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溫哥華港灣
(微信ID:bcbaynews)
現在想留在美國可真是不容易!
週六(4月26日),OpenAI首席研究科學家諾姆·布朗(Noam Brown)在網上憤怒吐槽:
在OpenAI工作的加拿大籍研究員陳凱(Kai Chen)申請綠卡被拒,她已在美國生活了12年。


布朗在社交媒體X平臺上發文表示,陳凱於週五得知了這一決定,必須儘快離開美國。
“我曾共事過的一位最優秀的人工智慧(AI)研究人員,竟然被美國拒發綠卡,這種情況令人深感擔憂。”
布朗說:“一位在這裡生活並貢獻了12年的加拿大人現在不得不離開,如果我們像這樣拒絕人才,美國的人工智慧領導地位將岌岌可危。”
另一位同事Dylan Hunn更直表示,陳凱對OpenAI旗艦模型GPT-4.5的開發“至關重要”。

可現在,她卻只能回加拿大,在溫哥華Airbnb裡遠端辦公,等著看“這攤破事”能不能解決。
根據科技薪資分析網站Levels.fyi的資料,OpenAI研究科學家的年薪在62萬美元到156萬美元之間。
陳凱釋出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顯示,她住在OpenAI總部所在地舊金山。

陳凱隨後轉發推文表示,她將無限期地留在溫哥華,進行遠端工作,並期待身份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我會在溫哥華待一段時間,時間不確定!”陳在轉發布朗的帖子時說道:“我在那裡沒有朋友,所以很期待認識新朋友 🙂 希望今年就能回美,如果回不了,我會好好利用這段時間。”
此前,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曾發文呼籲美國政府改革移民制度,讓高技能移民可以更容易移居並在美國工作。


科技資訊平臺TechCrunch、新聞週刊等媒體的報道稱,OpenAI發言人透過電郵表示,“陳凱的綠卡申請是在加入OpenAI之前遞交的,OpenAI並未參與申請過程。根據目前掌握的資訊,申請中可能存在文書問題。OpenAI正與員工緊密合作,協助其解決困境。”
美國移民局表示,出於隱私考慮,不會對個別移民案件發表評論。
這是特朗普政府執政下,外國人才在美國生活、工作和學習面臨高門檻的最新例證。
最近幾個月以來,超過1700名國際學生的簽證身份遭當局撤銷,其中包括長年居住美國的AI研究員。
至於理由則是五花八門,從“交通違章”到從事“反猶太主義”行為等等,全都能用上。


儘管美國司法部上週然撤銷了取消學生簽證的決定,但這項寬限可能僅為暫時措施。司法部同時宣佈,移民局正在制定全新政策,為終止國際學生身份提供合法框架。
H-1B等高科技人才簽證也越來越難批。有報道稱,美國移民局可能需要申請人提供具體住址、指紋等各種“補件”,很多人擔心拒籤率會繼續飆升。
綠卡申請也在收緊,美國CBS今年3月底的報道稱,美國政府已悄然暫停受理難民、庇護身份的綠卡申請!
這也意味著有些已經提交、但還沒有拿到綠卡的申請人可能陷入無限期的漫長等待,部分申請人甚至被拘押、面臨驅逐。


人工智慧產業離不開外籍人才,但美國正面臨一場人才流失危機。
在人工智慧領域,外籍人才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以OpenAI為例,根據支援其API業務的獨立承包商Shaun Ralston透露,僅在去年,OpenAI就申請了超過80份H-1B工作簽證。
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的一項研究也印證了這一點:移民為美國AI產業的崛起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福布斯雜誌2019年釋出的“AI 50”榜單中,66%的美國最具潛力AI初創企業由移民創辦。

而根據美國國家政策基金會(NFAP)2023年的分析,AI相關領域的全職研究生中,高達70%是國際學生。
不過,隨著美國移民政策收緊、科研經費減少,以及部分科學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政治壓力,越來越多研究人員開始動搖。
據《自然》雜誌3月27日公佈的一項針對1600多名科學家的調查顯示,高達75%的受訪者正在考慮離開美國,尋找海外的發展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