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回顧|史上最難畢業季:汪詰談找工作的科學

科學聲音經典科普好文回顧
本文初次釋出於2020年6月5日
又到了畢業季,在以往的很多畢業季,都會看到有文章說這是“史上最難畢業季”,這個“難”當然指的是找工作難。今年的畢業季,又成了“史上最難”。不僅僅是中國難,全球的畢業生今年找工作都難。
美國政府 5 月 28 日公佈的資料顯示[1][2],自3月中旬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已有超過 4000 萬人,這相當於是美國四分之一的工人申請了失業救濟金,這比我們人人在中學課本上學過的美國 1929-1933 年大蕭條時期最蕭條的幾年還慘。換句話說,所有活著的美國人此前都沒有經歷過如此可怕的失業率。

圖片來源:網路

最近在全美國爆發的遊行和騷亂,表面上看是種族歧視問題,但這僅僅只是導火索,深層次的原因是失業問題,是社會保障制度問題。我國因為歷史原因,像美國那樣有完善的失業率統計的時間並不太長,滿打滿算也就是十多年,所以我也很難查到證據說今年中國的失業率在歷史上是一個什麼地位,但從今年兩會總理的講話以及最近又復活地攤經濟的這些情況告訴我,一定是非常不容樂觀的。可以說,全體人類社會都在經歷一個歷史時刻。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尤其能感受到我國首次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

武漢市舉辦2020年首場現場招聘會。 圖片來源 中國青年報
因此,你覺得現在找工作很難,不要太沮喪,不是隻有你一個人難,全世界都很難。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越是要學一些“找工作的科學”。你可能覺得科學研究的不都是天文、物理、化學等等自然科學嗎,怎麼科學還研究找工作?沒錯,科學其實是一種方法論,用科學方法可以研究人類社會的一切行為。
我先讓你做一個選擇題,你看看你會怎麼選:
你覺得在蘋果公司的美國員工中,哪個學校畢業的員工人數是最多的?
  • 選項 A:聖荷西州立大學(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 選項 B: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在你選擇之前,我先提供一個資訊,根據較為權威的《QS 世界大學排名》,2020 年斯坦福大學的世界高校排名是第 2 名,而聖荷西州立大學甚至沒有進入榜單,也就是說在 1070 名之後。
根據 LinkedIn 領英網上的資料統計,答案是 A聖荷西州立大學,排名第一,大約有 1400 多名員工;斯坦福大學排名第二,大約有 250 人。或許你猜到了答案,但你能想到他們竟然有 6 倍的懸殊差距嗎?
聖荷西州立大學(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其實並不難理解:
第一個原因,全世界所有大學中,離蘋果總部物理距離最近的前兩所大學,正是這兩所大學。聖荷西州立大學距離蘋果公司17 公里,開車 12 分鐘;斯坦福大學距離蘋果公司 21 公里,開車 15 分鐘。這樣一來,很多大學生都有機會去蘋果公司實習,眾所周知,透過實習成為正式員工是一條非常普遍的求職之路。而這個效應在思科公司體現得更明顯,超過 4% 的思科員工是聖荷西州立大學畢業的,因為大學與思科公司的平均距離大約只有 3 公里。思科有一幢辦公樓甚至就放在了聖荷西州立大學的校園內。聖荷西州立大學也被網友喻為世界最牛“二本”大學。
而第二個原因才是我今天要說的重點,在蘋果和思科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個聖荷西大學的校友網路,正是這個校友網路在蘋果公司的招聘中讓所有聖荷西大學的畢業生都受益。很多人進入蘋果公司的途徑都是經過校友的熱心指點,瞭解了蘋果公司的企業文化,甚至瞭解了即將要面對的面試官的性格與喜好。運氣更好一點的畢業生,他的面試官就是自己的校友,於是,校友見校友,兩眼淚汪汪,自然有很多關於自己母校的話題可以聊。這個校友網路已經形成了馬太效應,越多聖荷西州立大學的學生進入蘋果公司,校友網路就越強,就會幫助更多的畢業生進入蘋果公司,形成了今天的這種格局。
像這樣的校友網路普遍存在於各大公司,亞馬遜和微軟有5% 到7% 的員工是華盛頓大學的畢業生。還有在谷歌,超過5% 的員工是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

華盛頓大學
所以,我今天要告訴你的第一條科學找工作的要點是
在找工作的精力分配中,30%放在尋找工作機會,調研各個公司的招聘廣告上,看看哪個公司的崗位最適合你的現狀;然後用10%的時間去製作和投遞簡歷;剩下的這60% 的時間,要全部用來搞社交 —— 去跟你的校友聯絡,去尋找你的校友網路最發達的公司。
而這個建議,也是美國的一本暢銷書,安德斯寫的《你可以做任何工作》中給出的建議,非常實用。
在中國的大網際網路公司中,是否也存在著這樣的校友網路呢?或許你很容易想到的是“科大訊飛”這家公司中肯定存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個校友網路,你猜對了,科大訊飛公司的科大畢業生佔了壓倒性地位。
那像華為、騰訊這樣的大公司中是否也有類似的校友網路呢?當然有,這個情報會對你找工作有很大的幫助,而我已經幫你把這個情報收集來了,下面列出的這些資料來自我的專業文獻檢索助理牛牛小編的綜合統計,我對她的專業能力絲毫不懷疑,下面是她統計的 2018 年中國幾大公司的校招錄取Top 榜單。注意,雖然這只是 2018 年的校招資料,但你可以把它看做是校友網路的指路牌,畢竟這個資料不需要太精確。
華為:
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招467
2.     浙江大學,444
3.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約400
4.     西安交通大學,315
5.     東南大學,263
6.     哈爾濱工業大學,258
7.     武漢理工大學,230
8.     南京大學,219
9.     上海交通大學,211
10.   武漢大學,211
11.   北京郵電大學,約200
12.   南京郵電大學,約200
13.   天津大學,194
14.   西北工業大學,169
15.   清華大學,167
16.   廈門大學,165
17.   山東大學,150
18.   復旦大學,132
19.   吉林大學,117
20.   四川大學,115
21.   湖南大學,114
22.   同濟大學,113
23.   南京理工大學,112
24.   北京大學,104
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04

騰訊:

1.     武漢大學,100
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81
3.     清華大學,74
4.     浙江大學,68
5.     上海交通大學,62
6.     北京大學,56
7.     南京大學,50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39
9.     哈爾濱工業大學,33
10.   東南大學,32
阿里:
1.     浙江大學 89
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38
3.     清華大學38
4.     四川大學37
5.     南京大學35
網易:
1.     浙江大學 165
2.     南京大學 57
3.     清華大學 41
4.     上海交通大學 28
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4
百度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55
2.     北京理工大學 48
3.     北京交通大學 34
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33
5.     武漢大學 32
中興:
1.     浙江大學 70
2.     上海交通大學 58
3.     南京大學 54
4.     湖南大學 53
5.     重慶大學 45
美團:
1.     上海交通大學 40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1
3.     同濟大學 29
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8
5.     武漢大學 27
6.     南京大學 27
京東: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43
2.     北京交通大學 37
3.     南開大學 35
4.     天津大學34
5.     大連理工大學 34

有些朋友可能想,哎呀,我畢業的大學在你剛才唸的那些學校中,一次也沒有出現,我該怎麼辦啊?

辦法就是,找到你的同學錄,你總有高中同學或者初中同學畢業於這些大學中的某一所吧,看中了哪家公司就要設法去接觸這家公司的校友網路,利用校友網路是求職的一條捷徑。另外,大機率來說,你所畢業的學校也很有可能在某一家好公司中佔據了主導,你應該努力去找到你們大學校友聚集的地方,不論是線下的還是線上的,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為了做今天這期節目,我還閱讀了很多國內的以“找工作”為主題的科學論文,我想從中發現一些可能會對你有幫助的資訊。

我還真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在大多數這個主題的論文中,有一個詞的出現頻率極高。
那就是“主動性人格”這個詞。
這說明“主動性人格”確實是學界比較公認的一個概念,而它則被認為是求職成功率、職業滿意度的關鍵因素。
所以,我今天要告訴你的第二條科學找工作的要點是:至少在找工作期間,要努力培養自己的主動性人格,如果怎麼也培養不出來,那至少也可以在面試的時候儘可能裝出來。
主動性人格的概念最早是兩個美國人在 1993 年提出的,他們的定義是“個體採取主動行為影響周圍環境的一種相對穩定的人格或行為傾向”,換句話說,就是一種遇到困難主動找途徑,沒困難也要給自己開闢一條路勇往直前的“穩定傾向”。他們還開發出了一個“主動性人格量表”,一共 17 題。後來我國的兩位研究者在 2009 年修訂出了中文版的量表,保留了 11 個專案。
你不妨先自測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主動性人格,如果不是,那麼量表上的那些題目,既是自測題,也是給你的行動建議。
最後,我希望所有閱讀本文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你們能拿下心儀的offer。儘管,從宏觀層面上來看,失業率是由供求總數決定的,任何找工作的技巧都不能改變宏觀資料。但是,對於我們每一個個體來說,卻是大不一樣。如果你周圍有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不妨把本文推薦給他,或許就能改變他的人生。

[1]https://www.dol.gov/ui/data.pdf
[2]https://www.nytimes.com/2020/05/28/business/economy/coronavirus-unemployment-claims.html
– END –
【科友召集】
更多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