充分發動群眾,把砍官僚機構的活,全部放到網上,甚至可以讓公眾投票,跟選秀一樣,決定誰留誰走,整個政府預算也將變成排行榜發表在網上,海選“最蠢支出”。

深化改革小組組長已經這麼瘋了,副組長比組長更瘋。
拉馬斯瓦米發推說,不用那麼麻煩,第一天就讓美國所有聯邦官員,用美國“身份證號”(也就是SSN社保號碼)排序,最後一位是偶數的留下,單數的就直接開除,這樣第一天就能解僱50%的聯邦僱員。而且這麼幹之後,美國政府的執行,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隔一個槍斃一個,沒有冤枉的”,這說法是不是有點耳熟?
聽上去很熱鬧,可這靠閹黨對付文官,那裡是特朗普這隻幹四年能搞定的?
美國一直是一個大企業,之前的總統也不是沒用過商人來治國。之前的紙牌屋就有這個情節。

但之所以這個辦法沒有廣泛實行,原因很簡單,搞不定。
第一條就很要命,這些商人自己就有巨大的商業利益。讓運動員兼裁判員,沒有不亂套的。
比如根據美國媒體爆料,馬親王第一刀就砍向了波音。波音承研承製的登月專案“太空發射系統”(簡稱SLS)可能要直接下馬。這個專案已經讓美國登月延期數年,而且專案一直超支。
現在波音手裡承接的NASA重大航天專案只有星際航線飛船和SLS兩個,飛船專案把兩個宇航員困在太空,餓成了錐子臉,已經是業界笑柄。而SLS這個耗資數百億美元的大專案已經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繫”最後一條生命線。奧巴馬時期太空梭退役,有大量的傳統太空梭承包商被重新在SLS專案中承接起來,保障就業。

馬親王砍了波音的專案,肯定是自己的SpaceX頂上,那到底是為了公家效率,還是私家利益呢?這事能說得清嗎?

再者,企業跟政府不一樣。
之前唸書的時候有個挺有名的比喻:員工隊伍就好比是廁紙,大多數情況下只有20%的面積是真正起作用的。剩下的80%雖然擦不到屎,但你如果把這多餘80%的員工裁掉,那你一定會弄得滿手都是。

任何大機構搞裁員,一定是先幹掉幹活的。裁員一定裁到大動脈。
而且,馬親王秉筆獨斷搞得這麼high,其他人會怎麼想?共和黨組織里的年輕人,會不會搞出點么蛾子?

再加上特朗普這次打起了美聯儲的主意。要終結“美聯儲”,把金融大權收歸總統,並且準備讓馬斯克透過機構改革來達到這個目的

馬斯克,儼然成了網路治國的“影子總統”,不斷在推特上發文,暗示自己可能會嘗試解僱80%的政府僱員、廢除教育部、宣佈美聯儲違憲,並致力於推動美國政府去監管化和削減開支。一山真能容二虎?

幾乎每個曾接近特朗普的、有影響力的商業領袖,最終都在某種尷尬的境地下被迫離開了他的圈子——特朗普影響力的“半衰期”如此短暫,以至於它有一個玩笑般簡寫——“Scaramucci”,指的是特朗普前密友、著名投資人Anthony Scaramucci在2017年出任白宮新聞秘書後,僅10天就被解僱
網路影子總統和白宮正牌總統會不會起衝突?西廠出了魏忠賢,崇禎能不能忍且不好說,要動東林黨的田賦和商稅的那幾個大太監,可是被塗了瀝青沾了毛,搞得屍骨無存。

自古以來,美國總統不管是亂開戰(小布什),還是偷腥(克林頓),都沒什麼問題,可是但凡碰到美聯儲的,那一般都要心胸開闊或者腦洞大開的。
今天美聯儲突然“意外洩密”,CPI通脹資料提前流出,顯示美國通脹抬頭,降息依據似乎開始動搖,加上之前聯儲主席鮑威爾連續四次喊話“特朗普開除不了我”。逼急了的美聯儲,可是能搞出大亂子的。
再加上特朗普這次能選上,顯示出美國人對經濟的體感實際上是很糟糕而不是聯儲報告裡那麼欣欣向榮。在如此糟糕的經濟環境下,馬斯克要砍掉美國最大僱主旗下80%的員工,一下子搞出來幾百萬人失業,GDP縮水2萬億,然後政府裁員裁到大動脈,來上幾輪趴窩停擺,都不用搞什麼貿易戰加關稅,美國這經濟危機怕是就要提前來了。
到時候,特朗普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兩說了。
這個時候討論什麼盧比奧要不要當國務卿,萊特希澤要不要對付東方,特朗普內閣會不會全是鷹,都還早得很。

打天下難,坐天下難。共患難易,共享樂難,這美國倫理劇才剛開始。
風大浪高,有些不方便說的,可以點選下邊卡片移步可以留言的小號聊一聊,也可關注筆者微博賬號 @躺平學副教授
筆者的新書上市啦,錯愛筆者閒扯的讀者,可以點選下邊的 閱讀原文 購買~~已購買的讀者,記得後臺聯絡筆者,加入VIP讀者群
關鍵詞
總統
美聯儲
美聯儲
機構
波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