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剛剛宣佈,新一輪融資籌集了66億美元,公司估值為1570億美元。
在美國獨角獸的行列裡,OpenAI以驚人的速度坐上了第二把交椅——排在其前面的是成立於2002年的SpaceX,目前估值超2100億美元。
可以作為參照的,國內AI大模型公司“六小虎”,最新估值的總和,約為135億美元——相當於OpenAI一家估值的十二分之一。
(智譜、月之暗面約30億美元,Minimax約25億,階躍星辰、百川智慧約20億,零一萬物超10億)
這次的66億美元,不僅是OpenAI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投資,也註定將被寫入風險投資史冊。
在之前的投資者Thrive Capital的帶領下,新資金的注入,使OpenAI的總融資額達到 179 億美元。
微軟、Nvidia、軟銀、Khosla Ventures、Altimeter Capital、Fidelity 和 MGX 也參與其中。

1. 超越SpaceX?
美國第一獨角獸?
馬斯克押寶的XAI,今年早些時候籌集了超過 60 億美元,但估值卻遠不及 OpenAI(融資後估值 240 億美元)。
OpenAI的另一個主要競爭對手Anthropic,自成立以來獲得的資金僅略高於 OpenAI總額的一半(97億美元)。
而備受矚目的人工智慧企業Cohere和Mistral,資本儲備則徘徊在10億美元左右。
而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SpaceX,雖然今天仍是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但去年的體量(1500億美元)也只和今天的OpenAI相當。
然而,OpenAI在2023年5月的估值200-300億美元,9個月裡直接三倍,24年2月估值達800億——緊接著再翻倍,達到今天的1570億美元。
按照目前的發展節奏,OpenAI很有可能在2025年估值超越SpaceX,以火箭般的速度,趕超火箭巨頭。

2. Sam Altman的野心
據外媒分析,這次的融資可能存在一些不尋常的附加條件,強勢的Sam Altman依然有著很強的話語權——
今天早上,《金融時報》報道稱,OpenAI 要求投資者避免支援 Anthropic 和 xAI 等競爭對手的初創公司。
甚至有可能,「籌資7萬億美元建立晶片帝國」,對Sam Altman來講,也許也並非完全是痴人說夢。
7萬億美元,基本相當於是全球GDP的10%。籌集數萬億美元,以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依然是今天Sam Altman的抱負。
有評論員Scott Alexander認為,這背後不僅是對未來人工智慧規模化條件的思考,也是對人工智慧迭代形式(安全or躍進)的思考。
OpenAI官網部落格寫道:“新資金將使我們能夠加倍加強我們在前沿人工智慧研究方面的領導地位,提高計算能力,並繼續構建幫助人們解決難題的工具。”
“我們感謝投資者對我們的信任,我們期待與我們的合作伙伴、開發者和更廣泛的社群合作,塑造一個讓所有人受益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和未來。”

3. OpenAI有多燒錢?
那麼,具體到OpenAI的當下,為什麼需要籌集這麼多的資金呢?
原因很簡單,為了維持其龐大的業務。

據報道,OpenAI 正在投入數十億美元,來訓練和產品化其人工智慧系統(例如最近推出的o1系統),並招募世界頂級的資料科學人才,以跟上競爭的步伐。
據The Information 報道,OpenAI 在模型訓練上花費了大約 70 億美元,在人員配備上花費了 15 億美元。
就像Sam Altman曾公開表示的數字,上一代的當紅炸子雞——GPT-4,訓練成本就超過1億美元。
據說,OpenAI每天的執行成本,僅ChatGPT一款產品,就一度高達70萬美元/天。
同時,OpenAI也出手了大批AI初創公司,以投資者的角色豐富其人工智慧版圖。

4. OpenAI有多賺錢?

ChatGPT 每週擁有超過 2.5 億活躍使用者(其中約 1000 萬為付費使用者),據報道, OpenAI 的年收入已超過 34 億美元。
《紐約時報》援引 OpenAI 內部檔案報道稱,僅 ChatGPT 今年就能帶來 27 億美元的收入。
作為 OpenAI 的密切合作夥伴和投資者(其投資額超過 130 億美元),微軟已在 OpenAI 模型的基礎上構建了一整套生產力產品。
而蘋果正在將ChatGPT 與其 Apple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技術系列整合在一起。OpenAI 樂觀地預測,到 2029 年,其收入將達到 1000 億美元,與雀巢目前的年銷售額相當。

5. OpenAI正面臨
激烈競爭、路線之爭
Runway 和 Luma Labs 等初創公司憑藉高保真影片生成模型搶在 OpenAI 之前將產品推向市場。(OpenAI 自己的影片模型Sora預計將於今年秋季推出。)
Anthropic 繼續構建 AI 產品套件以與 ChatGPT 競爭。

xAI 、谷歌和亞馬遜正在大力投資基礎設施以訓練強大的下一代模型,而 Meta 和Black Forest Labs等新貴則繼續釋出開放模型,以實現文字和影像生成 AI 的商品化。
競爭壓力如此之大,以至於 OpenAI 可能會到 2029 年大幅提高其高階 ChatGPT 計劃 ChatGPT Plus 的價格,從每月 20 美元提高到每月 44 美元,並重組其公司結構以吸引更多投資。
OpenAI 的營利部門目前由一家非營利組織管理,該組織限制了投資者的回報。
但據說 Altman已暗示 OpenAI 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擺脫非營利組織的管理。

路透社早些時候報道稱,66 億美元融資的結束實際上取決於此——而 Altman 可能會獲得股權。
據彭博社報道,如果 OpenAI 未能在兩年內完成從非營利組織向營利組織的轉型,新一輪融資的投資者將可以收回他們的現金。
放開融資能力可以讓 OpenAI 有更大的自由去探索資本密集型、長期投資,比如人工智慧晶片和整個資料中心,以減少對 Nvidia 的依賴。(Nvidia 製造硬體,OpenAI 用它來訓練和執行許多模型。)
它還將補充公司的資金,與Reddit和Condé Nast等資料提供商簽署許可協議——這些協議可以讓 OpenAI 獲得競爭優勢,同時保護它免受智慧財產權訴訟。

6. OpenAI的團隊隱憂
即便資金充裕,一切美好,但是否有強有力的團隊能夠執行下去,又是另一個問題……
近幾周,OpenAI一直在裁減高管,這是公司發展方向分歧的結果。
首席技術官 Mira Murati、首席研究官 Bob McGrew 和研究副總裁 Barret Zoph於 9 月底宣佈辭職。
著名研究科學家 Andrej Karpathy 於 2 月 離開OpenAI,Sutskever 和前安全負責人Jan Leike 於 5 月宣佈離職,聯合創始人 John Schulman 上個月表示他將離職加入競爭對手 Anthropic。
與此同時,OpenAI 總裁 Greg Brockman 正在延長休假至年底。
2015 年幫助Sam創立OpenAI的13個人中,現在只剩下3個人了……

以下是OpenAI最新的融資公告文章原文👇
《我們正在實現確保通用人工智慧造福全人類的使命》
每週,全球有超過 2.5 億人使用 ChatGPT 來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創造力和學習能力。
各行各業的企業都在提高生產力和運營水平,開發人員正在利用我們的平臺建立新一代應用程式。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我們已籌集 66 億美元的新資金,投資後估值達到 1570 億美元,以加快實現我們的使命。
新資金將使我們能夠加倍鞏固我們在前沿 AI 研究方面的領導地位,提高計算能力,並繼續構建幫助人們解決難題的工具。
我們的目標是讓先進情報成為一種廣泛可用的資源。我們感謝投資者對我們的信任,並期待與我們的合作伙伴、開發者和更廣泛的社群合作,打造一個讓每個人都受益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和未來。
透過與包括美國和盟國政府在內的主要合作伙伴合作,我們可以充分發揮這項技術的潛力。
參考連結:
OpenAI官方部落格:https://openai.com/index/scale-the-benefits-of-ai/
https://www.wsj.com/tech/ai/openai-nearly-doubles-valuation-to-157-billion-in-funding-round-ee220607
https://www.nytimes.com/2024/10/02/technology/openai-valuation-150-billion.html#:~:text=The%20A.I.,%2470%20billion%20in%20nine%20months.
https://www.nytimes.com/2024/02/16/technology/openai-artificial-intelligence-deal-valuation.html
https://www.cnbc.com/2024/10/02/openai-raises-at-157-billion-valuation-microsoft-nvidia-join-round.html
https://hurun.net/zh-CN/Info/Detail?num=JDW1AWCKDVPA

參考閱讀:
新鮮真話,關注一下👆
朋友圈會發一些具體的案例和商業化日常~
AI交流,歡迎加我本人微信:FrankGP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