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3架是5架?英國雜誌捅出實錘,印度陣風半年已損失11架?

五月印巴衝突中印度真實人員損失一直在不斷被披露,長期關注印巴局勢的英國《Airforces Monthly》雜誌又曝出訊息:印度總計有五架 “陣風” 戰鬥機在衝突中被擊中,其中三架當場爆炸,兩架受傷返回機場,而其中一架因傷勢過重無法修復,實際相當於損失四架。
這一戰績並非因 “陣風” 效能太差,而是源於巴基斯坦強大的作戰系統。
為佐證說法,該雜誌披露了 “BS-001” 等五架 “陣風” 的詳細編號,以及相關飛行員的姓名和服役編號。不過,巴基斯坦媒體對此有不同看法,認為另外兩架 “陣風” 可能是在著陸時因操作失誤或慌亂碰撞而受傷。理由是三架 “陣風” 當場爆炸已足以證明霹靂 – 15E 的電子戰水平,“陣風” 作為中型機,在缺乏準備的情況下難以承受這種殺傷,不太可能出現兩架 “傷而不落” 的情況。此外,當天交戰發生在凌晨,起降條件惡劣,印度 “陣風” 機隊大敗後,飛行員降落時出現嚴重失誤在邏輯上也說得通。
無論 “陣風” 損失數量是三架、四架還是五架,都難以撼動霹靂 – 15E 的良好聲譽,人們更多感慨的是印度空軍苦心打造的 “陣風” 機隊在一夜之間損失慘重。尤其是當飛行員被打得失去信心後,印度想要重整軍備將會面臨巨大困難。而除了殲 – 10CE 和霹靂 – 15E,真正讓人感興趣的是那份壓倒 “陣風” 的 “新型電子戰和網路戰” 多域系統。“陣風” 搭載了法國泰雷茲公司的 “光譜” 電子戰系統,憑藉法國在該領域的深厚積累,其整體佈局和基礎架構相當不錯,應對普通四代半戰鬥機綽綽有餘。
《Airforces Monthly》雜誌指出,巴基斯坦空軍電子戰的核心是原產法國但經中國徹底改造的 “獵鷹” 電子戰機,以及殲 – 10CE 掛載的電子干擾吊艙。在 4 月 29 日四架 “陣風” 與殲 – 10CE 的隔空接觸中,殲 – 10CE 並未動用全部實力,這誤導了印度,使其做出 “以數量彌補輕微差距” 的錯誤決定。結果在後續衝突中,印度 “陣風” 機隊被火力全開的殲 – 10CE 和 “獵鷹” 電子戰機干擾、分割,隨後在預警機引導下,霹靂 – 15E 憑藉網路化作戰體系,跨越上百千米對 “陣風” 進行一一獵殺。
在巴基斯坦空軍的通報中,作為霹靂 – 15E 載機的殲 – 10CE,為保證隱蔽性,當天機載雷達使用頻率很低,這在無形中讓印度輕視了它的價值。但殲 – 10CE 掛載的電子吊艙之所以威力驚人,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搭載的相控陣雷達效能出眾。該雷達的多波束技術支援模組化設計電子戰吊艙,配合 “獵鷹” 專用電子戰機,實現了對印度機載雷達、資料鏈的整體壓制,覆蓋了印度出動的數十架戰鬥機。而 “陣風” 的 “光譜” 電子戰系統,儘管整合了雷達告警和干擾器,可應對普通四代半戰鬥機,面對殲 – 10CE 這套帶有部分五代機元素的系統,卻毫無反抗餘地。
正是由於雙方在作戰體系上存在極大差距,在 10 日巴基斯坦混編機隊越境時,印度空軍按兵不動,任由 “梟龍” 肆虐。這一表現不僅反映出印度空軍在經歷慘重損失後計程車氣低落,更凸顯了其在面對巴基斯坦先進作戰體系時的無奈與無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