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短小精悍的紀錄片,讓娃對理化生興趣大增

文末有留言送課活動
年前,常爸推薦給大家的app“NB實驗室”直接成了大爆款。原本這是給學校物(理)(學)(物)老師設計的實驗課件,結果學生太喜歡,課間老圍著老師電腦玩個不停。
應老師們強烈要求,品牌方終於推出了學生版app。這產品特色十足,而且剛推出不久,價格很優惠。感興趣的朋友,要是覺得不錯,點下方連結就能購買,即便不喜歡,也有7天無理由退款的保證。有了它,孩子這個寒假肯定有的忙活!
▼點選下圖,立即搶購▼
想了解更多產品詳情,可以參考這幾篇常爸的一手介紹及使用建議:
也是感受到了大家對於理化生高漲的學習熱情,今天常爸要一口氣給大家介紹三部央媽出品的紀錄片——
物理:《我的牛頓教練》6集
化學:《門捷列夫很忙》5集
生物:《超級巴斯德》8集
總共才19集,每集也就25分鐘左右,但每集都特別精彩有趣,跟同樣短小精悍的寒假特別適配!小學生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下面一個個來介紹:
01
《我的牛頓教練》
物理力學的趣味應用之旅

這部片創新地將物理力學知識融入到體育競技中,牛頓化身為了30多個體育專案的教練,從物理學的知識角度來講解各種體育運動專案,為孩子們講解人體運動中的物理原理——原來運動場就是個大物理實驗室!
在足球場上,那一道道美麗的香蕉球弧線總是能吸引觀眾的目光。紀錄片透過詳細的動畫演示和深入淺出的講解,向孩子們揭示了香蕉球背後的物理原理。

原來,足球運動員在踢球時,透過巧妙地使球旋轉,改變了球周圍的空氣流動速度和壓力分佈。球的一側空氣流速快、壓力小,另一側空氣流速慢、壓力大,這種壓力差就產生了一個側向的力,使得足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彎曲的軌跡。
還有撐杆跳運動員也是利用物理原理的高手。他們藉助撐杆的彈性勢能,把自己高高彈起,越過橫杆。這就像彈簧一樣,壓得越緊,彈得越高。
鏈球運動員在投擲鏈球時,會快速旋轉身體。這利用了圓周運動和離心力的原理。轉得越快,鏈球飛出去的距離就越遠。
還有孩子們在觀看乒乓球比賽時,可能只是單純地欣賞運動員的高超技藝,而這部紀錄片則讓他們明白,乒乓球的旋轉方向和力度,以及球拍表面的摩擦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共同決定了球的運動軌跡,每一個精彩的回球背後都有著物理規律在起作用。
紀錄片中頻繁提及牛頓三大定律,如籃球籃板碰撞、跳高跳遠克服重力,摩擦力和阻力則影響著各種運動器材的運動速度和軌跡……孩子們在觀看這些熟悉的體育專案時,對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會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和理解。

因為微信公眾號後臺可以直接放的影片有限,因此每部片常爸只放3集連結,其餘更多大家可以去央視網站、央影片App或其他平臺上觀看。

《我的牛頓教練》前3集試看:
第一集
萬能的空氣

第1集主要內容:主要介紹空氣動力學在體育運動中的應用。講述空氣無處不在且對運動影響巨大,像腳踏車比賽中,運動員穿緊身光滑騎行服、保持身體流線型可減小空氣阻力;標槍、跳遠專案也會受空氣影響。還以足球中的香蕉球和電梯球為例,說明空氣能讓球產生特殊軌跡。
第二集
急速前進(上)
第2集主要內容:這一集聚焦速度在體育運動中的體現與相關原理。以博爾特的短跑速度為例,探討陸地奔跑中如何透過增大步幅、提高步頻等提升速度。在游泳專案裡,介紹了蛙泳、仰泳、蝶泳和自由泳等泳姿,分析運動員在水中需要克服壓差阻力、波浪阻力和摩擦阻力等多重阻力來提高速度。
第三集
急速前進(下)
第3集主要內容:本集將目光轉向滑冰館等場景,深入探討速度極限產生的原因。解釋了在速度滑冰、賽艇等運動中,背後的物理原理如何影響速度,比如賽艇中拼命划槳有時效果適得其反,是因為涉及到力的相互作用、阻力等多種物理因素,讓觀眾瞭解到速度背後的科學原理。
02
《門捷列夫很忙》
開啟化學奇幻之旅
(在中國化學會的加持下,紀錄片的科普內容力求做到科學嚴謹)
門捷列夫,這位化學界的傳奇人物,在片中不再是書本上那個遙遠而刻板的形象。影片開篇就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他豐富多面的人生。他不僅是化學元素週期律的偉大發現者,更是一位勇於探索未知領域的冒險家
影片伊始,便展示了他非凡的經歷:北極探險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北冰洋海底山脈;乘坐探空氣球升至 3000 米高空收集氣象資料,其勇氣令人欽佩;就連他設計的箱包都在時尚界有過一席之地。
在元素的講解上,解說詞別出心裁。活潑金屬元素被戲稱為 “暴君”,因其化學性質活潑,極易參與反應;穩定金屬元素則是 “貴族”,不僅因其高冷、不易反應,還因其稀有珍貴。這種形象比喻讓孩子們瞬間就能記住元素特性。
講化學與生活的聯絡時,舉了很多親切的例子,比如做麵食時常常加入的小蘇打,就是碳酸氫鈉。小蘇打和發酵的麵粉發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使麵食更加蓬鬆,同時起到了中和麵食酸味的作用。

還舉了個染髮的例子。很多人喜歡把頭髮染成五顏六色,而這背後就離不開化學元素的作用。一些染髮劑裡含有鉛、汞等重金屬元素,雖然能讓頭髮顏色變得好看,但用多了對身體可不好。這就讓孩子明白,化學元素就在身邊,使用時得小心。
還有,古代的鍊金術一直充滿神秘色彩。鍊金術士們想把普通金屬變成黃金,雖然最後沒成功,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了很多新的化學物質和化學反應。這就像一場有趣的化學實驗,讓孩子瞭解到化學發展的曲折歷程。

《門捷列夫很忙》前3集試看:
第一集
門捷列夫是怎樣“煉”成的
第一集主要內容:先從古希臘 “四元素說” 和中國 “五行” 體系講起,展現人類對元素的早期認知,再介紹門捷列夫的多面人生,講述其用牌陣發現元素週期律的過程,體現了人類探索元素的漫長曆程。
第二集
四大天王
第二集主要內容:聚焦氫、氧、碳、氮四種元素。介紹了氫是宇宙誕生的一號元素及用途;氧由藍綠藻光合作用帶來大爆發及對生物的作用;還講述了氮的人工合成及對農作物的重要性等,展現它們對宇宙、地球和生命的重要意義。 
第三集
你好毒
第三集主要內容: 主要講述了元素的 “毒性”。從汞、砷等傳統有毒元素到鐳、鉈等現代有毒元素,再到人體必需元素在特定情況下的毒性都有涉及。還介紹了白磷、氯氣等的危害及用途,體現了元素 “毒” 性與功用的兩面性。
03
《超級巴斯德》
微生物世界的震撼發現之旅
巴斯德這個名字,雖然孩子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聽到,但他的發明和發現卻實實在在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巴氏殺菌奶,幾乎是每個家庭冰箱中的常客,這種透過溫和加熱殺死有害微生物的方法,確保了牛奶的安全與新鮮,讓孩子們每天都能享受到營養豐富的奶製品。
疫苗的發明更是巴斯德的一項偉大壯舉,尤其是狂犬病疫苗,它的誕生拯救了無數生命,使人類在對抗病魔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此外,麵包的鬆軟、醬豆腐的獨特風味,都離不開微生物的作用,而巴斯德在微生物學領域的研究為這些發酵工藝奠定了科學基礎。
這部片就以巴斯德為核心,串聯起動物學、植物學、古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醫學及現代生物技術等相關學科的有趣知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最後涉及到遺傳學和基因科學領域,介紹了DNA的發現以及人類對癌症的挑戰。

這讓孩子們對生命的奧秘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激發了他們對未來科學發展的無限憧憬。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透過基因改造技術,人類真的能夠攻克癌症這一難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超級巴斯德》前3集試看:
第一集
偉大的生物學
第1集主要內容: 講巴斯德跟生物學的緣分。他透過研究微生物,推翻 “自然發生說”,還發明巴氏消毒法,在釀酒、醫學等領域大顯神通,讓人們看到微生物對生活的重要影響。
第二集
“吃”出一個生物界
第2集主要內容: 從石油形成說起,帶領孩子們穿梭地質年代。介紹不同時期生物,像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還有恐龍興衰,讓孩子們瞭解生物從簡單到複雜的漫長演變歷程。
第三集
達爾文前來拜訪
第3集主要內容:面對 “生命從哪來” 的疑問,以巴斯德視角展開,先介紹各民族創世神話,再講述18世紀博物學家環球航行的發現,還介紹了布豐、拉馬克等學者,展現了人類對生物由來的認知歷程及生物學概念的發展。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說這麼多。無論是在《我的牛頓教練》中感受物理與體育碰撞出的奇妙火花,還是跟著《門捷列夫很忙》探尋化學元素的神秘趣事,亦或是在《超級巴斯德》裡領略微生物的神奇天地,相信都能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收穫滿滿的知識,激發他們對理化生的熱愛。
這三部科學啟蒙紀錄片,總共19集,每集也就25分鐘左右,內容緊湊,畫風幽默可愛,全是乾貨。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甚至大人看了都覺得有意思。祝大家觀影愉快,希望你們的寒假充實而有意義!
留言互動有禮
新年快到了,常爸放福利啦。評論區隨便聊聊,隨機抽5個走心留言送出價值99元的《跟著文物過大年》影片課。
1
END
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