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年上初中要提前背知識點嗎?當年理綜快滿分的他說,人大附早就這樣學習物化生了

我家大寶明年就要上初中了。
已經聽太多過來人說,初中的學習任務重、時間緊張。不僅語數外更難了,還增加了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等科目的學習。不少人提醒我們,大寶要提前背誦新增科目的知識點。
我一直不贊同提前學、生硬背誦知識點,但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的本來,我們也一直認為,科學啟蒙應該從小就開始,一直帶著兩娃大量閱讀科學相關的書籍、雜誌。
我本以為,大寶在這些方面的積累足夠應對初中物化生學習的開始。
沒想到——
那天,二寶上線上科學課,學的是伯努利效應。她搭建了一條包含飛盤、電機的閉合電路。
大寶覺得很好玩,就和妹妹一起玩。沒玩過癮,他又拿出課程附帶的其他實驗材料。他以為很簡單,卻在操作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
我才發現,大寶知識掌握的不少,但動手能力有限,實際操作困難重重;更關鍵的是,缺乏實踐檢驗,他掌握的知識往往不夠準確,更缺乏系統性。
我們知道,中學物理化學生物的學習,本來就是要“知識+實踐”相結合,才能學得深、學得透。天天紙上談兵,概念、原理無法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識很難遷移、題目不能舉一反三,更別提孩子會愛上科學了。
在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科學課的課時佔比甚至超過外語,並且貫穿小學六年級始終;且課標要求,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接觸科學實驗,學會動手操作。
可現實是,大部分學校都條件有限,不是老師專業不匹配,就是實驗室器材不完善,孩子在學校都無法完成實驗,回家就更難以操作。
大寶小時候,我陪他做過火山噴發、彩虹煙花、可飲用水球等等簡單的實驗。科學課材料包裡的實驗,在學校沒做的,我們在家也會補上。
但到初高中階段,物化生學科中那些很複雜的實驗,在家估計就很難實現了。
▼不安全
▼無法充分準備器材
雖然老師在課堂上也會帶著孩子們操作,但是沒有反覆的實驗和總結,孩子們很多時候都會把知識還給課堂。
與之相對的,則是實驗在各地的中考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這個時候,如果能給孩子一個“可重複的移動實驗室”,很可能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近,我弟夫子給我推薦了一個寶藏APP,可以把這個看似“不太實際”的想法就將變成可能——NB實驗室
用他的話說就是:“如果當年有這個工具,我理綜絕對滿分”。沒錯,他這個學霸,當年高考理綜成績接近滿分,最終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
據他介紹,有4W+老師,1000W+學生都在使用這款APP,其中不乏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101中等“宇宙牛校”的師生。
在這個APP中,不需要提前挑選場地,更不需要精心準備實驗試劑和器材,孩子隨時都可以進行操作,搞定中小學300+教材中的2000+精品實驗
概念不理解、課上記不住、習題不會做?
沒關係,在NB實驗室,孩子們可以隨意DIY實驗,解決上面的難題。
1000+虛擬器材藥品、8大演算法引擎,支援無限次試錯探究引導孩子學會舉一反三
比如,物理學中看不見的電磁場;化學中摸不著的原子、分子,憑想象的運動軌跡等,都能變成動畫,所見即所得。
▼高中物理電磁感應難點內容
比如,網上搜不到答案的考題,NB分分鐘便可還原,還能靈活調整實驗條件,讓孩子解一道題會一類題。
▼2024年天津中考題目還原
雖然是動畫展示,但是場景卻十分逼真
為了讓孩子能夠更真切地感受到實驗效果,課堂中還加入了很多特效,如蒸騰的水蒸氣,跳動的火焰等等。

這樣的設計,也正好保證了孩子在實驗中的絕對安全:水不燙、火不燒,孩子自然可以完成很多在學校裡需要“重重防護”的實驗。
▼粉塵爆炸實驗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錯誤操作引發爆炸
而在打破空間侷限的同時,這個“實驗室”更是克服了時間的侷限性。
在時間的維度中,孩子能自由“穿越”,看到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呈現的效果。
比如,課堂上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生物實驗,孩子們只需幾分鐘,就能看到結果,對於探知慾比較強的他們來說,這樣的體驗真的非常棒。
▼不用解剖,瞭解鴿子的幾大系統,知道它為什麼被叫作”直腸子“
有了這個突破時空侷限性的實驗室,相信孩子們增加的不僅僅是動手能力,他們的理科思維也必將得到有效提升。
而理性思維,正是正是人工智慧時代中,孩子們所必須掌握的底層能力之一,可以讓他們面對變化迅速反應,主動創新,實現自我價值。
 為什麼NB能用來學實驗?
NB實驗室APP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為什麼它能幫小學生完成科學實驗,實現幼小順利銜接,還能幫初高中生深度學習物化生知識?
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揭曉答案~
2000+經典實驗 1分鐘上手
記得更牢 用得更溜
相信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困惑:
孩子小學成績很好,到了初高中怎麼就不行了呢?
從各階段所學知識的特點來分析,我們不難找出答案。
小學階段的學習,大多是具象的。
進入初中,理化生知識的學習變得抽象化和邏輯化,和孩子的日常生活、認知水平一下子拉開了距離。
按照皮亞傑的認識發展階段論,11歲的孩子開始進入形式運算階段,兒童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推理水平。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一直持續到成年為止,且個體差異明顯。
所以,孩子學習抽象的物化生,整體來說是不容易的,對於某些孩子來說,可能更難。
既然,在純知識傳授式的學習方式下,孩子目前的學習能力,很難理解、吃透,何不換個思路,不再為難孩子,而是改變學習方式,將抽象的知識轉化成相對具象的內容,更貼近孩子現階段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NB實驗室,正是從這個思路出發,給孩子打造的一款學習神器。
它以8大演算法引擎為技術支援,旨在幫助孩子親自動手實驗,理解複雜概念、記憶重要公式、探究學科原理,將抽象知識變得有趣又好懂。
在這個實驗室中,孩子們可以把十大教材版本中的所有經典實驗拿來就練,直接打通小學到中學的知識聯絡。
▼物理
▼化學
▼生物
小學階段的科學實驗,是孩子接觸科學世界的初步嘗試,扮演著啟蒙科學素養、激發興趣與好奇心的重要角色,並能為他們未來在初高中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NB實驗室,將這些科學實驗以生活化場景進行呈現,色彩亮眼、形象逼真,孩子看到後,很難不被吸引~
能夠直觀展示實驗過程和結果,讓孩子們清晰觀察實驗中的每一個步驟和變化。
也允許孩子們參與其中,邊看邊練,思考科學原理。
每個實驗都能重置,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時間安排,多次複習和鞏固所學內容。
初高中階段的物化生實驗,以其繁多的器材、周密的步驟、較高的危險係數而著稱。
因此,NB實驗室配備了1000+虛擬器材藥品,可以支援孩子們安全無誤地DIY實驗,把課上想不通的概念、看不懂的實驗,課後記不住的難點、搞不贏的真題一網打盡。
實驗導學內容詳盡,可以幫孩子培養規範操作的意識,形成良好習慣。
具體到實驗操作,又極具趣味性與可操作性,能夠極大地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同時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
他們可以動手,把抽象原理(概念)變為自己所能看懂的形式
比如,能夠透過移動小磁針、觀察其偏轉方向,確定看不見、摸不著的磁場方向:磁體外部,磁感線總是從N級回到S級。
他們也可以隨時“重頭再來”,練習有危險的實驗和錯誤操作,讓實驗步驟和現象爛熟於心。
比如,在學習如何使用電流表時,允許任意改變電池數量、線路連線方式,哪怕小燈泡、電壓表被燒壞,也沒有關係。
再比如,完成鐵絲燃燒實驗時,忘記給集氣瓶中加水、鐵絲與杯壁距離過近等錯誤操作,都會讓氣杯破裂,為孩子的下次操作“敲響警鐘”。
他們更可以情境建模,還原初高中試卷真題,學會觸類旁通,告別題海戰術,輕鬆應對實驗考試。
▼北京市門頭溝區物理試卷試題
課標全覆蓋  全國可通用
權威團隊背書 
課外輔助千萬,到底怎麼選才能給孩子有效的幫助,作為媽媽來說,知識是否生動有趣,真的很有必要,畢竟娃能學進去,咱也能更省心。
與此同時,作為一名老師,我還有一個十分關注的點,那便是這套工具是否真的能和課內知識緊密結合,畢竟在現在的環境下,迴歸課堂才是第一要義。
最開始瞭解這款APP的時候,我們就對其所包含的內容與中小學課本進行了認真對比。
最終,結果也很令人驚喜:因為NB實驗室中的實驗正是按照初中課本大綱進行設計,覆蓋了10大版本教材的小學科學、初高中物化生知識點。
▼小學階段
▼初高中階段

這些知識點,最終變化為生動逼真的2000+實驗,以一種新穎的面貌進入孩子的世界。
在保證知識全面性的同時,知識的正確性同樣不能忽視,要確保這一點,就必須要關注產品是否有足夠強的背書。
NB實驗室背後的翼鷗教育,是全球唯一的智慧教育全套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服務150多個國家,業務涵蓋歐美、亞洲、東南亞、中東等地區。
教研實力十分強大,不僅與人大附中參與聯合共創,與人教社長期合作研究,還參與到26所高校國家級課題中,知網相關論文超200篇。
新*方、學*思、*途、作*幫、網易*道等頭部教育機構,都對NB實驗室非常認可。
像我之前給大家推薦過的某大牌學習機,在APP選擇上出了名的嚴苛,NB實驗室能被選中,足以看出它的實力。
有這麼權威的背書,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可以多一份信任~
AI伴學,“學習+練習+檢測+評價”
打通學習閉環
有學者指出,初中孩子學不好物化生,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他們不能夠為初中學習轉變學習方式。
很多孩子,還在習慣沿用小學的學習方式,跟隨老師慣性運轉:不定計劃、坐等上課,上課忙於記筆記、沒聽到“門道”,下課後還不想寫作業練習……
其實,有效的學習必須是一個閉環的過程,也就是說,一個有效的學習過程應該是:輸入、輸出、反饋、再輸入的閉環迴圈過程。
回想我們過去都經歷過的學生時代就會發現,我們也都是遵循這個模式去學習的——其實也就是:學習、練習、檢測、評價的閉環。
在學校課堂之上,會有老師引導孩子一步步完成閉環,走出學校後,又該如何來幫助孩子呢?
使用NB實驗室,我們會得到一個很有力的幫手。
無論小學還是初高中階段,都建立起了專屬學習路徑,引導孩子逐步推進,完成從預習新知、實驗實操、複習練習到應考解題的全過程。
小學階段,分為“學→練→問”三步。
孩子們不僅可以觀察實驗、動手實驗,還能向AI伴學搭子提出自己的困惑。
初高中階段的學習,又分科目進行了細化
物理&化學:學→練→測→問
孩子們既可以在“同步學”模組完成教材同步練習,也可以在“自由練”模組自由探究上萬種實驗。
無論是試題中出現的各種實驗,還是孩子隨便某處學得的趣味實驗,都能在此還原。
值得一提的是,初中階段的學習,還特別添加了“模擬測”模組。
內裡包含中考實驗考試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題目,以供孩子們反覆練習。
這樣一來,孩子們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樣,憑藉死記硬背、臨陣磨槍(考試前去實驗室練習),來應對未知的考試。
按步驟操作練習,提交答案後,便能檢視考試得分和評分細則,知道自己該往何處用力。
生物:教材同步練→3D模型→顯微鏡→探究實驗
生物學的本質,在於觀察和解釋生命體的結構、功能、演化以及與環境的關係。
為了讓孩子能夠全面觀察、剖析現象,NB實驗室引入3D模型與高畫質實拍,讓孩子們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記憶。
比如,在“觀察桃花”實驗中,孩子既能看到桃花各部分的立體模型,也能看到桃子的實體圖片,虛實對比,全面掌握。
無論是物理、化學,還是生物科目,均添加了AI搭子,可以對孩子提出的困惑進行反饋,不讓問題留到明天。
這樣的學習閉環,不僅是科學的,更和學校老師的思路相一致,孩子學起來也就不會出現思維混淆的問題。
名校師生都在用
與一般APP不同,NB實驗室最初面對的物件,其實並不是孩子。
在被學生和家長們選擇之前,它更早就被很多學校和老師用起來了。

因為反饋好,品牌才在教師端之外,又開發出了學生端。
目前,已有來自10多個國家的26000多所公立學校,在教學中使用NB實驗室,累計使用人數超過1038萬
根據廣大師生和家長們的評價,可以看出,它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成績方面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親自在用的孩子說,上手和可塑性很強,真的非常非常好;軟體使我腦子旋轉。
見證孩子改變的家長說,這個app太牛了;孩子願意用、很喜歡;已經推薦給其他家長。
此外,NB實驗室還曾被央視3次深度報道,獲得了來自官方的認可。
好了,NB實驗室就先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啦,想要了解更多細節的同學,可以到我們的直播間一探究竟。
攻克實驗難題,一個APP就足夠。相信孩子們用過NB實驗室後,一定會愛上它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