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交戰,到底誰佔了便宜


上週六,印度與巴基斯坦達成停火協議,一場來勢洶洶,叮鈴咣啷的衝突,又以同樣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停了下來。
無論如何,停火都是好事,對於印巴這兩家而言,隔三岔五幹一仗,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次動靜鬧得有點大,且有讀者點播,熊叔就來觀察觀察。
此番衝突的起因是422日,克什米爾印度控制地區發聖了恐怖襲擊,造成26人死亡,其中大部分為平民。
印度稱掌握證據表明巴基斯坦深層國家與此次襲擊有關,但巴基斯坦否認指控。
57日(週三)凌晨,印度發動“辛多爾行動”,對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恐怖分子營地,以及巴基斯坦防空系統、空軍基地進行精確打擊。巴基斯坦則針對印度的行動,予以反擊。
據說,雙方在一個小時內,發生了超過100架戰機參與的空戰,印方參戰機種包括不限於陣風、幻影2000、蘇30、米格29等先進戰機;巴基斯坦主力戰機群由東大的殲十,梟龍等組成,巴方壓倉底的F16沒有出戰(美國禁止巴基斯坦F16對印作戰)。
之後雙方的互攻進入到無人機階段,各有損失。到了週六,雙方宣佈停火,衝突草草了事。
雙方互毆一頓,各自宣稱勝利,但作為吃瓜群眾,世界各國關心的是空戰的得失。特別是東大,大批戰機參戰,引發了民間熱切關注。
對於這種各自贏麻的衝突,東西方的關注點比較集中,都在研判空戰中東大戰機的表現。
巴基斯坦梟龍戰機
01
陣風到底有沒有被擊落?
目前,巴基斯坦宣稱擊落印度5架飛機,其中三架是法制的陣風,一架米格-29、一架蘇-30。雖然印度沒有承認損失,但從各方發出的資訊看,印度的確有飛機被擊落。
而人們談論得最多的就是印度的飛機是被什麼方式擊落的,是不是巴方的東大製造J10C
先說結論,熊叔連忙上網做了一番功課,綜合各方資訊,印度的陣風至少損失了一架,而且被東大戰機擊落的可能性有且不小。
雙方的戰鬥過程根據各方資訊還原,大致是這樣的,印度發動對巴鐵目標的打擊行動,出動了包括14架陣風在內的72架戰機。
陣風執行了開路任務,在距離邊境160公里以外發射暴風陰影巡航導彈,打擊巴方的指揮、防空系統,隨後其他飛機和無人機蜂擁而入,打擊地面目標。
陣風戰機在第一波攻擊結束後,又掛載了滑翔制導炸彈,在距離邊境100公里以內執行轟炸任務。
印度的陣風EF
相應的,巴基斯坦防空系統,探測到了印空軍行動,隨即起飛42架戰機在空中部署警戒,當印方開火之後,巴鐵戰機發起反擊。從而引發了雙方過百架戰機參與的大亂鬥。
但雙方都保持了剋制,並沒有飛進對方領空,也就是說空戰是在超過150公里以上的距離盡行的,是一場技術含量很高的超視距空戰。
隨後,雙方都宣佈獲得勝利,印方聲稱炸燬了恐怖分子目標,並且擊落了數架巴方戰機。
巴鐵則宣佈,擊落了5架印度戰機,其中3架是陣風。
想要研判空戰真實情況,一定不能聽雙方的戰報,也要綜合各方資訊來判斷。
經過幾天沉澱,熊叔綜合多方資訊,判斷情況大體是這樣。印方不具名官員承認印方有3架飛機被擊落。
尾號為BS001的殘骸,對比為印度空軍有同樣編號的陣風
根據自媒體出現的照片,可以肯定有一架陣風是被擊落了。在印度旁遮普省阿克利安卡蘭村的當地人拍攝到了一枚法國MICA導彈的殘骸,它仍然附著在發射器上。
該村距離巴廷達空軍基地僅20公里,而巴廷達空軍基地陣風戰鬥機中隊的駐地。
初次以外,也有美方和法方的官員證實了這一點。《華盛頓郵報》針對網上釋出的十多張圖片和影片盡行審查,認為印度空軍至少兩架法國製造的戰鬥機(一架陣風戰鬥機和一架幻影 2000 戰鬥機)。
隨後,巴方公佈了戰鬥截聽到的印方空中通訊,錄音內容大概是,印軍指揮官詢問呼號為“哥斯拉3”(Gozilla3)的戰機在哪裡,經過一段沉默後,“陣風”編隊的另一架戰機說自己行動順利,但他看到空中發生了爆炸。
對於這段空中通話錄音,還有待專家們確認,熊叔無法證實或證偽。但是,陣風在職業生涯中首個戰損,幾乎是可以確定的事實。
那麼接下來,就是東大自媒體最津津樂道的東大戰機和PL15導彈有沒有擊落陣風。
目前從發表圖片看,的確有不少PL15的殘骸,甚至有一些還是比較完整的,據外媒統計,目前找到4-5個導彈的殘骸,也就是說有更多數量的導彈發射。
在印度發現的PL15殘骸
那麼在這條證據鏈之下,可以認為PL15的確有很大可能擊落了印度戰機,但是不是擊落了陣風,還不能確定,除非巴鐵能提供出直接的證據。
但,一般來說,要巴鐵給出電子戰,鎖定目標等一系列鐵證可能性不大,目前階段只能自由心證。
熊叔嘛,傾向於陣風是被PL15擊落的,因為巴方的空軍的確有點東西。
02
印巴衝突是菜雞互啄?
印巴這場空戰,是自1982年以色列和敘利亞的貝卡谷地空戰以來,發生的最大規模現代化戰機的空戰。
如今國際及東大的輿論更多關注空戰勝負,也就是誰擊落了更多飛機之上,這是捨本逐末的視角。
但熊叔認為,空戰戰損,印軍無疑是更大的,但是印軍對地面打擊的戰術目的是達到了,所以這場交鋒,印軍是付出了代價,但達到了目的的勝利一方。
這一點別爭論,巴方作為防守一方,雖然讓對方付出了一定代價,但印軍該打的導彈炸彈都打了,且大部分命中了目標。
這一點也得到了證實,印軍在對巴基斯坦博拉里空軍基地的空襲中,給後者造成了人員損失,包括中隊長烏斯曼·優素福在內,5名巴基斯坦飛行員在這次襲擊中喪生,他們的葬禮於當地時間511日舉行。
另外有開源分析師根據衛星圖片認為,印度空軍還摧毀了巴基斯坦空軍1架薩博預警機,這是引進自瑞典的先進裝備。
印軍襲擊了巴方12個空軍基地
印軍掌握準確情報,對巴基斯坦地面目標重創,且達到了戰術目的,這就說明他們運用空中力量系統是有效的。
在更深的層次看,印度國力對巴基斯坦是碾壓態勢,巴方的某些戰術勝利,並不能扭轉整場衝突處於下風的局面。
總結一下,這場衝突體現出的戰術水平,還是可圈可點,絕不是某些人認為的菜雞互啄。
首先這場空戰,是包括作戰規劃,偵察,電子戰壓制,預警機指揮,空中掩護,火力投放等多技術合成的作戰。
雙方作戰超過100公里以上,都是發射中距空空導彈對轟,需要識別、鎖定、中繼指導,干擾多種技術操作。
按照巴鐵說法,從發現到反應只用了兩分鐘,半小時後,印方戰機就在空中擺好了陣勢,然後雙方進入交戰。
這說明雙方戰備水平都不低,都有打一場高技術底蘊,交戰方式複雜的空戰的能力。
這種能力是雙方長期對峙之下,接近實戰的訓練、實戰經驗,大量資源堆出來的,任何嘲笑三哥、巴鐵空軍水平的,只能顯示出自己的無知。
巴方伯拉利空軍基地,航空指揮塔被開了罐
最後說一下,為何空戰方面,巴鐵略佔優勢,這是因為巴鐵空軍是海陸空三軍中唯一能和印度掰掰腕子的精銳部隊。
巴空軍多年來得到英美訓練,近年來得到包括東大支援,持續武備更新,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系統作戰能力。
而印軍裝備體系非常複雜,有法國、俄羅斯、國產多種戰機,需要極高的系統整合能力,這方面印軍顯然還沒達到如指臂使的高水平。
反觀這一次比較亮眼的是東大裝備,無論是殲十還是梟龍,都是巴鐵主力戰機,取得的戰績,也讓人看到了東大武器裝備的實際戰力,可喜可賀。
目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特別關注空戰細節,估計正透過印度渠道獲得技術資料進行研判,由此也能反襯出東大的長足進步。
至於,中自平臺上狂歡殲十碾壓陣風,熊叔只能說,你開心就好,反正贏就是了。
END
PS:印巴衝突,是孩子沒娘,說來話長,介紹的文章汗牛充棟,熊叔就不囉嗦了。
這次雙方的作戰行動還是有點看頭,可以說具有一定的水平,絕不可忽視。
熊叔花了不少時間搜尋整合相關資訊,希望各位網友不吝點贊、關注、轉發三連。
如果您打賞個仨瓜倆棗,熊叔也不勝感激,關鍵你也會非常舒爽不是?感激不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