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個電影專案?這是DeepSeek給出的評價標準。但僅僅如此嗎?北影節創投一貫秉承著“帶一個故事來,換一部電影走”的願景,在短短的三個月裡,8位評委老師陸續審閱了507個創投專案,秉持專業、嚴謹的態度,為每一個劇本認真打分,相較於前文提及的AI回覆,評委老師們在評價這些創投專案時,考量維度更為多元。
“情節不應為了複雜而複雜,其實應該返璞歸真”
“即便是商業片也需要有深入的核心,這樣才能讓人記住”
“作為文藝片,個人小趣味很難取得觀眾共情”
“可以有跳脫思維,但不能想發生什麼就發生什麼,影片是需要有底層邏輯的”
相比AI給出的回答,他們結合了自己多年的行業經驗和市場敏銳度,更多關注專案的商業邏輯與人文因素,使得整個評審過程更有溫度,也更深刻。

在本次創投專案中,既有傳統型別的深耕,也有AI浪潮的顛覆。初審階段,評委們秉持著高度負責的態度,對每一個專案都進行極為細緻的審視,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專案質量的細節。

初審現場圖片
在專案篩選過程中,究竟是該優先選擇故事完整、各方面較為成熟的專案;還是著重考慮那些雖目前存在不足,但極具潛力、有望經過雕琢後大放異彩的專案,成為了評審團激烈爭論的焦點。“當下同質化的劇本型別太多,但這個專案具有讓觀眾眼前一亮的情感表達,後期修改後有機會成為‘黑馬’”。而另一位評委很擔憂地表示專案基礎的不完整是致命傷,“雖說情感表達有亮點,可故事框架都搭建不好,修改方向都難以確定,存在巨大風險。”

初審評委現場圖片
“這個專案的題材有可取之處,但上限高,下限低,不太好操作”、“這部時代戲很有代入感,但需要很高的製作成本”、“這個劇本議題很新穎很獨特,國內很少見到,但很難與國內觀眾產生共情”。在面對一些好的專案時,評委們紛紛表達了它們的優點,同時也從市場接受度、製作難度、可呈現程度等方面對其作出了評價。

初審評委現場圖片
評審團的討論如同一場沒有劇本的戲劇,每位評審員都是舞臺上的主角,各抒己見、激情四溢。最終29個劇本專案、10個製作中專案以及5個體育專案脫穎而出,成功入圍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專案創投複審,入圍複審的專案方將在4月2日、3日與五位複審評委進行一對一的面試交談。恭喜以下入圍專案!

春潮湧動的北京,光影躍動如新枝抽芽,每一幀呼吸都醞釀著破土的鋒芒。創投的種子在這裡發芽,也終將成長為大樹,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些專案在“青創Young力場”的精彩表現,讓蟄伏的才華照見天光。
北京國際電影節志願者招募已正式啟動,有意者請登陸官網:www.bjiff.com(首頁志願者板塊)或下載“北京國際電影節”APP(首頁-我的-立即登入)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