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空軍只用一個晚上就將印度空軍打回原形。
全世界都在看印度笑話,巴基斯坦民眾更是舉國歡慶,比該國選手在奧運會標槍比賽中擊敗印度選手奪得金牌還要興奮。
英國倫敦有不少巴基斯坦僑民成群結隊地到印度大使館門口慶祝勝利。
印度現在很鬱悶,也很窩囊。不承認,也不否認三架陣風被擊落的報道。
但紙終究包不住火,印控克什米爾現場戰機殘骸照片,美聯社、路透社都發了。

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寫著BS001號的陣風戰鬥機尾翼殘骸。
在通訊如此發達的網路時代,印度還在那裝駝鳥,自欺欺人。

這是BS001號抵達印度後,身披綵帶的照片,現在應當叫遺照了。
法國賣給印度的軍工驕傲–“陣風”戰機,第一批,第一架,第一次出戰,就給整沒了。
這不是在砸達索公司的牌子嗎?以後人家生意還做不做了。
但對於印度來說,它花了天價採購“陣風”,實戰卻是這種結局,難道它買到的是水貨?
“陣風”現在變成了法印共同的危機。
雙方心裡都憋著火,但又不能公開撕,畢竟都有難言之隱。
美國很想印度出來爆法國戰機的黑料,CNN是全球最早引述巴基斯坦軍方資訊的主流媒體之一,美聯社記者還在克什米爾現場報道“陣風”被擊落。
因為在當年的印度招標會上,洛克希德.馬丁就是達索的競爭對手。
“陣風”實戰如此拉胯,美國沒有大聲笑出來已經算是剋制了。
那麼印度與法國到底是誰坑誰?
尼赫魯在建國之初,曾制定了軍事工業自主的發展路線。但這談何容易,短期內根本看不到成效。
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之後,尼赫魯路線就被打斷了。
印度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武器裝備水平,就開始買買買。
美國當時是巴基斯坦盟友,只有蘇聯願意向印度大量出售武器。
但印度缺乏外匯,1965年蘇聯給了一個折中方案,讓印度可以先用商品抵軍火,印度就上鉤了。
這一套,就套住了印度幾十年。
到1977年,蘇制武器已經佔了印軍採購的81.2%,英國下降到4.5%,法國為2.5%, 還有就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社會主義國家。
而印度的國防科研經費,僅佔預算2%,印度軍工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這世上總是好心人多,英國、法國就來勸印度:做人吶,要想想後路,萬一你跟蘇聯鬧翻呢?哥也是一片好心,聽不聽在你。
“老英中肯”,於是在1978年10月,印度突然宣佈採購美洲虎戰機(英國BAC公司與法國達索公司合作生產)
合同總價值20億美元,印度現在6個“美洲虎”中隊就是這麼來的。
蘇聯見大凱子有可能被對手拉走,就將米格飛機制造廠設立在海德巴拉、科拉普特、納西克等八個地區,同時轉讓一些技術,以滿足印度的“國產化”夢想。
印度就覺得可以利用軍購玩弄這些國家於股掌之間,搞起了武器多樣化。
然而江湖險惡,單純的三哥豈能玩得過這些老鬼?
所謂武器多樣化,一路走下去就變成了“萬國牌”,採購價格不僅沒有降低,反而節節攀升。
這裡面還有一個深層次原因:印度政府和軍隊有些人為了回扣和賄賂,不惜以遠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向外國採購軍火。
1999年科索沃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全世界都看到了制空權對打贏現代戰爭的極端重要性。
印度空軍就極力要求更新換代,換上先進戰鬥機。
2004年,印度國防部宣佈採購126架多用途先進戰機,初步預算90億美元。
法國達索立刻派人用真金白銀去跟印度空軍高層溝通。2000年8月,印度就採購過一批幻影2000II,雙方關係密切。
2008年6月,印度搞了個國防招標會,目標直指四代半戰機。
美國的F-16IN和F-18E/F、俄羅斯的米格-35、歐洲的颱風、瑞典的鷹獅,還有法國的陣風,共六款戰機參加競標。
2010年4月,印度空軍選擇了“陣風”。
2012年,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與法國達索簽定協議,總金額為100億美元左右。
協議規定,法國要在2015年前交付18架“陣風”,其餘108架由HAL的班加羅爾工廠組裝,法國提供技術與裝置。
126架,100億美元,這價格看起來確實優惠。
然而,法國人在協議簽署後,突然改變態度,在協議履行方面增加了許多苛刻條件,目的是為了大幅提高價格。
法國人敢這麼搞,是因為印度出了“內鬼”。
HAL相當於國企,而印度富豪安巴尼旗下的信實國防公司(Reliance Defence)也想接手這筆大單子。
安巴尼就動用手中的媒體力量對HAL進行各種輿論攻擊,阻止它與達索公司的合作,一直鬧到2014年莫迪上臺。
為了報答人民黨的金主安巴尼,莫迪要求達索公司與信實國防公司合作,原合同要換成新合同。
對於法國來說,HAL被排斥,是印度內部的事情,新合同只要能抬高價格,法國不介意更換合作伙伴(當時的法國總統奧朗德在2018年透露過此事),賺錢嘛,印度誰掏錢都一樣。
2015年4月,莫迪訪問巴黎並宣佈斥資47億美元購買36架“陣風”。
2016年1月,奧朗德訪問印度,他告訴印度人,這價格根本不可能。
安巴尼則透過他在印度政府和空軍裡的代理人,極力勸說莫迪接受新的談判。
於是,新協議中的36架“陣風”戰機就變成了85億美元。
印度國大黨認為裡面有蹊蹺,價格不正常,要求調查。
而且安巴尼作為一名商人卻訪問過法國國防部,這違反了軍購的保密原則。印度司法部在議會的壓力下,介入了“陣風”採購案。
2019年,印度國防部告訴司法部,關鍵交易材料丟失了,找不到,剩下的材料都是最高軍事機密,不可能公開。
法國也向印度政府施壓,如果新協議無法履行,印度後果自負,因此調查便不了了之。
軍購腐敗是印度長期存在的問題,無非是由哪個集團來分贓的問題。
36架“陣風”,到2022年要完成交付。在飛行員培訓、後勤維修、零部件供應等方面,達索也要做好售後服務。
“陣風”功能和用途相當齊全,達索唯一沒有提供服務是掛載核武器,這隻能由印度自行改裝,但以印度的能力,能不能成功改裝也是個謎。
2020年7月29日,五架法國“陣風”戰機(三架單座機和兩架雙座)漂洋過海,完成了7300公里旅程(經停阿聯酋基地),在兩架法國A330 Phoenix MRTT空中加油機幫助下,順利抵達印度安得巴拉空軍基地,編入“金箭”飛行中隊。

據法新社當天報道,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宣稱:印度空軍戰鬥力已得到明顯提高,並向有領土爭議的國家發出警告。
辛格還說,如果誰因此感到害怕,那必定是企圖威脅印度領土完整的國家。
印度空軍也揚言稱,“陣風”戰鬥力將超越殲20等隱形戰機……印度在邊境部署1架“陣風”,中國就得部署5架殲20才能抗衡(要是真遇到殲20,陣風得團滅)
印媒更是猛打雞血,民眾、官方、軍方都信心爆棚,橫掃巴基斯坦,叫板中國,頓時都不在話下了。
從這個角度看,購買“陣風”無論花了多少錢,都是值得的。
此後,36架陣風陸續交付。

2022年,莫迪訪問巴黎。
馬克龍承諾支援印度申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各國賣武器的標配)
莫迪一激動,當場表示,印度將斥資57億美元向法國購買6艘多用途潛艇(75 (I) 專案)
印度還打算再花60億美元採購26架陣風。
法國這算是薅上印度了,空軍、海軍,接下來就是陸軍了。
網上有說印度有58億美元尾款沒有付給法國,其實這是搞混了交易實體。
“陣風”交易雙方是法國達索與印度信實國防公司。
也就是說,印度政府有沒有把尾款付給安巴尼的公司,跟達索沒關係。
達索與印度信實如果有什麼合同糾紛,導致付款延遲,那是法律上的事。再說法國佬又不是傻子,印度公司能跑哪去。
因此,說印度拒付尾款給法國,並不準確,政府的作用只是促進雙方企業達成交易。
如果從價格上來說,法國絕對是坑了印度,2.4億-2.8億美元/架,“陣風”賣出了法國名牌包包的殺豬價,就憑它的名氣。
但包包只要滿足虛榮心就夠了,而戰機卻是要命的。
不過,印度空軍也砸了法國達索的牌子。
他們的飛行員平時不也是整天摔飛機?萬國牌武器+萬國牌零件,不摔才怪。
“陣風”至少還沒有被摔過,說明它的安全性還是靠譜的。
至於印度將“陣風”當成精神支柱,當成空戰神器,當成空軍發展基礎,那是印度政府和軍方自己的判斷問題。
法國有錯,也只是錯在沒有告訴印度實話,但奸商不都是這樣?

“陣風”就像印度神油,精神作用要遠遠高於實際效果,更何況36瓶。
85億美元,可以修多少廁所?修多少橋樑?修多少公路?印度卻寧可拿去養肥外國軍火奸商。

而印度政客為了採購天價軍火,滿足個人私利,不斷煽動對中國的不滿情緒,渲染中國對印度的威脅。安巴尼家族則遊走政軍兩界,賺得盆滿缽滿。官員會變,議員會變,但他們不會變,而且任何政客參加選舉,都離不開安巴尼的支票。
所以印度的病,靠“陣風”是治不好的,哪怕F35採購成功,也治不好。
然而不管怎麼說,印度空軍一晚上就刷了六架戰機,這廣告做的,真是下了血本,用心了。
將來有機會,希望印度海軍也能幫忙做做廣告,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