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的瓜,吃到了饒毅身上

作者 | 燕梳樓
源於肖醫生的瓜,噴了董小姐一臉。
這中間傳了一手又一手,從邱院士到王院長,再到饒教授,熱搜是一波又一波。
有人感嘆,董小姐沒犯大錯,但立了大功。僅憑一己之力,就扒下了學、研、醫、財、婚五層遮羞布!
咪蒙短劇都不敢這麼寫,本科學經濟,4+4成醫博,論文選婦科,導師是骨科,畢業去了泌外,最後愛上了胸外科。
此前一波一波的推送就不回顧了。今天簡單聊聊饒毅。有人扒出饒毅幾年前一次活動中,嘲諷協和醫學院烏煙瘴氣,任人唯親。
然後饒毅自然就成了這起事件中的英雄,併成為王院長對面的靶子。估計饒毅出於某種考慮,很快就站出來力挺王院長,說王院長才是英雄,真英雄。
然後大肆吹捧王院長主導下的協和4+4模式是個劃時代的創舉,是萬學歸醫的偉大發明,比老美的4+4更先進更有含金量。偉大在哪呢,可以直接發帽子,跳過碩士直接讀博。
這被網友普遍解讀為變節洗白。印象中饒毅還是個敢說敢做有點風骨的人,如果這套君子劍也把我看糊塗了。雖然王貴為工程院副院長,但早已公開表示放棄院士的饒也不至於彎腰侍權貴吧。
想必背後必有隱情。果然,萬能的網友發現了饒教授的軟脅。其實這些也都是饒自己大嘴巴漏風時得瑟的。他有個女兒饒婕,在美國讀的高中,掛名發表了6篇頂級論文,成功打造了“天才少女”的人設。
也是憑著這6篇論文,饒婕拿到了英特爾科學獎並直升耶魯大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學術吃學術,中科院院士宋爾衛的兒子也是在高中就發表了頂級論文,昆明某研究員之子陳靈石,人家6年級就靠研究直腸癌拿下全國科創獎。
可別把公眾當傻子,誰都知道背後的操盤手是誰。然後世襲罔替,就像老賈女兒,老胡女兒一樣,搞所謂的封妻廕子那一套。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咱們也沒什麼好說的,只要不吧唧嘴,我們也就忍了。
只可惜饒女兒沒能遺傳他的工科基因,大學學的是文學評論,畢業後當演員,感覺不是演戲那塊料,又轉製片人,也算靠自己能力在打拼。如果她非要往生物醫學圈子裡擠,上個4+4應該是沒問題的。
畢竟人家高中就發表了6篇關於生物醫學的頂級論文,再加上父母兩上生物醫學大牛推薦,誰還不給個面子?由此來看,饒婕還是有點骨氣的,不願意仰其父鼻息,更不願意拿上手術刀去禍禍人。
那麼饒教授在拼命維護什麼呢?我推測兩點:第一個,他維護的不是王副院長的面子,而是整個學閥圈層的遮羞布,因為他知道的太多了,他不想成為那根棍。不怕攪屎棍,就怕棍攪屎。
第二個,以他的身份和影響力,估計也為其它4+4學生寫過推薦信。按照協和4+4的要求,必須要有3封大牛推薦信作為通關秘笈,以饒教授和王院長的關係,想必要找他遞梯子的也不少。
其實這個推薦信設計的真是高明,所謂的推薦信不就是關係審查嗎?普通人家的孩子能認識幾個大牛?你看人家董小姐,不僅有骨科專家邱院士親自指導,還能得到王院長的親自表揚,一般人家孩子有這待遇?
當然,也有熱心讀者跟我說,巴納德雖然跟哥大沒法比,但也不能說人家是野雞大學。還有所謂的託福成績豁免,那是因為美高是視同英語過關的。我承認我表述不夠嚴謹,確實不太瞭解巴納德學院。
但今天我還是想詳細說說這個協和4+4。王院長口口聲聲說協和4+4萬學歸醫的創舉,是精英中的精英,是從全球頂尖學府選拔出來素質最優秀、品德最高尚、最具悲憫心也是最願意學醫的夢之隊。
問題是從董小姐的表現來看,無論品德還是技術,都算不上優秀。相比較肖飛的原配谷醫生,北大醫學院八年制高才生,無論是相貌還是能力都不在一個層面上,能讓肖飛看中的是她哪一點呢?

當然不是她的科技臉,而是她背後的世家背景。這幾年眼看金融圈不好混了,然後果斷棄經從醫,因為醫療系統是片藍海,不像搞金融的門檻那麼低,醫療系統也相對封閉,好操作一些。
所以也就可見,這4+4是怎麼回事了。2018年啟動以來,第一年是在清北定向招生,過了一年又擴大到全球前50名校,再過一年就放寬到巴納德了,再過幾年放到國內大專都是有可能的。
最難的不是什麼院校,也不是學什麼專業,什麼經濟啊、園藝啊、烹飪啊、屠宰啊都行,關係是那通關秘笈,能不能拿到3封武林宗師的推薦信。如此這般,一張由學閥醫閥財閥共同織成的網不就出來了嗎?
儘管王院長說這4+4是借鑑了美國的做法,但在基礎結構上的相似性掩蓋了本質上的差異。美國模式是標準化的國家體系,對本科專業背景要求極為靈活;而協和模式是一個小規模、精英化的試點專案,操作手段較隱蔽。
就問一句在此之前,有多少知道這個協和4+4?知道還能跳過碩士直接讀博?知道畢業後就能直接進入協和規培?這讓那些苦哈哈指望考研讀博上岸的醫學生,那些要11年才能進入臨床的小鎮做題家怎麼想?
其實不僅是協和的4+4,很多國內引入的西方制度,都是改的面目全非,就拿現代法學、保險、建造師制度來說,都是去其精華,取其糟粕,完全被各種權力異化了,最終成為老百姓難以企及的結界。
時間關係,不想多說了。官方已闢謠董小姐外公是米耀榮院士的傳言,最後用米院士一句話結束今天的文章:真正的科學精神,從不在聚光燈下尋找祖先的榮光,而在實驗室裡照亮未知的黑暗。
但官文並沒有闢謠董小姐真正的外公是誰,她的姑姑是不是透過延畢偷了人家殘疾學生趙基準的學術成果?
如果是這樣,那董小姐在悄悄刪除的論文後面,那句致謝就太諷刺了:
無論走向何方,家都是我的堅強後盾。
最後感謝昨天熱心參與第29所云南山區小學圖書室捐贈的愛心讀者,因為捐贈額度有要求,所以希望大家量力而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