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死!女兒看完《哪吒2》只學到這點“不好的”

春節到現在,《哪吒2》無疑是最熱的話題,沒有之一了。
這段時間也總能收到大家留言,讓我寫寫《哪吒2》的觀後感。我一直沒動手,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
關於《哪吒》一二部的劇情、角色、影視製作技術,寫遍了……
大家對各種劇情、人物細節的“閱讀理解”,家庭、親情、權力鬥爭等等,也寫遍了……
還有這部影片的主創團隊、創作過程,尤其導演餃子的報道,也都寫遍了……
那我還能寫啥呢?但前幾天小D的回答倒是啟發了我。
那天我好奇去問小D,你看完《哪吒2》什麼感受啊?
小D抬頭看著我說,你真的要聽嗎?要聽的話,我就放狠話了哦。
“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我要對抗權威,哪怕你們是我父母或者我的老師,如果你們壓迫我,我就要反抗。”
說完,立馬雙手插兜,來了那段:
“從來生死都看淡,專和老天對著幹;我命由我不由天,小爺我成魔不成仙”。
你們能想象我當時的心理變化嗎?真的就是是這三個表情包:

所以,今天我想斗膽寫寫“天命”這個詞。

啊?育兒博主也敢寫“天命”了麼?
原是不敢僭越的,但女兒這個反應太經典了,我相信不只有我一個媽媽會遇到。
作為媽媽,我太知道我家娃不是魔丸和靈珠了,上個小學都磕磕絆絆,我敢教他:我命由我不由天麼?
娃會不會轉身就變成了“專跟老師對著幹”呢?
那我不讓娃去鬥?我教娃“聽天由命”麼?申公豹一家和龍王一家還不夠聽話麼?結果不就是被吃幹抹淨還要你誠惶誠恐麼?
而且全中國人都愛哪吒啊!
哪吒的奮鬥,申公豹的覺醒、導演餃子的奮鬥,中國動畫電影的奮鬥,還有同在春節期間火爆全球的Deepseek的奮鬥,這一切沒有“我就是敢想,我就是敢去鬥一鬥”的精神,又怎麼可能得到呢?

01
老天爺到底是誰?
媽媽們,以下三個詞,你會希望孩子做到哪一個👇🏻
聽天由命
樂天知命
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猜大多數人會選第二個,樂天總是好事吧;而且另外兩個太極端了,聽天由命不是任人宰割的意思麼?可我命由我不由天這種豪情,我們都人到中年了,該被“老天”暴揍的都暴揍過了,能改幾分命呢?
這樣想一圈,父母們是不是發現,關於怎麼跟“天命”相處這件事,自己活了半生也沒想明白,再要說怎麼教育孩子,真是有點懵的。
那咱們換個思路吧。
你問我,要聽天命還是跟天命鬥爭,我先反問一句:誰是老天爺,什麼是天命?
《哪吒2》第一大反派無量仙翁就覺得,他自己是“老天爺”的代言人,他要做的事就是“天命”。他要把誰練成丹,誰就得成為他的補品,來,小妖怪們先進嘴巴。

那遇到這樣的“老天爺”,我們鬥不鬥呢?不鬥就死了,當然得鬥。
但為什麼很多小妖怪,包括申公豹的父親,還有實力不俗的龍王,還有太乙真人和哪吒等等的絕大多數人,沒有一開始就跟無量仙翁鬥呢?
因為無量仙翁會裝啊,他裝作自己在代表的“天命”是善良正義的,是斬妖除魔保衛生靈的,假裝他是正道之光,成仙就是人間正道。
看,沒有這一重偽裝,誰認他那套“天命”,早就打上來了——那也就是說,大多數人認為,我們應該尊重的“天命”,從根本上是正義善良的。
既然如此,那無量仙翁不是“天命”,他是壞透了的壞人,動用本該代表正義的神仙教派去殘害眾生,讓嚮往正義,相信善良的人們遭受屠戮——天理難容!老天就是讓魔丸哪吒和靈珠敖丙來收拾他的!
無量仙翁背後的元始天尊是“天命”麼?劇情還沒寫,但原則上,他是好人,主持正義,那他就代表天命;他要是包庇徒弟,甚至就是背後主使,那老天自然會派哪吒收拾他,哪吒不行,還有500年後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哎,這就清楚了,在我們每個人心裡,其實有一個終極的“老天爺”,也有一個終極的“天命”。那就是我們信仰的“終極價值”。
人生是有諸多苦難波折的,例如我的女兒小D,28周超早產,剛出生就被斷言“就算活著以後也不能自理”,很多人覺得命運的隨機性就是“天意”,命運給了災難,我們根本無法選擇。
比如我和小D隨機遭遇了早產,有些孩子出生在貧窮的環境下,有些孩子出生在糟透了的原生家庭,和那些含著金湯匙的人相比,不就只能“聽天由命”麼?
我當時真沒想那麼多,我就是單純的不願意放棄,我就是想既然有人能提供方法,那我就儘量去做,因為那是我的女兒,而當我真的堅持做下去,小D也真的擺脫了高危的處境,長成了一個普通的女孩。
災難不是老天給的,災難是隨機性給的,世界運轉遵循物理原理,但物理原理並不完全是“天命”,它只是天命的一部分。天命的另一部分,是我們堅信的終極價值。
對我來說,40歲以後更多的開始思考和明確我所堅信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例如我堅信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一個健全的人格,自由的靈魂和能創造價值養活自己的本領,那我就把這個當成天意來看。
在我育兒的11年中,我也越來越覺得要好好和孩子討論這些終極價值,注意,是討論,而不是我教給她,因為信仰這個東西,可以承傳,但不能灌輸,她最終要堅信一生的東西,只能孩子自己去選擇,去經歷,去鬥爭,去相信。
回頭看看《哪吒》系列,大家都知道,哪吒是個善良的孩子,所謂“魔丸”“成魔”這些標籤,跟善良的本性相比,不過就成了個人特色——善良是哪吒堅信的終極價值。
任何要毀壞終極價值的人和事,哪吒就要去鬥一鬥,我也會告訴我的孩子,我們可以去鬥一鬥。
02
規則
一說到要鬥,父母立馬就緊張了,萬一孩子轉身就去鬥家長,鬥老師了呢?
現在社會也並不都公平正義,那我孩子轉身就去鬥社會呢?
就比如吧,高考“一考定終身”這個制度,你說100%公平麼,《哪吒》的導演餃子不就是自己考上了醫學院,結果非要幹動畫,還搞得啃老幾年,靠媽媽養活,最後這是做出來了,那背後更多的人,是根本做不出來的啊。
那咱們就說說高考吧,高考是一種制度,或者我們換個詞,是一套規則。
高考存在的目標,當然是為了儘可能讓教育公平,建立一個篩選制度,讓不同水平能力的孩子,能到不同的學校去,儘可能都學到適合自己的本領,將來過更好的人生。
看,制度和規則是什麼,制度和規則是人類為了實現終極價值,發明創造出來的社會執行方式。
任何一種社會制度,不管哪個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哪個國家的教育制度,它一定都是這樣說的:制度是為了讓人們更幸福。
所以我們遵守的制度,四捨五入就是為了更好的實現終極價值,也就是說,制度是“天意”的保障和實現方式。
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遵守制度和規則的,這就是我們從小教育孩子們的:在學校遵守紀律,聽老師的話,認真參加考試,儘量拿高分——為什麼呢,不是因為學校老師有什麼了不起,而是因為這樣做,是符合我們的價值觀的,是對孩子好的。
但既然規則是人發明的,就沒有100%好的事,沒有100%好的學校,沒有100%好的老師;制度都會有很多缺陷,這也是我們需要告訴孩子們的。
高考不能保證每一個孩子都得到最適當的教育,那我們怎麼辦?我們在這條路上一邊按照規則走,一邊繼續追尋我們的“終極價值”,這不就是餃子導演做的事兒麼?
我們給孩子這樣講,讓他明白什麼是制度和規則,遵守的原因,以及很重要的制度不完美的原因都是什麼,前人們都是怎麼做的,就不會擔心娃看完《哪吒》立馬要從小學退學去畫動漫了對吧。
制度和規則,是“天意”的人間執行版本,它大多數時候行之有效,但永遠有不夠好的地方,比如把眾生分成“神仙、人、妖怪、魔”,階級本身就是制度,做劃分是為了針對不同特點不同管理,像是“魔”小朋友,恐怕就不應該跟“神仙”小朋友上一模一樣的課,哪吒坐不住啊。
但制度是人造的,人都是有慾望,自私,有人性本惡的一面的。
所以制度演變,就很可能帶來,神仙就是高貴,魔就是壞,人就是普通,妖怪就是低人一等——看,這時制度背離了我們認定的“眾生平等,公平正義,人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終極價值,那我們當然可以與制度鬥一鬥了。
哪吒和他的父母其實都在鬥爭,哪吒的鬥爭就是:“從來生死都看淡,專和老天對著幹,我命由我不由天,小爺我成魔不成仙”。
而哪吒父母的鬥爭方式是,這是我的孩子,你說是魔,他還是我的孩子,我永遠愛他,一樣教育他,始終相信他。
並不是每一種鬥爭都要“打上天庭”,我們可以打不過,但我可以讓自己,讓孩子說出來“這不公平”“我不同意”“這樣不對”,然後我們繼續成長,讓自己變強大,等到有力量和勇氣的時候,我就能站出來,讓制度變得更好。
去年寫過電影《第二十條》(點這裡看文章):《刑法》作為社會公平正義的壓艙石,它也要靠我們的“不同意”一點一點來變好的。
告訴孩子們:制度和規則如果不公平,我們最好的鬥爭,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強大自己,勇敢發聲。
02
潛規則
上學要給老師送禮,才能對我家孩子好,才能給我家娃安排好座位——這就是潛規則。
申公豹明明知道自己是被利用的,還跟著無量仙翁去害別的小妖怪,蹭到神仙的身份和仙丹,這也是潛規則。
我們和孩子的一生,都會遇到很多潛規則,很多人認為老天根本就不公平,世界也沒有什麼正義,讓孩子學科學文化知識,鍛鍊本領,不如教孩子如何溜鬚拍馬——這就是看到了潛規則的強大力量。
哪吒這樣的天生反骨,是肯定藐視一切潛規則的,但即便是敖丙的龍族,仔細看看,也能發現還是做了不少向潛規則低頭的事。
我也低過頭的,相信你也是。
潛規則是明明白白跟“天意”相反的東西,是背離我們相信的真善美的,甚至也是規則不允許的,不然何必“潛”呢?
但要不要去跟“潛規則”鬥一鬥,反而是家長們最頭疼的:孩子的老師就是收禮,我舉報她們?我抵制就是不送禮麼?
那孩子在人家手上,老師報復呢?學校報復呢?都不用光明正大地整人,就稍微另眼對待一下,孩子也受不了啊!
在我的勇氣和能力範圍內,可以去鬥一鬥,例如如果我家孩子的老師要收禮,或者體罰孩子,那我是一定會去斗的,我不怕過程衝突,更不怕報復孩子:不行我還能轉學呢。
但超出我們勇氣和能力範圍,我們也可以不去鬥,但我們要想另外一件事:我跟風麼?我跟風只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潛規則傷害,還是我跟風也去用潛規則欺負別人,搞點好處呢?
我要教我們的孩子,這些都是潛規則,你好好學學怎麼在裡面鑽空子,以後能佔大便宜麼?
假如我們要這樣去做,一定要記得,潛規則本來就是陰影,那些看不清楚的路,不管前面有多少人平安地走過去,還踩著別人平步青雲了,那都不是一條正路。我們自己都有可能一步踏空,萬劫不復。
利益背後,都有代價,孩子們一定要明白,然後去選擇。
04
尾聲
春節買票看《哪吒2》的時候,我以為這不過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電影。
而到了今天,這部動畫電影早就不是“春節檔”這個小池子裡的魚了,他已經是中國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也已經是全球影視上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還繼續在全球電影票房榜上“升國旗”。
這篇文章點擊發送前,我又查了一次,目前排名第8。
對,“升國旗”這個描述,是網友們想出來的,你看《哪吒》這條魚甚至已經不是“電影不電影”的事了,好像真的已經“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這鯤鵬究竟是誰呢?
是《哪吒2》、是中國動漫電影、是中國電影、是中國文化產業、是中國製造、還是中國……
在這怒而飛的沖天之路上,我們要點亮多少“天命”,高舉多少終極價值,完善多少制度,與多少潛規則鬥爭呢?
我想《哪吒2》之所以能成為一部中國人民如此鍾愛的電影,就在於它描摹出了每一個孩子,都要經歷的這一路。
正在團
大J叨叨叨
這篇文章我改了好幾遍,可是在錄音的時候仍然會有好幾次忍不住動容和起雞皮疙瘩,也歡迎你們留言和我說說感悟。
無論神話還是現實,成長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找到心中的那個“天命”,堅定地走下去。這種精神不僅適用於個人,也適用於我們對文化的傳承與理解。
說到文化傳承,最近社群正好有一套關於哪吒的書,不僅僅是講故事,而是把神仙的來龍去脈都講得清清楚楚,孩子們讀完書,再來看看《哪吒2》說不定也有新的感悟。
另外,開學季到了,社群還準備了一些非常實用的書單,比如日記、作文、科普閱讀等,這些都是每個學期的剛需了。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點選下面的【開年書單】看看,今晚就截團了,千萬別錯過哦~
👇 點選【閱讀原文
 搜尋歷史文

相關文章