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DeepSeek,車企終於把「價格戰」打成了「價值戰」?

作者 | 曹楊
編輯 | 張軼驍
2025年開年,“智慧”成了車圈最熱鬧的話題。
一方面,AI新星DeepSeek憑藉類人化互動系統迅速崛起,引發眾多車企與其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年銷量超4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迪,宣佈將高階智慧駕駛系統作為全系標配,覆蓋10萬元以上及多數10萬元以下車型。
智慧駕駛一直被視為車企的“靈魂”與核心競爭力,這也是車企爭相佈局的關鍵。而伴隨著AI熱度的提升,開年智慧駕駛引發的熱議,也頗有些把“價格戰”打成“價值戰”的意味。
但無論是與DeepSeek合作的車企,還是補齊短板的比亞迪,都不得不直面同一個核心問題:當高階智慧駕駛從技術高地轉變為標配競爭力時,如何真正掌握其制勝關鍵?
至少,在競爭中突圍,靠的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拿來主義”。
DeepSeek,能幫車企做什麼?
隨著DeepSeek火爆現象在行業內引發的廣泛關注,各行各業的頭部企業似乎都開始想與DeepSeek或多或少搭上“關係”。
但要說真的為“抓”住DeepSeek,付諸實際行動最多且更快的,還數車圈。
根據《鳳凰WEEKLY財經》不完全統計,已經與DeepSeek達成深度合作,試圖透過技術賦能提升自身競爭力的車企已超過 20 家。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比亞迪、吉利、奇瑞、東風集團、長城汽車、寶駿汽車、極氪、嵐圖、智己等。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告訴《鳳凰WEEKLY財經》,車企對DeepSeek趨之若鶩,一方面原因在於,DeepSeek的訓練成本較低,且技術路線又是完全開源的,使得車企與其合作,既不需要投入太多資金,二次程式設計起來也比較方便。
張翔進一步表示,DeepSeek在人機對話、語義識別、資訊檢索、生成式文字等方面有著很大優勢。“基於此,車企與其達成合作後,也主要是在智慧座艙、數字座艙、語音識別、車主和乘客的使用者畫像、處理生成資訊等方面進行最佳化,以提高使用者的體驗。”
的確,根據部分車企官宣的內容來看,將智慧座艙與DeepSeek深度融合,從而提升智慧互動體驗成為眾車企首先在做的事。
比如,比亞迪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冬生表示,比亞迪整車智慧“璇璣架構”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後,將在座艙端提供更加精準和個性化的服務,開啟智慧座艙新時代。
吉利透過與DeepSeek-R1的融合,不僅能精準理解使用者的模糊意圖,還能主動分析使用者潛在需求,提供車輛控制、主動對話、售後等服務;零跑和極氪,則分別即將上線部署了DeepSeek-R1的零跑全新座艙和智慧座艙助手AI Eva。
技術賦能之外,張翔也指出,在新能源汽車慘烈的競爭之下,營銷已經成為各個車企最看重的提升銷量和曝光率的方式之一。透過網路營銷、找熱點、蹭熱點的方式,來吸引流量和市場的關注。
“DeepSeek作為新的產品,尤其是與智慧緊密相關的AI產品,在短時間之內獲得了全球市場的關注,這也是車企爭相擁抱DeepSeek的另一主要原因。”
車企的價格戰,終於有了些“價值”?
新能源汽車的淘汰賽,在2025年仍繼續進行。 
蛇年開工第一天,銷量在近十年首次下滑的特斯拉,再次打響新年價格戰第一槍。
自2023年開始,這已經是特斯拉連續三年率先打響“價格戰”。“價格戰”也成為近年來車企突破銷量困境的主要手段之一。只是隨著價格戰的愈演愈烈,車企降價的方式也越來越“花哨”。
單純的“價格直降”外,“補貼兜底”“0首付”“0利息”等金融促銷手段,都成為了2025年車企尋找價格新突破口的方式。甚至不少車企還玩起了優惠“組合拳”。
從產品效能上體現“價值”之高,也成為了“價格戰”的另一種打法。
將此前需要加價購買的高階智駕方案,變為標配上車,則是車企參與這一“價格戰”的首選方式。
2月10日,比亞迪召開了被視為“近年來最重要的一次”的釋出會,並在釋出會上宣佈將在王朝、海洋全系車型搭載
“天神之眼” 高階智駕功能,其中10 萬級以上車型全系標配、10萬級以下車型多數搭載。
比亞迪全系車型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駕 圖/比亞迪汽車官方微博
智慧駕駛已經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車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高階智駕解決方案動輒上萬甚至數萬元的價格,又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消費者體驗智慧駕駛的絆腳石。
基於此,比亞迪的這一策略,也被不少業內人士視為“一箭雙鵰”——既從技術層面向業內告知其已補足了智駕這一最明顯的短板,又從營銷層面打出了免費高階智駕的賣點,降低了消費者二次付費的顧慮。
有業內人士將這種變化稱之為從“價格戰”到“價值戰”。事實上,究其根本還是“價格戰”。而這種將高階智慧駕駛標配化的操作並非比亞迪開的先河。
2024年底,小鵬就在小鵬Mona03和小鵬P7+兩款車型實現了標配高階智慧駕駛功能。這一策略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價格戰的壓力,更直接提高了小鵬汽車的銷量。
〓 小鵬標配高階智慧駕駛的兩款車型 圖/小鵬汽車官網
但爭議隨之而來。比如有網友指出,比亞迪的高階智駕和其他車企強調的高階智駕似乎不太一樣。
據晚點Auto的報道,比亞迪將 “天神之眼” 系統分為 A、B、C 平臺,分別標註為金色、紅色和藍色,算力要求和搭載的雷射雷達等依次降低。
只是透過對比不難發現,比亞迪紅標的“高階智駕雷射版(Dipilot 300)”,不管是從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的個數上,還是算力上,都與全系標配的小鵬P7+有著一定差異。
這也難怪向來敢說的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近日疑似多次“喊話”比亞迪智駕,並在朋友圈表示,“把成本做低,讓最基礎的智慧駕駛輔助普及,值得表揚、可喜可賀!而混淆高階智慧駕駛概念,把最基礎入門級的智慧駕駛輔助說成高階智駕,是不合適的呵!”
對於“高階智駕”的概念,或許車企有著各自的解讀,但將高階智駕免費化,極有可能成為新能源汽車下一個“內卷”方向。
尤其是DeepSeek的橫空出世,更不免令人相信,這足以讓上述猜想變為現實。
就車企來說,在智慧駕駛的開發和最佳化過程中,資料閉環至關重要。而DeepSeek的資料閉環潛力,可以更好地幫助車企利用使用者行車資料持續最佳化模型,無需依賴第三方資料標註。
對車主來說,DeepSeek在多模態互動方面的優勢,可以使車輛在智慧駕駛中更全面地感知周圍環境;強大的場景化服務能力,可使車輛在行駛中更好地應對各種複雜路況和長尾場景。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頗為骨感。
一位資深智慧駕駛技術研究人士向《鳳凰WEEKLY財經》指出,儘管DeepSeek在智慧駕駛領域展現出強大的技術潛力,並有望在未來推動該技術的持續成熟。但在當前階段,車企與DeepSeek的合作更多是出於技術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佈局。
“這種合作在短期內更多地體現為一種戰略儲備,距離真正為使用者創造具有變革性的價值,仍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
決賽圈的生存法則,絕不是“拿來主義”
作為AI領域的新銳力量,DeepSeek在未來有望推動智慧駕駛產業鏈的進一步發展,並助力車企提升智慧駕駛的安全性與駕駛體驗。然而,車企若想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決賽圈生存下去,並實現可持續發展,僅依賴外部技術是遠遠不夠的。
憑藉先發優勢,賽力斯在過去兩年享受到了華為“獨寵”,不僅新能源汽車銷量一路高漲,就連股價也一路飆升。
尤其是2024年,賽力斯成為年度車企黑馬之一。全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2.69萬輛,同比增長182.84%。直接帶動了公司股價,2024年最後一個交易日,賽力斯報收133.39元/股,總市值2014億元。

〓 重慶賽力斯超級工廠
然而,2024年的賽力斯有多風光,2025年開年就有多暗淡。
晚於友商4天釋出2025年1月銷量資料的賽力斯,無論從產量還是銷量口徑來看,都遭遇了腰斬。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下降48.67%,銷量同比下降51.39%。
市場對賽力斯這份成績單大跌眼鏡的同時,也給出了客觀的分析。“核心技術相對缺乏”“過度依賴華為技術支援”“品牌力不足”等,都成為了賽力斯在失去華為“獨寵光環”之後跌落的因素。
上述資深智慧駕駛技術研究人士直言,這種“拿來主義”的發展模式,在短期內或許能夠帶來顯著的市場效應,但從長期來看,無論是哪個領域的企業,缺乏核心都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領跑。
的確,過度依賴外部技術,不僅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甚至可能導致如賽力斯一樣難以維持市場地位的情況。
同理,在AI成為新能源汽車決賽圈必爭之地的當下,自研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一點,從特斯拉率先實現“資料—演算法—硬體”的閉環,將自動駕駛迭代效率達到行業平均的10倍、理想全面轉型人工智慧企業、蔚來數百億投向開發和核心技術自研、小鵬堅持“汽車+AI的應用”戰略中都足以證明。
只不過,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技術過硬雖好,但卻是車企的基本功。而車企如果一味地只強調技術,反而會因為專業詞彙過於垂直,而適得其反。如何用消費者聽得懂的話、消費者看得懂的操作,衝出重圍,才是關鍵。
因此,自研除了AI、演算法、智駕等核心硬實力之外,還包括打造獨特的賣點,同時構建使用者生態,增強使用者黏性。
這一點,蔚來開創的“NIO House”、小米打造的“米粉文化”、小鵬建立的“鵬友圈”,不僅為品牌使用者提供了互動的平臺,也透過使用者生態的構建,增強了使用者粘性,從而帶來更多市場機會。
張翔向《鳳凰WEEKLY財經》指出,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技術和產品層面呈現出明顯的同質化趨勢。在這一背景下,構建“AI+場景+社群”的創新組合模式,不僅能夠整合AI技術與具體應用場景,還能透過社群協作加速技術迭代與最佳化,成為車企突破同質化困境、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策略。
“這也使得車圈不少從業者認為DeepSeek的出現,尤其是其在AI領域的創新,為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突破和創新帶來了新的機遇。”
“但需要注意的是,當前DeepSeek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能提供的功能比較單一,且在智慧汽車方面的經驗有限。因此,雖然車企可以針對Deepseek進行引數定製,使得同一個指令可以生成不同的內容,但想要僅僅依靠接入DeepSeek打出差異化競爭,在短期內是很難實現的,更不要說試圖透過與DeepSeek繫結‘拿’下決賽。”張翔如是說道。

鳳凰WEEKLY財經(ID:fhzkfinance)原創

RECOMMENDED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鳳凰WEEKLY」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 ★ 為了更好的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