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鵝哥找到流量的密碼了

01
甲亢哥的中國行結束了,
滷鵝哥林江的春天來臨了。
02
成都街頭,想要和甲亢哥“親密接觸”的路人朋友,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起初沒有人注意人群中的這個小紅點。
直到他伸手把整隻滷鵝塞給甲亢哥,才被保鏢高抬一手,放進包圍圈,亮相直播間。
滷鵝哥不善英語,聽不懂甲亢哥的疑問,只能尷尬又不失禮貌地衝著對方復讀“eat”。
堪比和尚唸經。
好在甲亢哥十分給面,從善如流地大啃一口鵝腿,露出興奮又享受的表情。
同樣興奮的滷鵝哥,高舉手機,大聲歡呼,“他吃了,Speed eat!”
彷彿完成了什麼壯舉。
03
第二次在重慶,滷鵝哥的大本營。
室外溫度二十來度,健碩的保鏢大哥光著胳膊,他卻依舊穿著鮮豔的大花襖子,熱得滿頭大汗也不脫,老遠就吸引了甲亢哥的注意力。
吸取了教訓,他學了幾句蹩腳的英語,磕磕絆絆地介紹“這是昌榮滷鵝,好吃的”
滷鵝哥從此得名。
知道甲亢哥吃不了辣的,他還特意強調“不辣”,非得讓對方感受一回“賓至如歸”的待遇。
04
身處大本營,隨時隨地發現甲亢哥。滷鵝哥自然不甘心只露面一次。
可惜熱度有時,翻車亦有時。
這次送上的烤乳豬,讓甲亢哥露出了複雜又無奈的表情,因為他不吃豬肉。
甲亢哥應該是真心感謝,估計覺得大哥不容易,從成都追到重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就是語言不通,雞同鴨講。
滷鵝哥一通理解,覺得給對方添了麻煩,立刻表情嚴肅地吐出一連串“sorry”。
好在尷尬都被舞蹈化解了。
可能這就是一切盡在不言中吧。
05
小小的挫折沒能讓滷鵝哥停步,他決定勇闖香港,哪怕自己人生地不熟。
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甲亢哥看著那抹鮮豔的紅色大為震驚:“你怎麼總能找到我?我在三個不同的城市見過你了。”
滷鵝哥不語,只是一味投餵美食。
這一次他帶來了花椒雞。
此時此刻,甲亢哥終於頓悟了新的哲理,“沒有這傢伙的直播算什麼直播?”
圍觀群眾高喊著“不要吃”“會生病”,但甲亢哥並不在意,反而堅定給滷鵝哥撐腰。
“我一定會吃他給的東西。”
“因為他總是把好的給我。”
告別時,甲亢哥親切地稱呼他“uncle”。
滷鵝哥身體力行,詮釋了什麼叫做“你我本無緣,全靠我努力”。
06
從震驚到習慣,只需要短短幾天。
行至深圳,甲亢哥不再疑惑他的出現,而是化被動為主動,反覆追問“肉在哪裡”。
而滷鵝哥決定先舞一曲。
肉沒來,花生糖來了。
被塞進嘴裡的糖大約很甜,讓甲亢哥意猶未盡地追在後面,想多要幾個。
滷鵝哥用心良苦。
知道甲亢哥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他還準備了昌榮的傳統陶器和非遺摺扇,正中下懷。
不光如此,他還深諳端水的道理。
投餵甲亢哥還不夠,連他的保鏢、翻譯團隊都被塞了滿手的糖和飲料。
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保鏢們也入鄉隨俗起來,聊到滷鵝哥的語氣都多了幾分善意的無奈。
還在甲亢哥準備離開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創造性的建議——不如帶上他一起。
靠美食也好,用真心也罷。
滷鵝哥就這樣成功征服了外國友人的心,被舉起成為獨一無二的“UncleZone”。
07
坐進車裡,叔也沒閒著。
那個不離身的大揹包,就像哆啦A夢的百寶夢,隨手一掏都是好東西。
滷鵝翅、萬靈麻餅…
千里迢迢從家鄉背過來的美食,都排上了用場,成了語言不通時的交流工具。
吃就完事了。
看滷鵝哥自然地滿車投餵的模樣,彷彿看到了我姥姥每次投餵我的畫面。
怪親切的。
越想越神奇。
這兩人,一個聽不懂英語,一個聽不懂中文,交流起來驢頭不對馬嘴,沒一句問答能對上,但偏偏就能莫名其妙聊下去。
聊得眉飛色舞,喜笑顏開。
反正那些表達不明白的話,都可以簡單粗暴地匯聚成一句跨越語言的“牛逼”。
08
音樂也成了橋樑。
一首歌嗨完,他滿頭大汗,喘不過氣,看得甲亢哥一個勁讓他冷靜。
然後他才吐露心聲,說自己追了一整天的行程,總是慢半拍,險些以為要錯過了。
什麼叫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這就是了。
都不知道能不能遇上,還是大包小包準備了這麼多特產,就為了一個可能的瞬間。
09
最後還是翻譯器上大分。
“我真的很感激你的存在,你太讓我開心了,這就是為什麼你現在在車上的原因。”
“你不知道我們遇到了多少破事,但你竟然能堅持這麼長時間,在四個不同的城市。”
“我今天看了訊飛的翻譯器,太貴了,我買不起,不然交流效果會更好。”
“他X的,我要給你買那個翻譯器!”
看,用真心就可以。
10
甲亢哥說下個城市太遠了,我想你可能來不了,但滷鵝哥依舊不負眾望出現了。
上一秒,他四處尋找大叔的身影。
下一秒,叔穿著大花襖子舉著滷鵝、跨越人海,來到面前,甲亢哥情不自禁喊出"I miss you"。
有這樣的毅力,滷鵝哥做什麼都會成功吧。
11
可長沙實在太熱了。
甲亢哥穿著短袖都滿頭大汗,更別提穿著標誌性棉襖的滷鵝哥了。
結果坐上車後,他第一反應是先拿紙巾給甲亢哥擦汗,然後又用同一張紙糊了自己一臉。
這是真把甲亢哥當小孩在照顧啊。
吃飯時,還不忘給他擰瓶蓋。
時時記得端著好吃的,遞過去。
生怕把甲亢哥這麼大個孩子給餓到了。
12
甲亢哥的團隊也被照顧得很好。
至少每個人都能吃到這美味的鵝。
去體驗喝茶,滷鵝哥默默抬高手,把茶杯直接送到嘴邊,把人嚇了個激靈。
吃飯時,翻譯招呼工作人員幫忙給其他人遞雞翅烤串,也是他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前後左右轉著圈給人遞吃的。
結果就是大家打作一團,親如一家。
甲亢哥的Uncle,也是大家的Uncle了。
13
但Uncle有他的分寸感。
轉場途中,團隊去便利店採購。
滷鵝哥早早準備好付款碼,搶先一步付了錢。
中國人的待客之道,就是這麼樸素。
14
意外的插曲也是有的。
一是。
在長沙文和友吃飯時,滷鵝哥坐到了甲亢哥旁邊的位置,還沒吃幾口,文和友老闆喊著“I'm boss”出現了,讓甲亢哥把位置扛出來。
還說“讓我介紹一下,不然明天去重慶”。
滷鵝哥沒多說話,就讓了。
二是。
長沙行中途,滷鵝哥去取要送給甲亢哥的告別禮物,結果回來時明星車隊卻已經開走了,留下他在原地默默等待,十分茫然。
看到車輛後,他還跟著追了一會。
最後負責安保的車輛認出了他,把他載去下一個點,才沒錯過甲亢哥的行程。
同一時間的明星車隊上,其他人找了很多借口,說他太累了、他在另外的車上…
只有甲亢哥焦急而關心地詢問:
“叔叔怎麼沒來?”
15
後來有網友對著每個人的動作和眼神抽絲剝繭,戲稱這一幕“甲亢哥之外,全員惡人”。
大家衝到芒果臺的相關賬號下破口大罵,怪他們沒格局,怪他們給長沙丟人。
網路上的輿論就是如此神奇。
幾天之前,被認為“喧譁搶鏡沒禮貌,不尊重外國友人文化”的還是滷鵝哥本人。
他還為此出來道了歉。
結果現在被抱不平的,也是他了。
何嘗不一種風水輪流轉呢?
16
滷鵝哥從甲亢哥直播間的過客,晉升成為特邀,靠的是他的毅力和真誠。
在網友口中輿論反轉,也一樣。
世上網紅千千萬,能像滷鵝哥這樣放得下面子、出得了力氣、吃得了苦的,不多。
遇上甲亢哥之前,他在網上搞助農直播,看得人不少也不多;還在家鄉開了個農產品小店,生意冷冷清清,房貸逾期還不上。
所以他去投餵甲亢哥,就是想蹭流量,就是想推廣家鄉特產,最好也推廣自己。
看似功利,但沒什麼見不得人的。
更何況。
不是每個想蹭流量的人都能連跑五個城市,在行程地點蹲守,準備特色美食和禮物,在二三十度的天氣穿大花襖子博眼球。
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現學英語、現學甲亢哥的舞蹈,在鏡頭前不遺餘力地搞節目效果,自己累得不行還能體貼照顧團體每個人。
更不是每個人都能抵擋住輿論攻擊,只為了一次又一次讓家鄉的美食得到曝光。
你可以說他蹭流量的方式不高階,但能做到最後,恰恰需要一顆堅定的大心臟。
生活很難,誰的機遇不得自己創造呢?
17
想起一個段子。
很多年後,當甲亢哥帶著團隊在北極直播,也會出現一個穿著大花棉襖的人,手裡提著重慶榮昌的滷鵝,救他們於暴風雪之中。
這就是滷鵝哥,彷彿能克服一切創造奇蹟。
18
現實中,滷鵝哥救了榮昌滷鵝。
據說,去年榮昌滯銷鵝肉120噸,有三成的養殖戶轉行不養鵝了。
如今行情變了。
新聞說,當地部分滷鵝企業銷量增長1000%,線上訂單平均增長105%。
網店老闆說:
“出快遞面單的機器都要打冒煙了!”
線下游客也絡繹不絕,紛紛湧來採購。
反正國內外都知道榮昌滷鵝好吃了。
19
回到重慶那天,很多滷鵝商家們自發去火車站接他,拉著橫幅,手拿鮮花,帶著家鄉特產,像他投餵甲亢哥一樣,投餵他滿嘴美食。
他們拍著胸脯保證,要好好給滷鵝把關:
“不會砸了被你帶火起來的榮昌滷鵝招牌。”
當地官方也十分重視。
火速授予他“榮昌滷鵝首席推介官”的頭銜,報銷了他追行程的路費。
當地滷鵝協會還獎勵他10萬元。
滷鵝哥逾期的房貸終於能還上了。
連書記都和他一起開了直播,就為了推薦榮昌更多的特色產品,開啟更大的市場。
滷鵝哥,現在是榮昌的大英雄。
20
我看完了他的抖音賬號,發現他從四五年前就開始做善事、搞助農了。
疫情時,他自費買食物送給環衛工人。
重慶山火,救災時差摩托車,朋友問他要不要當志願者,“晚上問的,凌晨他就趕到了。”
凌晨一點,看到有阿婆在路上賣蛋,他直接包圓了,送給了另一位有需要的殘疾人。
夏天太熱,他還時不時給人送西瓜送水送雪糕。
80歲的爺爺奶奶想賣紅薯粉,他也主動放在自己的賬號,幫人想辦法。
。。。
21
有人說,做好事就做好事,非要拍下來發到網上給人看,不就是為了流量為了名聲嗎?
但君子論跡不論心。
網路上大把的人為了流量整爛活,動不動就造謠,時常擾亂社會秩序。
而滷鵝哥為了流量,寧願做善事、搞助農,還堅持了很多年不變,還做出了成果。
這不比前者可靠多了嗎?
如果所有人都像這樣博名聲求流量,那我們就真能看到一個“美好的明天”了。
-END-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投資、旅遊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的文章,或者怎麼做自媒體等等。
現在發了一些專欄文章,都是公眾號不會發的,現在進去都能看: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群裡現在已經有1800個小夥伴了,大家沒事可以當成個論壇扯扯淡也不錯。
我們已經拉了很多微信群了,還會線下組織吃飯、打網球等活動。
歡迎加入來扯淡聊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