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雄霸天下,死後無人收屍

全文共3147字 | 閱讀需6分鐘
01
周滅商,武王封姜尚於營丘,是為齊國。
太公死後,傳位至十四世,為齊襄公。
襄公還是公子時,跟堂兄公孫無知爭奪王位,即位後施以報復,降低公孫無知俸祿車馬等級,無知深銜之。
襄公四年,魯桓公攜夫人出訪齊國,魯夫人是齊襄公姐姐,未嫁時曾與襄公私通。
回到母國,二人重燃舊情,被魯桓公發現,怒不可遏,大罵魯夫人。
魯夫人哭啼著告訴弟弟,襄公決定為姐姐出頭。
襄公請魯桓公赴宴,席間將其灌醉,讓大力士彭生把魯桓公抱上車。
彭生環抱桓公,將其肋骨盡數折斷,桓公到了驛館,已然氣絕。
魯國出離憤怒,抗議齊國,襄公殺死彭生,以為謝罪。
齊襄公十二年,派大夫連稱、管至父駐守葵丘,說好半年後換防。
等到期限屆滿,襄公無動於衷,說這二人守得很好,那便繼續守著。
二人很生氣,知道公孫無知怨恨襄公,於是與其策劃叛亂。
連稱妹妹是襄公妃子,不被寵幸,便發動她為內應,刺探襄公行蹤,還跟她說,事成了,讓你給無知當夫人。
十二月,襄公去沛丘打獵,有一大豬猛衝過來,侍從說這是死去的彭生。
襄公又驚又怒,一箭射過去,大豬如人站立嚎叫。
襄公嚇得從車上摔下,傷了腳,鞋子也掉了,回去後把名叫茀的管鞋內侍痛打一頓。
無知等人知曉襄公受傷,帶領部屬衝入王宮,正好遇見茀。
茀給無知看自己傷痕,說,我恨透了襄公,我也在找他,找到後報信,你們先去別處看看。
茀支開無知後,找到襄公,將其藏在屋門後。
轉身帶人攻打無知,寡不敵眾,戰死。
無知進宮,搜尋襄公,有人看到屋門下露出一雙腳,開門一看,正是襄公。
無知殺死襄公,自立為齊君。
次年春,無知到雍林遊玩,被當地人偷襲殺死。
雍林人跟齊國人說,無知殺死襄公自立為君,我們已將他處死,請另立公子中賢者為君。
齊襄公荒淫無道,倒行逆施,弟弟們擔心招禍,紛紛逃往他國。
公子糾母親是魯國人,於是跑去了魯國,管仲、召忽跟隨輔佐。
公子小白逃亡莒國,鮑叔為親信近臣。
無知死後,齊國大亂,權臣高氏、國氏準備擁立公子小白,派人去莒國接應。
魯國則派兵護送公子糾返齊,並命管仲帶人守住莒國通道。
管仲一箭射中小白衣帶鉤,小白假死,管仲派人飛報魯國。
公子糾等便放鬆警惕,緩慢行進,六天才至齊國。
此時小白已入齊國,被立為君,是為齊桓公。
是年秋,齊魯作戰,魯軍大敗。
鮑叔寫信給魯君,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幫忙殺了。
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仇人,魯國必須把他們送來,如果不從命,齊國將繼續攻打魯國。
魯人害怕,殺死了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則被送到齊國。
桓公要殺管仲,鮑叔牙勸道,如果你只想做個國君,有我就行,如果想稱霸天下,必須得到管仲輔佐。
桓公接見了管仲,談論王霸之術,管仲言之有物,深合其意。
桓公大喜,拜管仲為大夫,委以政事。
02
管仲與鮑叔、高傒等,共同治理齊國。
改革兵制,發展商業,專營鹽鐵,獎勵賢能,齊國國力大增。
桓公五年,齊國再次征討魯國,魯國不敵,魯莊公獻地求和。
盟會當日,力士曹沫用匕首劫持桓公,說,歸還魯國被佔土地,便饒你性命。
桓公答應,曹沫罷手。
桓公事後反悔,想殺死曹沫,不還土地。
管仲說,既然答應別人,哪怕是被劫持,也不能背棄諾言。
違約殺了對方,滿足了自己快感,但在諸侯中失去了信義,也就失去了天下人支援,不能這樣做。
桓公從之,將所佔領土都歸還給魯國。
諸侯聞知,認為齊國守信,紛紛前來依附。
桓公七年,諸侯在甄地盟會,推舉齊桓公為天下霸主。
山戎侵伐燕國,燕莊公向齊國告急。
齊桓公派兵救燕,大敗山戎,到達孤竹後才班師。
燕莊公感恩,禮送桓公回國,一直走入齊境。
桓公說,除了天子,諸侯之間相送,都不出自己國境,燕王禮遇過甚,我也不能對燕無禮。
於是把燕公所至的齊國領土,用溝分開送給燕國。
諸侯聞知,更加敬從齊國。
齊桓公娶了蔡穆侯的妹妹,是為蔡姬。
蔡姬跟齊桓公在湖上盪舟,劃到湖心,蔡姬突然站起身,腳分開踩在船舷二側,左右搖晃,小舟也隨之搖盪,眼看就要翻了。
齊桓公不會游泳,慌得不行,趕緊呵斥女子不要胡鬧。
蔡姬不聽,繼續調皮,越發用力。
齊桓公緊緊抓住船幫,身子伏在船面,臉色煞白,狼狽極了。
好不容易上了岸,齊桓公立刻將蔡姬送回了孃家。
蔡穆侯認為是奇恥大辱,一怒之下,把蔡姬改嫁給他人。
齊桓公更不爽了,我又沒休妻,只是讓她回家思過,蔡侯這麼一弄,讓齊國顏面盡失。
於是,出兵討伐蔡國。
齊國勢如破竹,很快就抓住了蔡穆侯。
還不解氣,順勢去攻打楚國。
楚國很懵逼,楚與齊素無冤仇,你打我們是個什麼道理。
兩軍陣前,管仲強行辯解道,周天子曾說了,齊國作為九州方伯,有權過問天下不平之事。
你們楚國本應該進獻天子濾酒用的青草,今年還沒上貢,周昭王當年南巡,淹死在你們楚國,因著這些事情,我們齊國來問罪。
楚國給氣笑了,說,青草這事我們錯了,馬上就進貢,昭王溺死這事,你們去問漢水吧。
齊國理虧,不得不退兵。
路過蔡國時,各路諸侯幫著蔡侯求情,齊桓公也消氣了,便放了蔡穆侯。
其時,周室闇弱,天下大國有齊、晉、秦、楚四國。
晉獻公寵幸驪姬,廢掉太子,身死後晉國內亂幾十年。
秦穆公處地偏遠,猥瑣發展,不參加諸侯會盟。
楚成王剛剛佔領荊蠻之地,索性自稱夷狄,不聞中原事。
只有齊國,還能召集諸侯盟會,顯揚雄主盛德,各國臣服,紛紛與會。
桓公得意地說,寡人南征至召陵和熊耳山,北伐到山戎和孤竹國,西征大夏,遠涉流沙,登太行險道,達卑耳山而還。
寡人曾召集兵車盟會三次,乘車盟會六次,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諸侯無不拜服。
寡人想封祭泰山,禪祭梁父。
管仲力諫,桓公不聽。
管仲於是將執行細節描述得極為漫長瑣碎,桓公這才作罷。
03
桓公身邊有三個近臣,易牙、開方和豎刁。
易牙本是王宮廚子,桓公曾嘆道,寡人嚐遍天下美味,唯獨未食人肉,此為憾事。
易牙回家將四歲孩子殺了,煮成肉湯,送給桓公。
桓公吃了,覺得鮮嫩無比,問易牙這是啥肉。
易牙哭著說,是自己幼子之肉,為求國君身體安泰,殺子以獻主公。
桓公非常感動,認為易牙愛他勝過骨肉,極為寵信。
開方是衛國貴族,跟隨桓公後,十五年從未離開,隨叫隨到。
開方父母過世,也不回去奔喪。
桓公覺得開方愛他勝過父母,大為寵幸。
豎刁是齊國宦官,為了表示對桓公的忠心,自行閹割。
桓公感嘆豎刁愛他勝過身體,引為親信。
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重。
齊桓公前來探望,問他,你死後,群臣之中誰可以做相國?
管仲說,知臣莫如君,您先說說看。
桓公問,易牙這人怎樣?
管仲答道,他殺死親子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能任用。
桓公問,開方這人呢?
答曰,他拋棄雙親來迎合國君,不合人倫,不可接近。
又問,豎刁呢?
答曰,他閹割自己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慾,不可親信。
管仲死後,桓公不聽,繼續親近此三人。
桓公四十三年九月,齊桓公重病。
易牙、豎刁、開方,三人將桓公關在室內,築起高牆,不給桓公飯菜,也不准他人出入。
十月,齊桓公活活餓死。
桓公有六個兒子,長子呂無虧,次子呂元,三子呂昭,四子呂潘,五子呂商人,六子呂雍。
桓公死後,易牙與豎刁聯手,準備立公子無虧為齊君。
公子昭逃往宋國,其他公子不服,雙方劍拔弩張,你來我往。
最終無虧獲勝,登上王位。
其時,桓公已死六十七天。
無人為其收屍入棺,屍體暴在寢宮,腐爛發臭,蛆蟲遍地,從窗戶爬到了屋外。
04
公子昭逃到宋國,宋襄公出兵援助。
宋軍壓境,易牙帶兵迎敵,老臣高傒趁機請豎刁進宮議事,豎刁入後,被伏兵擊殺。
隨後殺死無虧,準備迎公子昭回國。
易牙見大勢已去,逃亡魯國。
其餘四公子仍不罷休,出兵攻打公子昭,迫使其不得不返回宋國。
宋襄公很生氣,再次出兵,大敗四公子。
公子昭入齊都登位,是為齊孝公。
齊國內亂,元氣大亂,霸業自此告終。
05
生前無比榮耀,死時萬般悽慘。
這樣的悲劇,齊桓公不是孤例。
後世還有趙武靈王,一代雄主,晚年宮變,被困沙丘宮,活活餓死。
原因在於,權力只對其來源負責。
君王死了,或者視同死亡,加附己身的權力便會消失。
如果生前過於獨裁,或過於自負,此刻便會遭到權力反噬,落得極不體面下場。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新中國援外第一戰:越法邊界戰役,陳賡建議圍城打援
穿越近兩千年的“說唱明星”——東漢擊鼓說唱俑
史上最強逆襲:鐵木真是怎樣崛起的?
流動中的民族主義研究——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陳曉律教授訪談
工業革命的寶貴經驗——工業化仍然是強國之本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不得用於微信外平臺

商務合作、訂購微訊號:zggjls01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發代號:28-474
QQ群:460382533
電話:13372012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